

瘦子乌托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贝)
香港的《成报》报道说:“时装模特儿的招牌嶙峋体态将不再横行无忌,西班牙首度发起禁绝瘦骨仙模特展示时装。把那些身如薄纸、躯似牙签的瘦骨模特儿逐出天桥,有助于重建健康体重概念,女人就不会再为纤腰而饿出病。《泰晤士报》的时装编辑阿姆斯特朗赞扬马德里时装界的先锋行动,说模特经纪人公然强行安排十来岁的少女展示供30多岁以上女性穿的时装,实在是居心不良。”
不单年轻女子深受时尚之害,路透社的报道说,俄亥俄大学的心理学学者特蕾西·提卡发现,媒体上出现的健美消息会使男性产生压力,结果他们可能会采取有害身体健康的方式改善自己的体型,对自己的肌肉线条不够满意的男性可能会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提卡说:“不要逼迫男人变得更健壮,我们应该接受他们的身体所是的样子,并注重其内在品格。”
一般人读到这则新闻时,都会觉得提卡真是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工作者,但是剑桥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杰米·怀特在他发表于《泰晤士报》上的《为什么肌肉男最性福》一文中说:“也许因为提卡的分析太耳熟能详了,很多人看不出其中的荒谬之处。一些男性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并不是因为扭曲的社会价值观。通过社会改革是消除不了这种情形的。那些以为这样做有戏的人犯了一个乌托邦的错误。”
杰米认为,乌托邦分子错在没有认真考虑稀缺性。大部分人没有住上大房子,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不是因为社会制度有问题,而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现实中的所有总是少于人们的需求总量,失望是不可避免的。再怎么改革社会制度也解决不了稀缺及其造成的不满。唯一严肃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分配稀缺的资源。
再以这种视角来思考美国男子的健身要求:他们为什么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壮硕呢?这是因为一些稀缺资源是按照肌肉加以分配的。好的体型能帮你找到演员或者模特之类的工作,拥有更多、更漂亮的异性朋友,最终吸引到满意的伴侣,在婚姻中也将处于优势地位。
提卡建议人们注重内在品质,这解决不了基本的稀缺问题。男人靠这个吸引不到更多的异性朋友、满意的伴侣,得不到模特行业的工作。这样感到失望的人数并不会减少。让大家不注重体型,体型方面的竞争会转变成智力高下的角逐。不久,提卡就要开始抱怨全社会不健康地沉迷于提高智力了。乌托邦思想另一个巨大的错误是,像不考虑稀缺性一样,人道也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他们说必须停止关注体型,可谁能让男子不喜欢漂亮的异性?这样的话他们就会使用强迫手段。“正像柬埔寨人可以告诉你的,乌托邦不仅愚蠢,还很凶恶。”
杰米指出,根据内在品质分配女友和老婆对男人来说有一个好处。如果所谓的内在品质在成年之后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比如智商,吸引异性的成本就降低了。男人不再需要去办健身卡了,花钱买衣服之类让自己更有吸引力的做法都已经变得徒劳、没有意义了。照杰米的思路发挥下去,拼体型变为拼智商之后,后天因素变先天因素,父母们的压力就大了,自己的孩子智商不高就会觉得很歉疚。
“以美貌为基础分配恋人不见得不好。因为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带来的好处要大于付出。锻炼和进补颇为痛苦,但对健康也有好处。异性恋的女性和同性恋的男性也将拥有更多潜在的情人。”
杰米著有《错误的思想:清晰思维指南》一书,他自己的思想也免不了有不足之处。如果一些男性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而欲加以改变,他很可能没想到这对自己讨老婆有好处,就好比一个人的字写得不好,他决定去买些字帖练练书法,难道这也是因为字写得漂亮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异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孩子们正在长大成人时,他们主要应好好注意身体,为哲学研究准备好体力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的灵魂开始达到成熟阶段时,他们应当加强对心灵的锻炼;当他们的体力转衰,不再担当繁重的工作,只从事哲学研究,如果我们要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幸福,并且当死亡来临时,在另一个世界上也能得到同样幸福的话。■ 乌托邦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