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希望中国成为我们的主宾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苌苌)

法兰克福书展:希望中国成为我们的主宾国0

明年,德国将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宾国。有着举办世界上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成功经验的德国,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已是磨拳霍霍。“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席于尔根·博斯(Juergen Boos)和国际部主任柯乐迪(Claudia Kaiser)女士日前来到中国,分别和中国的新闻出版署、出版界以及媒体进行了交流。

“法兰克福书展”至今已走过50多年的岁月,成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专业书展,是预测全球阅读市场的风向标。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云集了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6700家参展商参展,20多万参观者多半是专业人士,他们中有出版商、图书批发和零售业者,有出版社的版权经理、作家、图书馆人员、书籍装帧设计师、版权代理人、译者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多名记者。

“法兰克福书展”在每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三开幕,今年是从10月4日到8日,周三到周五是专业人士参展,周末则向公众开放。而大大小小的“论坛”和“文学营”活动则在书展开幕前几天就开始了。据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王竞(Jing Bartz)女士介绍,在每年的书展上,无数的“论坛”自由活跃地探讨与图书相关的各种话题,范围从多媒体、电影和电视到对最新的畅销书的讨论,有名作家举办的朗读会和当地的博物馆为活跃气氛所做的艺术展览。届时,不仅法兰克福市,整个黑森州都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中,宛若一个书的盛会。

2005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明镜》周刊撰文说:“中国图书已成为世界出版业的新焦点。”去年,我国共从德国进口了600多种图书,成为德国最大的图书出口国,也成为欧美各国“拉拢”的对象。将于明年春天举办的“伦敦书展”,派出项目组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览部项目经理埃玛·豪斯(Emma House)就表示,中国一直是“伦敦书展”的一个重要国际市场,明年他们将举办“中国论坛”,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出版业务”为主题进行讨论。“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博斯说:“现在中国的书价和国际上相差很多,版权利润不是很高,但经济意义不容忽视,出版人首先是商人,如果没有钱赚,他们不会如此看重这个市场。”8月31日这天,德国驻华使馆举办酒会,与中国出版人士会面。

“法兰克福书展”从1978年设立“主宾国”的惯例,今年书展的主宾国是印度,作为主宾国的国家在书展上享有2000多平方米的展台面积,当地的美术馆和媒体也会配合大力宣传主宾国的文化风情。法兰克福是一个国际化的书展,其他国家来的出版商也会受到主宾国活动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当代艺术很好,可对中国的文学了解得太少了。”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讲一口流利中文的柯乐迪说。去年德国购买的中国版权图书只有31种,其中11种是文学,两国之间还有很大的文化交流沟壑要填补。“法兰克福书展”正在争取中国成为其2008年的主宾国。

法兰克福书展:希望中国成为我们的主宾国1

“法兰克福书展”为什么受到全世界出版人的重视?“书展”主席和他的同事们向记者做了介绍:“来参加‘书展’不仅是与德语世界进行交流,我们搭建的是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平台。我们每年围绕出版行业做很多活动,‘论坛’抓住的都是最新潮、最激动人心的话题。我们的‘国际版权经理人大会’很受欢迎,这个会议针对版权买卖,每年都有一个新议题,去年是关于西班牙语的世界,今年是英语世界。会议在‘书展’的前一天举行,来参加的人可以由此认识很多语言专家,学习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做法,找到最有效的措施做版权贸易。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国际中心,专门介绍各个国家的出版和作家情况,方便国家之间的交流。近年我们开发了各种促进国际间交流的项目,比如‘邀请项目’是我们每年请30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版商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我们负担他们的机票,并免费提供一个展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针对35岁以下有志出版的青年举办的‘奖学金项目’,我们在申请者中找18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请他们来观摩‘法兰克福书展’。在‘书展’开幕前几天就来到德国,组织他们参观柏林或者慕尼黑的出版社,和德国出版商进行交流。今年,我们开发了个新项目针对教育,今年的重点议题叫‘教育的未来’,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和扫盲运动。将于10月2日举办的‘文学营’,是针对不能看书的人。我们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专家讨论这个题目,安南的候选人印度籍的沙希·塔鲁尔是这个‘文学营’的主席。文学营之后的一天,我们要为主宾国举办一个大会,今年的主题是‘发展中的印度’,讨论印度经济发展给教育、出版领域带来的转变。除此之外,我们和欧盟的书商合作,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大部分活动是免费的。”

去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书目有600多种,但输出的只有31种,柯乐迪说: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很大一个障碍是翻译。不过去年,中国正式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政府对购买或获赠国内出版机构版权的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翻译费资助。这项计划去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被介绍给欧美出版商后,很受欢迎。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走向世界,自己的政府应该出这笔钱,这样主动性多一些。比如德译中,我们有两三个不同的方式提供赞助。一个是歌德学院的赞助,还有一个项目叫“Litrix”,专门把德国的图书介绍到国外,去年和今年都把中国列为重点资助国家,此外还有学术方面的一些项目,以及基金会的赞助。

法兰克福书展:希望中国成为我们的主宾国2

前不久,记者碰到企鹅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他说现在英语国家还是不太关心中文小说,一个原因是在英国很难找到人可以传神地翻译,但在德国的情况怎样呢?王竞说,“他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德国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中国小说,由很好的翻译家翻,但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隐喻,还有‘文革’的遭遇和商业化之后社会的变化,需要额外的背景解读,让欧美读者感到困难。但像住在西方的作家,比如印度裔作家群的作品就卖得不错,或者都市化背景,世界观没有太大隔阂的小说。”这两年在德国最畅销的亚洲作家是村上春树,最畅销的中国小说是《上海宝贝》。不过和全世界一样,最畅销的书是《哈利·波特》,还有一些跟风的德国作家的魔幻题材的作品。严肃文学方面,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叫好又叫座,已经有了中译本,侦探小说一直长盛不衰,近两年,有声读物在德国和西方崛起得很快。“似乎和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静静地看书有关,都改在开车的时候,或者做事的时候听小说了,我注意到这在中国还是个空白。”博斯说。

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已经到处可见中国出版人活跃的身影。去年和今年,中国出版人都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国际论坛”发表讲演,让世界出版把握住“中国机遇”。去年的“书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派出20多人去参展,博斯说集团总经理陈昕告诉他,他们打算加强版权合作,不仅做观察者,还要参与到出版核心,比如做到全球同步首发。今年9月5日在纽约推出的一部惊悚小说,9月10日,世纪出版集团的中译本就发行上市了。“法兰克福书展”也注意到了中国的迅速成长,德国图书信息中心(BIZ)作为德国外交部、歌德学院和法兰克福书展的合作项目,长设在中国,致力于帮助中国出版走上国际舞台。

法兰克福书展:希望中国成为我们的主宾国3

谈到对去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出版人有什么建议时,于尔根·博斯说:“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的,要提早做出申请,特别是‘奖学金项目’。可以通过“法兰克福书展”网站(www.book-fair.com)或者德国图书信息中心(www.biz-beijing.org)查询相关信息。在我们的网站上,还搭建了一个平台,即使不能到法兰克福,你可以查询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出版资料,还有一个版权目录,你可以把任何想出售的书的名目、简介输进去,全世界找书的人都可以看到。我注意到来参加‘书展’的中国出版社有的使用的还是中文图书目录,不翻成德文也就罢了,但不翻译成英文,那真是会因小失大。”■ 主宾法兰克福中国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