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形记”:人生可以互换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 美国电视剧《换妻》剧照 )
“变形记”的制片人李泓荔在英国学习期间看到了英国的互换身份的真人秀,有清洁女工和广告模特互换的,也有换妻——中产阶级少奶奶和抽烟、酗酒的工人妻子互换。这些节目被引进到美国,成为一档专门的换妻节目。英国是电视业的原创基地,超级女声、真人秀的第一档节目都在英国诞生,后经美国电视人发扬光大。原因是英国电视台规定25%的节目必须向社会购买,他们的版权交易制度非常完备,仅靠卖节目的格式就能发大财,“谁能嫁给百万富翁”的制作人就靠卖这个节目,自己先成了大富翁。在这种形势下,许多私人贷款成为独立制片,创意层出不穷。
“变形记”找出两个人,让他们在7天内互换身份,这些互换包括父子、母女、城乡等等。按照李泓荔的原意,是做一部电视版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通过小人物折射大事件。比如第一期父子互换是在父亲节期间,第二期原本计划7月份世界杯,球迷与非球迷的互换,8月份做藏民和汉民的互换,对应青藏铁路通车,关心一下藏民怎么出藏的问题。还有包括业主和开发商、交警和司机的对调身份。只是因为第一期父子互换太过成功,台领导立刻决定放在晚间,并且头几期先着力在家庭教育上,因为台领导和家属们看完样片后都哭了。“超女”总被诟病为对青少年成长不利,而“变形记”的招牌是煽情且寓教于乐。而节目诞生的起因非常偶然,李泓荔过去做的一档高端节目“象形城市”由于收视率不高下马了,她在湖南公共频道看到一档“戒毒真人秀”,发现里面偷拍用的民用摄像头只有几千块钱,还可以租借。而在湖南台最早做真人秀“完美假期”时,摄像头要30万元。由于成本降低,她想到可以把纪录片和真人秀结合起来。台湾曾有不少这种节目,例如“DV搜查线”,经常派出小分队和受伤主妇一起捉奸之类的故事,非常刺激,不过这种节目通常故事是真实的,人物是演员扮演。“变形记”的区别在于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普通人在镜头前非常拘谨不自然,但好处是一旦真情流露会比做戏更煽情,更有娱乐卖点。“变形记”的第一部里,被换到农村的城市少年魏程在经历心理洗礼后,回城前突然给农村的父母跪下了,这种煽情点让观众很难不流下眼泪。
说起来这创意并不算新鲜,中央电视台的“纪事”曾经播出一期名为《山与海》的纪录片,讲述了分处贵州、海南的一对少年互换,之后他们也做过父子互换。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两个台选择的情境几乎一样,只是央视只做了几期尝试就停止了。“纪事”制片人刘鸿彦说,他们只是在探讨纪录片的另一种可能性。而湖南卫视把它当作一种纪录片式的真人秀,在国外,这种节目有巨奖,报名者众多,可以从中选出最有演员特质的人。不过这种办法在中国行不通,“变形记”的头几对主角都是辛苦找来的,很多人不愿把家庭矛盾暴露人前,要经过大量的说服工作。刘鸿彦也说,它要比一般的纪录片成本高,一是要派出两组人马跟拍,二是前期要跟拍生活故事。李泓荔抱怨说:“要被他们(参加者)折磨死了。”
“变形记”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长沙网瘾少年魏程,家境优越却与父亲不和,他爸爸是驴友,只顾自己出去玩,魏程被老师打过一耳光后辍学,喝酒、抽烟、泡网吧无所不为,父亲灰心到决定养他一辈子。青海小男孩高占喜似乎是为了陪衬魏程而存在的,他有位盲人父亲,一年才能洗上一次澡。这两个贫富悬殊的人互换家庭本身就相当戏剧化。这种节目和纪录片最大的不同是它要有一定设计,必须在短期内激出当事人的情绪,这在电视术语里叫“下药”,设置几个任务,下猛药让当事人激动、哭泣,节目效果是出来了,确实也很残忍。像农村孩子高占喜第一次进城,节目组联想到了《子夜》中描写的老太爷被白花花的大腿晃晕过去,于是暗示城里的父母开宝马车来接占喜,带他买衣服、教他上网,这孩子是真开心,心情激荡到第一天就流了7次眼泪。这下节目组又着急了,怕高占喜到时留恋城市生活,不想回家,就违背了教化他“靠读书考进城里”的初衷。情势果然这么发展,他乐不思蜀,学会抢编导的雪糕吃,节目组急了好几天,安排高占喜卖报纸,就是想让他尝到城市生活也有辛酸,还是不管用,最后还是因为听说在农村的父亲脚崴了,这个单纯的孩子立刻闹着要回家。青海那边为了给魏程震撼,让他干农活,累得他向编导要烟抽,并且说想自杀。当时把编导吓坏了,如果出了事,节目也不可能再办下去。李泓荔说,所谓的设计经常在现实面前不能执行,这种节目的难度就在于要随机应变。遇到这个关键点时,魏程想到黄河边旅游。高占喜的爸爸掏出了积攒了好几年,又脏又破、一堆毛票组成的20元钱,当时魏程的心理防线基本崩溃了,从此他变得懂事了许多。回到长沙后,他自觉地去上学,也不再流连网吧,这种效果正是节目组需要的。
另一个麻烦在于节目即将结束时,魏程的爸爸接到驴友电话,决定去登太白山。编导们很着急,如果魏程回来后见不到父亲,之前的铺垫等于浪费了,魏程的心理转变也会功亏一篑。编导危机处理得不太得当,在苦劝无效后他们想让魏程和高占喜一起到太白山找爸爸,在山上结盟,这样煽情点又爆破了。但是魏程爸爸拒不配合,结尾收得就有些仓促。李泓荔说,当事人不听电视台的安排很正常,这也是这种节目的魅力,如果按照台本演,再好的演员也不会有如此的效果。
目前所播放的节目还非常粗糙,由于现场收音不好,不得不用主观性很强的话外音,主持人王姬的表现也比较生硬。李泓荔说,用主持人是为了增加互动,就像“超女”一定要念短信一样,如果没有人在屏幕里表示和观众是有沟通的,观众没有耐性看下去。这也是纪录片面临的问题,由于戏剧性不足,传统纪录片没法让心态浮躁的观众不换台,而纪录片+真人秀的形式既有真实刺激又有戏剧性,表面还能对观众有帮助。在“纪事”和“变形记”播出后,有很多家长纷纷要求把自己的网瘾孩子送来做节目,简直变成了治病良方。
也有激进派表示不同意见,认为这么做是暴露贫富差距,给穷困孩子心理带来落差和不平衡,他们甚至认为见到了花花世界的高占喜回去后没法再安心读书。当然,电视的本质还是作秀,第一考虑的是娱乐性。
至于这个节目的结果几乎也可以料想到,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跟风,在全国已经衍生出3000多个选秀节目后,很少有人愿意去创立新形式。既然互换类节目惠而不费,接下来的大规模仿制也不可避免。■ 人生真人秀父亲变形记互换互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