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

作者:于萍(困困)

几年前听说日本有一种电影分级制度叫“纸巾分级”,放电影之前,发行方给观众发纸巾,按照发放纸巾的数量,分为一包纸巾的哭片,两包纸巾的哭片和三包纸巾的顶级哭片。相比于另一有名的电影分级法,MPAA(美国电影协会)那一套,日本人显得更有趣更标准明确。MPAA给美国电影分级快40年了,他们从不公开分级的明确标准,分级委员会的成员也神秘莫测,据说由10~12个洛杉矶市民组成,身份保密,以防受到相关势力的影响,成员更新换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是孩子家长。把权力交给神秘的人,可不是美国人的风格,分级委员会唯一的公开成员,从1968年到2005年一直担任委员会主席的杰克·华伦提,也被描述成一个让人讨厌的人:他的性格特征像醉汉一样摸不着头脑,说起话来又很可气:“电影分级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分级委员会如同中央情报局一样无须向公众公开。”最近,一个纪录片《这个电影没分级》倒要探探这个神秘小团体的底。

《这个电影没分级》导演雇了个私人侦探——一个鼓噪,对做卑鄙事从不会感觉不舒服的女士贝基。她花了一年多时间监守位于加州恩西诺(Encino)的MPAA大厦。她的装备并不是很先进,一辆SUV,一架迷你望远镜,几个音质不佳的窃听设备。因为有犯事的好莱坞名侦探在先,电影导演科比·迪克为此番举动辩解:他们没对这些人的人身有任何侵犯,偷拍与窃听是基于艺术目的。电影还对两名前成员进行了摄像采访,给一名疑似现成员打了电话,对方问是否有录音,电影画面里录音机正沙沙运转,导演迪克却很酷地回答:“没有。”探询的结果像个坏笑话的好包袱,分级委员会成员的身份最终也没有确认,却挖出了MPAA上诉委员会成员的身份:美国最大影院Regal Cinemas的一名选片员,索尼影业的一名销售人员,福克斯探照灯的CEO,Landmark 和Loews影剧院的副总裁,以及一名天主教徒,一名圣公会成员。这样的组合让MPAA比想象中还要阴险,如果电影被那些孩子家长判了死刑,它们将落到一群打着道德旗号,实际上以钱作为衡量标准的人手中:一部电影是否可以公映,要看它是否能赚钱。

电影分级委员会成立初始是为了对抗美国政府的电影审查制度。1968年两个悬而未决的电影案件预示着美国政府将要干预电影发行,杰克·华伦提组建了电影分级委员会以保护电影自由,当年委员会将《午夜牛仔》和《发条橙》两部X级电影从讼案中解救出来,支持它们公映。世态流转,30多年后电影分级委员会权力大增,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都签署了必须服从分级的协定,没分级或被定为NC-17级(17岁及17岁以下禁止观看)的电影不准在媒体上登广告,不能在大影院上映。委员会行使着如同政府审查的权力,可以毙掉一部电影,或发回重改。出发点只有一个,保护孩子。虽然没有明确标准,性、暴力和脏话是电影分级的潜行规则。可《绝地战警Ⅱ》(被定为R级,17岁以下由父母陪伴观看)里俩壮汉淫荡地盯着女尸的乳房,怎么就比《戏梦巴黎》(最初被定为NC-17)里的男性裸体更易毒害青少年呢?委员会成员门外汉的身份让分级标准更加模糊。在好多导演眼中他们无异于可利用的笨蛋。几年前有一电影《复仇者》目标是成人片,但导演看了样片觉得太清洁了,很容易被定为PG级(儿童在父母陪同下观看),索性加了好多暴力污秽镜头,如愿被定为R级。R级电影《玉焰》的导演也特别爱吹嘘,他早知道电影命运叵测,就加了些多余的限制镜头混淆视听,等电影打回重改时,把多余的删掉,原本的电影就得以保全。杰克·华伦提面对电影人对委员会成员的嘲讽说:“他们既不是神仙也不是笨蛋。”可生杀大权让他们像前者,干起事来却像后者。

《这个电影没分级》还采访了一干在MPAA那儿总碰壁的导演,比如《男孩别哭》的金伯利·皮尔斯,《南方公园》的马特·斯通,他们共同回答了这么几个问题:分级制度对大公司的电影和独立制作的电影是否双重标准?对性的态度是否比对暴力更加保守?对同性恋性爱场景比异性恋场景是否更严苛?是不是初定为NC-17级的大公司电影就能得到详细的修改意见以达到R级,而独立制作的电影就只能猜去吧?他们的回答为:是。4个小坏孩,偷看了限制级电影后学了好多脏话,最后引发了世界大战,还惊动了撒旦和萨达姆。这是《南方公园》。最初电影被打进冷宫,NC-17级,但导演马特·斯通很快得到一份详细的修改意见,删改后被宽限为R级。感谢大电影公司派拉蒙吧,如果不是它当靠山,这部有趣的电影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看到。《男孩别哭》原本因为两位姑娘的性爱镜头过长,被定为NC-17级,但简·方达在1978年的奥斯卡电影《归乡》里享受了同样时间的异性抚慰,后一电影被定为R级。既然分级委员会不透明、不专业,标准也莫衷一是,那保护孩子的事情就让家长自己去干吧。但美国电影人并没有取消这一制度的打算。

1973年贝托鲁奇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被定为X级,没能公映;2003年贝托鲁奇努力删改新作《戏梦巴黎》以达到R级标准。30年后,大师妥协的并不是分级制度,而是大电影公司的金钱与权力。删过的《戏梦巴黎》在各大院线公映,声誉所在,票房保证;几个月后未删节版DVD将面市;再等等,没删节的版本还可以卖给HBO。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事先与贝托鲁奇签了“保证达到R级”的合同,走了一步稳赢的棋。至于叛逆的不分级小片,从来没人能让它们永不见天日,网络是新的自由世界,圣丹斯这样的电影节向他们开着大门,拿上请柬也能在文化活动上冒充文艺青年观看之。电影审查制度从来都间接造就了艺术沙龙的文化氛围。《这个电影没分级》还是拿去给MPAA分级了,那些人绿着脸以“有淫秽镜头”为名给了死亡级别NC-17。这不过是个行为艺术。导演科比·迪克按照没分级电影把《这个电影没分级》放到了独立电影频道(IFC),以传播信息为目的,不收费,无删改播放。■

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0( 电影《戏梦巴黎》经过删改后由NC-17级被改定为R级,剧照 )

被利用的电影分级

G级  所有人都可观看。但已经只剩下风光片和动画片。动画片的形式成了好多激情导演的庇护。迪斯尼的《花木兰》有可观的暴力场面,《小鸡快跑》讽刺了战争营地,有死刑和单独监禁。但在分级委员会眼中,只要不是真人演,过分点都没关系。

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1( 电影《戏梦巴黎》经过删改后由NC-17级被改定为R级,导演贝托鲁奇 )

PG级 在父母陪同下观看。已经成了鸡肋级,与G级和PG-13级的区别很小。比G级可以多说两句脏话,但要比PG-13清洁,这个尺度超出了分级委员会的智力范围。极少有电影被定为PG级。

PG-13级 不适宜13岁以下儿童观看。F打头的词可以在这个级别使用了,但只能当形容词,不能是动词。但要搞清它与R级的区别,必须搞清13岁的孩子和17岁的区别,都是不可能的。而R级更吸引人,很多导演力争R也不要PG-13。

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2( 《南方公园》曾经得到过分级委员会的修改意见,最终以R级公映 )

R级 17岁以下必须家长陪同观看。最时髦的级别,打上R标签的电影有暴力、性和痛快淋漓的脏话。《拯救大兵瑞恩》在R级的标界处飘着长长的旗云,它的暴力镜头远远超出了分级委员会的承受范围,但因为智慧和与情节密切相关逃过了死亡级别NC-17。以后再也没有电影得到这种礼遇,据说如果被定为NC-17的导演抱怨不公,分级委员会的人会说:你又不是斯皮尔伯格。R级电影占美国每年公映影片的近2/3。

NC-17级 17岁以下禁止观看。也不会得到广告合同,不能在大院线上映。取代了被废止的X级,成了死亡级别。最神秘的NC-17电影是《被打垮的英国人》(Broken English),严肃的剧情电影,没有正面裸体和过多的性爱场面。据说原因是没有大电影公司做靠山。■

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3

这个电影叫《这个电影没分级》4( 《这个电影没分级》导演科比·迪克,圣丹斯电影节常客,作品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 戏梦巴黎南方公园

上一篇: 鸦片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