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泉:“吃艾滋饭”的地方官

作者:朱文轶

(文 / 罗捷 朱文轶)

杨松泉:“吃艾滋饭”的地方官0

县医院的控制权

杨松泉2000年在河南省上蔡县刚一上任,他政策的要点几乎就尽人皆知。他迅速更换了卫生系统的主干人马,找机会争取到了上蔡县最大的公立医院人民医院的领导权——用自己的人取代了前任叫雷建华的应聘院长。

知情人说,2000年上蔡县文楼村曝光艾滋病疫情后,上级财政拨款1000万元给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同年11月,病房楼工程通过招投标,确定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为该工程施工单位,当时的合同价不含安装材料费为853万元。由于上级拨款后资金仍存在缺口,时任院长的雷建华牵头向职工集资200万元。

一年后,住院楼主体工程完成,杨松泉想要用亲戚介入工程装修,他很快找到了取得控制权的机会。知情人说,同样因为艾滋疫情爆发后地方防疫格局的变化,县人民医院投资几百万元建的下属红十字医院想独立出去,由私人承包,雷建华坚决不同意,并动用行政权力封了医院。红十字医院院长找到了杨松泉,请求帮忙解决,杨松泉很快就以“处置失当”为由免去了雷建华的职务。

这场较量的结果是,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被迫退出。根据医院2004年一份内部通报,病房大楼总投入共计2400万元,为初期预算的三倍,来自县检察院的一份报告称,该院对其中所报的1900万余元造价进行司法鉴定,实际仅为1482万元。

“这还只是场表面的争夺。”知情人称,上蔡县“防艾”医疗机构分三级,自下而上分别为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中医院防艾门诊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卫生系统防艾的具体执行,首先要通过县人民医院为最重要的一级。除了在住院楼工程中获益丰厚,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县医院,杨松泉就得到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权。

雷建华被免职后,上蔡县人民医院院长一职闲置了8个月,直到住院楼工程基本完工,由杨松泉一手提拔的时任卫生局局长翟留国接任院长。翟留国身兼县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县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于一身。

上蔡县人民医院一位科主任告诉记者,在翟留国任期内,医院招进了100多人,每人都要缴纳3万至4万元的上岗费。县中医院也是一样以“防艾治艾”为由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员扩充,只有20多张病床的中医院人员膨胀到100多人。

据了解,杨松泉到上蔡的几年来多次进行大规模干部人事调整,每次调整提拔干部都超过百名,前后一共调整了大约700名干部。

“艾滋财政”的使用者

城建部门是这个系统上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杨松泉也用了自己的人——邱水。

在艾滋病疫情曝光后,上蔡县共有22个艾滋病救治救助重点村——方方面面的防艾资金接踵而至。据了解,河南省政府为上蔡县的艾滋病患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免费为全县境内的艾滋病患者提供108种抗病毒药物;实施“六个一”工程,为艾滋病村修建一个医院、一所学校,铺一条入村道路,以及打井、盖村室、修孤儿院等,也由省财政支付。2004年到2005年,这些外援资金汇集在一起超过3亿元,它的使用者是县委县政府,而实际上支配权掌握在杨松泉一个人手中。

知情人说,在上蔡任县委书记5年,与杨松泉共事的有三任县长:崔允成、王富兴、李海洲,前两位县长任期未满都离开上蔡。一份举报材料称:在一次杨松泉主持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王富兴讲了一些和他不同的意见,激怒了杨松泉,面对几个县委常委骂王说:“你这县长才当几天,就想当家,等你当了书记再当家吧!”“第三任县长李海洲也被称为‘不当一分钱的家’的县长。各乡、镇长和县直局、委负责人向他汇报或请示工作,他会问对方‘松泉书记是否知道’,若回应不知道的话,他一定会劝告对方去找杨松泉,否则,免谈。”

杨松泉在上蔡的权力使用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知情人说,防艾项目工程中的一部分,杨松泉均通过邱水从中运作,由其熟人层层转包,从中追加预算。大部分工程则是杨松泉自己出面。后来的多个工程中,几乎全为杨松泉老家西平籍人士垄断,杨甚至让一些包工头与其儿子在上蔡组建公司,承揽项目。

属于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的后阳村原党支部书记陈国兴说:“当时村里建卫生所(即‘六个一’工程中的医院)的位置都得由杨松泉自己定,更别提由谁来承包了。卫生室原来造价是14.2万元,杨松泉又追加了3万元,工程完工后让我签字接收,我没有签字。后来果然发现工程质量很差,安装的门一碰就坏。”

“防艾”资金的监管

2001年,卫生部决定以当时较为公开的文楼村为突破口,继而全面解决河南艾滋病疫情问题。北京佑安医院的张可曾随卫生部专家组第二批到达文楼村。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杨松泉反复阐述了文楼被公开后的痛苦:被公开后有多少在外打工的人被退回,缺乏多少资金等等。

“他们把艾滋病防治当成是中央政府的事,与他们无关。自此,卫生部和河南在河南艾滋病问题上产生巨大矛盾。”张可在《河南艾滋病五年调查报告》中写道。据卫生部官员透露,2003年以后,国家对艾滋病疫区实行了“四免一关怀”,艾滋病患者看病不再自己花钱,而由国家专项资金负担,另外,中央财政补助防艾工作提供部分经费支持,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提供不低于1∶1的配套经费,由省、地(市)、县共同承担。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县市配套资金拿不出来,还在财政支出的其他方面搭防艾资金的顺风车,“国家的拨款是固定的,地方虚报药品价格吃差价,国家同样多的钱能提供的免费药就少得可怜了。同时,对官员而言有利可图的高价药反而大行其道”。

艾滋病防治经费流程过长是以监控为初衷产生的一个副作用。在河南,2005年的经费到达基层单位时,时间已经是2006年5月——一旦资金的使用权高度集中时,这个看起来严密的系统就反而漏洞百出。张可说,从2002年起,无国界医生组织就对河南进行过6次评估,结果无一项目顺利实施。他认为,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并不欢迎外界介入项目的直接运作。

2005年6月,在杨松泉被免职的同时,他的助手翟留国也被免去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一职。当时的内部通报称,自2001年始,全县仅有的两家艾滋病定点救治机构——县人民医院与县中医院,其进药均来自安徽亳州一家私人医药代理商,仅县人民医院的药品采购,即已占这家医药代理公司全部利润的18%。

“上蔡县的防艾药物由驻马店市组织的集中招投标,每年两次,由驻马店市卫生系统的11个相关领导参与,翟留国代表上蔡县卫生局参加采购,他只是其中之一。”上蔡县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但是上蔡县选用哪种药物的最终选择权完全在翟留国和他背后的杨松泉手上。”

据卫生部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现有艾滋病防治“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缺乏成本效益分析,缺乏明确可行的资金筹措计划”,关于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是这样说的,“经费应设立专账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协商财政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

据了解,目前上蔡所在驻马店市的“防艾”物资采购权已由县级上收至市级。■

让杨松泉下台的“金土地”事件

2005年2月份,郑州市金土地出租车公司与上蔡县建设局签订了一份合同,在上蔡成立了分公司,获得在上蔡20年的独家经营权。在合同签订当天,金土地出租车公司就从县建设局拿到了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随后,该公司又办理了营业执照等其他手续。

金土地公司进入上蔡也是当时上蔡县招商引资任务的一部分。按照合同的规定,金土地公司出资1000多万元购买了200辆三厢夏利出租车投入运营,并向建设局交纳了200万元作为经营权使用费,公司还准备在上蔡兴建办公楼、汽修厂等配套设施,在上蔡的总投资近2000万元。3月12日,金土地开始试运营。

一种说法是,金土地承诺给杨松泉的一笔报酬最后没有兑现,在另一家看好上蔡县出租车市场的公司向杨松泉行贿50万元后,杨答应撕毁和金土地的前约。

3月12日,上蔡县建设局下发了《关于作废金土地出租车经营许可证的通知》,理由是要对运输市场进行整顿。随后县工商局、交通局、公安局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认定金土地为非法经营,决定立案查处,而对于上蔡的出租车市场,决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重新确立投资公司。5月份,县各部门出动,查扣金土地出租汽车,交警和上蔡县车管所、运管所的大批执法人员开始查扣金土地的出租车,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被强行吊销。杨松泉和金土地公司之间的矛盾激化。

事件失控终于超出了杨松泉的控制。金土地公司员工的不断上访直接导致了上级机关对上蔡县的调查。今年年初,建设局原局长邱水被认定滥用职权造成了这起事件,因此被免去行政职务并被逮捕。杨松泉和翟留国被相继牵出,与“金土地”出租车风波毫无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出。■ 杨松地方官上蔡艾滋病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