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青春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一位女主持人很娇羞地在媒体上表示:她准备30岁再考虑结婚。她又在撒谎。1992年,我上初中的时候,这位女主持人就在中央台露面了,虽然她当时录制的是少儿节目,却并不表示她是少儿,她那时20岁左右,已经办过了成人礼。如今我已经快30岁,她为什么还能宣布自己只有27岁呢?名人难道在与时间对抗时也享有特权,别人是过一年长1岁,而她们,大概都是在2月29日出生,4年才过一次生日。
女明星们与天斗其乐无穷,胸部、脸蛋和年龄是她们修补最认真的地方。但凡一个少女,决定报考表演系的那天,要做的两件事:一、整容;二、改户口本。我的一个女同学在考中戏的前一个月,拉了双眼皮,肿成桃样的就去面试,结果当然不妙。另一个认识的女孩子考了5年北电、中戏,考上那年已经25岁了,为了完成梦想,她脸不变色地把年龄改成了19岁,和开头那个女主持人瞒报的数字一样。改小6岁是个槛,女人30岁和24岁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尽管科学发达了,她们的脸部肌肉还是会出卖秘密的,况且她们的同学故旧并不会因为她们“年轻”也跟着年轻,反而会说三道四。更多的女星只敢少报3岁,这个数字是保险的。一个总盼望被人称作“小章子怡”的女明星其实比章子怡大两岁,为了小过章子怡,她把自己改成1980年出生,这样既显得比章子怡年轻,又沾上了“八零后”的光。
也有胆大包天的,一个1966年出生的女歌手,她的歌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同时与她出道的歌手们也对自然规律表示服从,只有她,不断地改名字转运,而且坚称自己是“八零后”,仿佛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与天地同寿。这个一望而知的谎言荒诞而有趣,让人没法再跟她较真,大家只是微笑地看着她上蹿下跳。
她们这样辛苦地忘记自己的真实年龄,还要为这个画皮青春期不断地吃各种补药,都是为了观众。中国人实在太残酷,25岁之后的女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没有魅力可言,她再美也是沧桑、憔悴,唯有青春才是王道。电影、电视剧也不会请30岁之后的女演员演女儿,她们只配当女主角的妈。而整容术的成功,使很多30多岁的女演员比实际年龄要显得青春,她们希望金钱换来的不只是片约,还有公众对她们的理解和宠爱,依旧把她们当作少女般爱怜,而不是鼻子里嗤出一声“人老珠黄”。改着改着,她们也渐渐自我催眠,以为青春期真的凭空延长。
这个残酷现实不仅扭曲了女演员,居然发展到了商界男性中。有个企业家为了进入央视一套的视线冥思苦想,媒体的选题都是要有卖点的。这个企业家不如丁磊有钱,也没有张朝阳拉风,分量终究有点轻。于是他想到把自己的年龄改小10岁左右,成功混入“八零后”。一个一九八几年生的人,拥有偌大资产,当然是青年楷模、媒体焦点,有了顾盼生姿上电视的资格。只是那些熟悉他年龄,又比他年轻的同行,平白无故地比他长了几岁,好像他扔掉的年纪都长在了这些熟人身上,让别人情何以堪那!就像那些女明星,自己乱改年龄时,没有考虑过没改年龄的女明星和歌迷,心情会是多么郁闷。■ 青春期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