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老之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十七)

我一个在央企(与国企区别很大)当中层的朋友,就是连孩子都要上贵族幼儿园的那种家伙,有天晚上喝多了,突然吹气如兰地告诉我,他已经争取上了移民美国的“排片表”,预计到他退休时候就能排上了,“那时候就可以住在乡村的大房子里,门口都是草地,开着车几十里不见一个人影”。他在人烟汽车皆稠密的上海,有这样的晚景筹划,应该是很自然的。

像我这样到处乱跑的穷人,听见他这样安排自己的终老之所,很是羡慕,哪里像我,安排来安排去就给自己设想了一个苏州作为终老之所在。那时候苏州的老房子还十分便宜,大家涮马桶、洗拖把兼舀水浇花的小河道也处处都是,我看上一个只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厨房的老房子,雕花窗户外就是暗绿色的河水,偶尔有运泥沙的小船驶过来,船头的女人戴明绿色头巾,站在驾驶舱外朝岸上人家挥手——当时就爱上那房子了,似乎是只要1万块,怎么都能拿得出来。后来想起苏州的冬天也十分阴冷,要是半夜跑出来上厕所,似乎是千难万难,开历史的倒车去用马桶?也不太可能,就作罢了。

不过关于在苏州养老的梦一点都不肯醒,苏州的房子虽然在涨,可是和上海的相比起来,还是慢得很,于是梦越做越大,要是能弄半亩地,我也会堆几块太湖石,栽上点爬山虎,请不起唱堂会的昆曲演员,我就放梅兰芳和俞振飞的《游园惊梦》。有次碰见搞园林施工的一个包工头,用他的苏北乡下口音告诉我,现在铺1平方米石子,最差的手工也要2000块,好点的松鹤图案就要上万了,真是一语惊醒养老梦,哪里有那么多养老金铺院子?要是年轻点还好,化金钱压力为动力,了不起自己铺“花样石子”,就不信铺不出“花头”——可是老了还趴在泥地上铺石子?全民健身项目中没这一项,顿时黯然。

有阵子时尚杂志流行介绍这样的人物,本来都是在北京上海的风云人物,突然看透了大城市里的云谲波诡,索性跑到香格里拉、阳朔等地方去终老,开小店,或是当环保志士,总之,从此他们就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啦,我又被新的养老梦所激励,直到有个朋友去丽江找开店的地方未果后我才终止新幻想,那里的店面不比上海便宜,那里的比萨要比上海好吃——简直是让人绝望。不过后来想想,也就是跑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当“洋厨子”,这样的养老方式也不那么值得羡慕。

总结下来,中国人梦想的终老之地其实还是从古代文人的传统里来的:幻想中要不成为山下的陶渊明,要不就当爬山的谢灵运,再怎么加上环保的、商业的包装,也不过是逃离工业文明,在残存的古老的农业文明里自我欺骗。

终于碰到一个人打破了这样的养老迷梦,一个好色之徒,正是壮年,可是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养老之地,他要在泰国的海边,买幢房子做自己的养老别墅,楼下开成酒吧,每到晚上都是美女帅哥——可是老都老了,要那么多美丽的身体在边上晃着诱惑自己,不是自我折磨吗?■ 终老之地

上一篇: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一篇: 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