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万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大人)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描述过他老师苏格拉底的一个小毛病,那是在《会饮篇》的开端。苏格拉底和朋友阿里斯托得莫斯一起去赴悲剧作家阿伽通举办的宴会,谁知走到半路上,苏格拉底却突然在廊柱下停住,一言不发地呆了半天。阿里斯托得莫斯只得独自先去,到阿伽通家后再派了个奴隶去找他。果然没过多久,苏格拉底的费时痴想就结束了,急忙赶到已经开始了一半的宴会。接下来他可就没有再犯这毛病,跟着大伙儿热烈歌颂起爱神Eros来。
这个小小的细节被哲学家罗素观察到,在他那本极为畅销的《西方哲学史》中,他就以此为证有板有眼地说,苏格拉底这类瞬间变身为木鸡的毛病可能是患有癫痫性的昏迷病。顺道还把苏格拉底经常听到自己内心神灵声音这码子事和圣女贞德做起了比较,划归为精神不健全的一种普通形态。
美国犹太裔的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是一个毕生从事注释经典古籍的学者。他专门注释了柏拉图的《会饮篇》,而且也注意到了苏格拉底在赴宴途中出现的小状况。施特劳斯大展他的“注经”功力,他说这不是不健康的郁闷沉思,而是苏格拉底转向了静思,专注于自己专注于善。苏格拉底的这番停顿要理解成为哲人的下降。就是说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去城邦参加宴饮,必须从哲学的高度下降到政治的境界,这样才能使探讨城邦的问题成为可能。在施特劳斯的笔下,《会饮篇》完全不是罗素的那番调调,添具了哲学家讨论城邦建制与爱欲的主题。
在施特劳斯严肃的理解下,罗素调侃的理解变得非常八卦。当年看书看到此处,回想起罗素老先生,在我脑子里面幻变成了街坊里爱打听闲事的中年妇女,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着邻人那些有碍情面的小事,然后在大家打着哈哈的氛围中,感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含混快感。所以说畅销书必须具备八卦元素,这真是屡试不爽的。
其实这么说是刻薄罗素了。关于理解,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书读得越多事做得越多,也就越发觉得“理解”的蹊跷。到底是在用谁的理去解谁的惑?理解很像揽镜自照,我们纷繁复杂地述说和渴求,到最后都可能只剩下镜中幻象的呐喊和自语。有人看到的是自己,有人照出急速膨胀的身体,还有人接触到过度压抑的魂灵。理解无法为彼此带来真理,只是让我们恍兮惚兮的过小日子。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很多时候只想小心靠近相互取暖,没想到要耗尽生命彼此点燃。而蜻蜓点水的表达自己和体会他人,要么是无法沟通互为陌路,要么是自信满满误解求存。理解万岁?真正的理解恐怕远不止消耗这等光阴。人类也许就处在如此的进退两难,永远承受着太过肤浅的理解带来的最为直接的伤害。■ 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