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时尚女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孟苏)

伊丽莎白,时尚女王0

为责任穿衣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概是地球上仅有的,对每天穿什么衣服处心积虑的80岁老太太,这一点连她的同龄人电影明星伊丽莎白都自愧弗如。而绝大多数女人,迈进70岁就要从棉拖鞋、晨衣中寻找安慰了。

女王有多少衣服、鞋帽、手袋,是秘密。平时在英国国内,一天之内她会有数次公开的露面,每次的穿戴皆不同。出国访问,即便只三五天,也要带至少50套衣服和配饰。现在,白金汉宫正举办女王服装展,展出80套女王的服装和王冠、珠宝,以纪念女王80华诞。

80套衣服没有按照穿着年代排列,而是根据色系从粉红到紫红、柠檬黄到金黄等分类展出,绝大多数是女王二三十岁时穿过的。展示服装的木头模特儿都按照女王当年的身材尺寸制作。看到它们,不免大吃一惊,女王当年也有完美不亚于模特儿的身材,腰围仅23英寸,盈盈一握。那可是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孜孜不倦要保持的。看来,渴望拥有纤细苗条的身材并不是现代人染上名人崇拜症后表现出来的症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女王被时尚界看作顽固的守旧分子。半个多世纪来,她一直坚守不变的穿着风格,坚持得把陈旧落伍演绎成了行为艺术。2000年有一个全球最差着装人士排行榜,女王位列第三,冠亚军分别是演艺明星雪儿、席琳·迪翁。去年10月,巴黎先锋派设计师索尼娅·雷吉尔形容女王是“英国穿着最难看的人物之一”,批评她的套装和帽子都是彩色蜡笔般柔嫩的颜色,太俗气,佩戴过多的饰物太闹腾。

伊丽莎白,时尚女王1

女王并不落伍,观念甚至还很超前。2003年1月,女王关节病治愈出院那天,令公众大跌眼镜的是,她居然穿了套新锐设计师斯泰拉·麦卡特尼设计的灰色裤装。这个展览也应该能够修正女王的时尚形象。上世纪40年代末,王室御用裁缝诺曼·哈特内尔为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设计了一款黑色天鹅绒拼嵌丝硬缎的“新风貌”风格晚礼服,轮廓非常完美,今天哪位明星穿着它走奥斯卡红地毯仍能吸引闪光灯。50年代末,女王又率先穿上简洁风格的服装。哈特内尔还设计了一件单肩金色绣白花、外面罩一层蕾丝的长袍,女王比今天时髦女孩早50年就穿上了单肩服装。那是1953年,年轻的女王刚刚加冕,作为君主首次出访英联邦国家,需要一件既体现青春活力又有女王高贵的礼服,这件服装很适合她的新角色。

女王穿鲜亮、色度高的颜色,王室官方传记作家彭妮·朱诺说,是为了配合拍照和公众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在庞大得可怕的人群中找出女王。朱诺说:“我认为,女王总能认识到,她做的工作不仅仅事关她个人,不是件私事。她把女人和工作之间的差别看得很透彻。她是为了工作而穿衣戴帽。”因此,女王的服装展名为“为责任穿衣”,似乎要提醒那些自以为是的时尚圈人士,女王在服装问题上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比如首饰、颜色是否带有政治含义,会不会冒犯对方?衣服上的花边是不是太华丽,以至于外交上有失礼的嫌疑?如果刮起一阵风,裙子会被吹起来,女王就绝对不可以穿这样的裙子。帽子不能挡住脸,因为她的脸是必须要被别人看到的。她也不能穿低胸的衣服。朱诺说:“她不性感——她是君主,她认为性感于她是不适当的。”

伊丽莎白,时尚女王2

女王的服装必须符合文化、道德的标准,而不是凸现个人偏好。这种穿衣策略解释了女王在服装上的趣味和倾向。“礼貌、外交,是最重要的问题。女王是展现‘完美’的模特儿。”此次展览的主管说。1965年女王出访德国,御用设计师哈迪·雅曼设计了一条紧身胸衣上带银色刺绣、土耳其玉色的礼服,款式借鉴了德国莱茵兰宫廷里的洛可可风格。同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设宴款待女王,她礼服用的绿色是埃塞俄比亚国旗上的一种颜色。1983年,她访问美国,雅曼就在女王裙子上绣了加利福尼亚花菱草图案。

著名的鞋履设计师帕特里克·考克斯热情赞扬女王的着装品位,称她为“偶像”。为了表达对女王的崇敬,他在每一个新系列中都要推出一款“女王鞋”。意大利设计师缪希亚·普拉达也赞美她是“世上最优雅的女人”。50年前,美国版《Vogue》主编说过一句话:“我爱王室。他们看上去总是那么干净。”当然,在共和主义者看来,女王的风格跟社会实在太脱节,尤其和“亲民”的戴安娜相比,更显得保守。生活奢侈的戴安娜在有自己的王室御用裁缝的同时,还会穿欧洲、美国大牌设计师的作品——那些设计师和穿他们的明星主顾可都是平民。她把自己打扮成王室的娱乐明星,于是拉近了她和民众的距离,用服装为自己赢得了好口碑。别忘了,戴安娜穿的都是高级时装和成衣,件件价格不菲,根本不是平民能够消费的。西班牙王储妃蕾蒂齐雅显然也在以戴安娜为榜样。她穿极端时髦的长裤套装、完全贴身的外套、色彩强烈的性感晚装,可是王室评论员却严厉批评她不符合王室的着装规范。意大利高端品牌凯瑞姿(Krizia)的创始人,设计师玛丽西亚·曼德利总结说,“女王超越了时尚”。戴安娜引导时尚潮流,女王根本没有被时尚潮流的循环往复所束缚过。

伊丽莎白,时尚女王3

宫里的御用裁缝

白金汉宫里现有两位御用裁缝。女王最信任的御用裁缝有诺曼·哈特内尔(Norman Hartnell)、哈迪·雅曼爵士(Hardy Amies),后来是伊恩·托马斯、斯图尔特·帕文。

诺曼·哈特内尔(1901~1979)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王室设计服装,其服装以精美复杂的刺绣、珠绣,微妙地把握住了优雅和戏剧性的平衡而闻名。女王登基前的服装基本都是他设计的,装扮得公主颇有《飘》里郝思嘉的年轻和活泼。他还设计了伊丽莎白公主那件镶缀了上万颗珍珠的婚纱。随着女王生活内容变得严肃,他也改变了设计风格:领口提高,袖管拉长,加上了仪式性的绶带、徽章。

哈迪·雅曼(1909~2003)自1946年为伊丽莎白公主设计服装,1955年后成为女王的御用裁缝,为女王树立了活泼鲜明、女性味十足、简洁的穿衣风格。1977年女王在登基银禧庆典上穿的粉红绉绸外衣和裙子,也是雅曼的杰作。1946年雅曼即设计出纤腰大摆的裙子,比迪奥“新风貌”早了一年。因为战后物资匮乏,英国人不可能用10米布来做一条裙子,而铺张是法国人的习惯,于是雅曼的设计没能像迪奥那样引起轰动。他为英国服装成衣化做出了贡献,还有句名言:“男人应该看上去是用智商买衣服,精心对待它们,然后忘掉它们。”有人说,英国绅士如何对待时尚,这句话给出了定义。

哈特内尔和雅曼是专为王室和贵族女性们服务的那一小批裁缝。他们的才华不亚于同时代的巴黎世家、巴尔曼等大师,但由于他们的设计室不面向普通顾客,也不开辟专卖店或专柜,更不举办新装发布会,几乎没有大众知名度。他们也不追求大众知名度,但他们掌控了50年代伦敦的流行风尚。雅曼在其60多年的设计生涯中,以把女人装扮成“英式淑女”(English Lady)为己任。去年为卡米拉设计结婚礼服的设计师安东尼娅·罗宾森和安娜·瓦伦丁,也是专做上流社会的生意,她们的时装工作室就开在王宫附近的伦敦肯辛顿地区。她们因为查尔斯的婚礼出名了,大批日本游客带着摄像机涌入她们的工作室,纷纷要求定做婚纱。只是,她们未见得就愿意为喜欢用名牌彰显个人财富的日本人服务。这个圈子里的裁缝和他们的主顾一样,痛恨用服装招摇。■

御用裁缝们说

如果女王不是女王,她是不会为衣服问题所困的。她极富智慧。我认为她对时髦衣服并不那么感兴趣。

——哈迪·雅曼

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管发生了灾难、刮风还是下雨,帽子必须呆在女王的头上,不必让女王用手摁住它……女王曾经告诉我,她从来都没有丢过帽子。

——菲利浦·萨默维尔,帽子设计师

宽大的款式不适合她,因为她个子比较小。我力图不让她穿高腰线的衣服。

——莫琳·罗斯,为女王缝制服装40年,不久前退休 时尚伊丽莎白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