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维生素

作者:袁越

(文 / 袁越)

阳光维生素0

1906年,英国生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指出食物中不能仅仅只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还必须包括一些含量微小的物质,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维生素。

100年后的今天,维生素又成了热门话题。今年上半年,至少有4篇关于维生素D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科技期刊上,它们关心的是同一个问题:维生素D是否可以抗癌?它们的结果也都是相同的:维生素D可以降低前列腺癌、肺癌、结肠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去年还有几篇论文指出,维生素D具有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功效。

且慢!维生素D不就是专门给老年人服用,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吗?怎么还能抗癌?的确,维生素D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强化骨骼,防止小孩得软骨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牛奶中应该适量添加维生素D。可是,研究发现,维生素D并不是典型的维生素,而是一种荷尔蒙的前体,它能够像荷尔蒙那样调节多种细胞的生理功能。因此,有人甚至建议取消维生素D的“素籍”,把它归到荷尔蒙里面去。

还有一个原因让维生素D显得十分特殊,那就是人体完全可以不必从食物中吸收它,只需要每天晒晒太阳就可以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把皮肤内的一种化学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转化量的多少取决于阳光的强度,肤色的深浅,以及年龄。一般说来,阳光越强,肤色越浅,年纪越轻,转化率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老人、黑人和高纬度地区的居民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原因。如果一个浅皮肤的人在热带的阳光下晒几个小时,就可以产生出高达2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每40国际单位相当于1微克)。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摄取量才仅有400国际单位。

那么,只要每天晒晒太阳就可以防癌了?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任何一个皮肤科的医生都会告诉你,太阳不宜多晒,会得皮肤癌。不过,哈佛大学营养学系教授爱德华·吉奥瓦尼奇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每出现一个因为晒太阳而死于皮肤癌的人,就会有30个人因为晒太阳而免于其他癌症。“我敢担保,没有任何一种营养元素,或者任何其他因素,能像维生素D一样具有如此持久而又有效的抗癌功效。”他说。

吉奥瓦尼奇教授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皮肤癌不是致命癌症,可维生素D能防止肺癌等其他许多更加致命的癌症,好处大于坏处。他建议每个人每天补充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能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而波士顿大学的生理学家麦克尔·赫里克则认为1000国际单位就够了。赫里克博士在30年前发现了维生素D的作用机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阳光派”。

那么,能不能靠食物补充维生素D呢?这样不就可以防止皮肤癌了吗?赫里克指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维生素D只在富含脂肪的海鲜(比如鱼肝油)中才有较高的含量,一个人想要每天摄取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必须拿三文鱼当饭吃,喝三杯牛奶,再喝一杯添加了维生素D的橙汁才行。更重要的是,维生素D能够提高血液中的钙含量,服用过多会影响肾功能,甚至产生肾结石。但是,通过晒太阳来生产维生素D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皮肤自己生产的维生素D是D3,食品中添加的是D2,成分不同。

“其实只要每周出去2~3次,每次晒5~10分钟太阳就够用了。”赫里克说,“前提是不涂防晒油。肤色较黑的人需要适当增加时间。”

有些皮肤科医生对此并不赞同,他们指责“阳光派”科学家接受了生产“紫外线照射床”的厂家的赞助。对此指责“阳光派”大呼冤枉,他们反过来指责对手接受了生产维生素添加剂的厂商的赞助。事实上,许多制药厂出钱赞助了一个名为“阳光安全联盟”的组织,攻击“阳光派”的结论缺乏科学根据。

其实“阳光派”也承认,他们的结论需要更多实验数据的支持。目前的研究仅仅是对比了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和癌症的关系,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两组志愿者,一组晒太阳,一组不晒,然后长期跟踪。显然,这样的实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没有任何一家制药厂愿意出钱赞助这种实验。

“其实我就是提倡每天出去晒5分钟太阳。”波士顿大学的另一位“阳光派”科学家沃尔特·威赖特说,“我们的祖先习惯了不穿衣服在热带阳光下四处乱跑,我们的身体就是按照这个样子构建的。”■ 维生素阳光

上一篇: 吉布森受难记
下一篇: 金圣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