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舞者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大雕塑家总会留下一些素描作品,多是为雕塑创作预备的草稿,在收藏界和艺术品市场常被视为珍品。他们下笔未必像画家那样求准确,但简洁,线形间有架上画家缺少的节奏。现代诗人里尔克写罗丹艺术论,就说愿意永远把素描看作罗丹全部作品的终点。“这最后10年的素描并不像许多人所想象的是些速写,预备的草稿,临时的随笔;它们实在包含着一个绵延不断的经验的最后成绩,它们奇迹般地把这些成绩隐藏在极轻微的事物里,在匆促的痕迹里,在一个喘息着从大自然掠取的轮廓里。”罗丹一生留下5000多幅素描,半数画于最后10年:1906~1917年。巴黎维克多·雨果博物馆举办过一次“罗丹笔下的雨果”专题展览,展出早期罗丹为雨果画的速写和素描,创作年份在雨果去世前两年的1883年,当时罗丹43岁,还没有名气,但雨果已经认定他是未来巨匠。2006年7月13日,罗丹博物馆再次举办罗丹的素描展,此次展出的是他后期素描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分——1906年,柬埔寨舞者,题名《最后的激情》。

这批素描总数有150幅,被认为是晚年罗丹的艺术高峰。1906年柬埔寨还是法国殖民地,高棉王室舞团到马赛参加所谓海外领地博览会,被正在巴黎访问的国王召去为法国总统法利耶尔(Falliere)表演。那天爱丽舍宫宴请嘉宾中并没有罗丹的名字。总统对那些年轻孩子的柔软舞姿非常惊叹,安排他们在布洛涅森林的普雷·卡塔兰剧院加演一场,这次罗丹得到邀请,而且被这东方舞蹈征服。当他想和舞者见面的时候,舞团已经返回马赛准备渡海回国。罗丹居然一路追到马赛。在舞团下榻地的花园里,接连6天,孩子们穿上演出服,摆出各种舞姿供罗丹记录。第一天他仓促中没有带画纸,附近也买不到,罗丹就画在了包橄榄的纸上。吴哥窟遗迹群中有“舞者之厅”,墙壁上飞天女神雕像描绘的就是这种令罗丹着迷的舞蹈场景:少女身披鲜艳的莎丽,赤足在石板地面上起舞,身形柔软仿佛吸尽天地精华。罗丹后来为马赛的素描写了一段文字,他说这些舞者为他复活了古代艺术,三天如同三千年。

1884年到1953年,柬埔寨被法国殖民69年。吴哥窟是葡萄牙人在16世纪发现的,却是法国人最早把这座古城当作“失落的天堂”呈现给西方:1850年传教士比穆奥在游记中第一次用文字记述吴哥遗址,20年后建筑师德拉波特从吴哥掠夺走70件雕刻作品,如今大部分和中国敦煌壁画一样,被陈列在巴黎的吉美博物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正陶醉在对东方文化的殖民激情之中,罗丹对于柬埔寨年轻舞者如此倾倒是这时代大氛围之下的忘情,还是单纯在艺术上被古老舞姿点燃?恐怕两者都是有的。舞团乘船离开那天,老罗丹伤心离别:“我真想一路追随他们去开罗啊!”回到在巴黎附近的默东(Meudon)工作室后,罗丹用色彩逐张为素描定型,让它们更加完美。外界对这批作品评价很高,罗丹却不屑于出售任何一张。在一纸素描的背后,罗丹写了一行字:个人收藏。■

罗丹的舞者2

罗丹的舞者3

罗丹的舞者4

罗丹的舞者5

罗丹的舞者6

罗丹的舞者7( 一年热闹一回,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戏剧节又要开始了,这是西方戏剧爱好者的夏日大戏。阿维尼翁的堂堂教皇宫这回被用来布置了一个《舞台记忆》展览,1947~1963年大明星们在戏剧节上穿过的演出服集中在宫中几个大厅展示,其中1947年9月首届阿维尼翁戏剧节上《理查二世》的首演戏服特别有纪念意义。五十几套戏服都是戏剧节组委会新任主席保罗·皮奥(Paul Puaux)的特别收藏,他把场地选在教皇宫,说是要让参观的人记得有这么一天,主教们把尊崇的位置让给了艺术家和诗歌般的语言。想中国京剧名角名戏这么多,那些戏服也美轮美奂,却没见过国家级博物馆有成系列的收藏。上海有家中国京剧服饰博物馆,是78岁的包畹蓉先生创办的一家私人博物馆,据报道他珍藏了款式各异的蟒袍、裙袄、斗篷、开氅、女帔、云肩、大靠、官服、鱼鳞甲、龙套衣等上千件,有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黑色女帔,荀慧生唱《红娘》时穿过的裙袄云肩,还有早年上海滩著名坤伶花旦雪幼琴穿过的马甲古装。■ )

罗丹的舞者9( 卢浮宫、大都会这样的美术馆,因为藏品太多,很多珍贵画作长时间才能和公众见面,每展出一次都搞得像要载入文化大事记。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从2006年6月20日至9月3日展出自家馆藏的拉斐尔“科隆纳(Colonna)圣坛装饰画”,向全球广而告之。这幅作品确实得来不易:它是拉斐尔最后一幅、也是最重要的圣坛装饰画,为意大利佩鲁贾修道会所作,1663年被拆除后,残品分别由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罗马科隆纳家族和那不勒斯国王收藏。1901年美国大亨J.P.摩根用大约200万法郎在一次地下交易中得到该画,1916年送入大都会博物馆。这次参观者能看到的包括两块拉斐尔绘制的祭坛嵌镶板和一组素描作品,博物馆对该画的研究成果也一起展出。■ )

罗丹的舞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