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厨艺大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国产厨艺大赛0

中国本乡本土原创的厨艺节目一向吸引很多人的视线。最早的一些风靡各省,还都出了书和录像带,可惜的是教菜的厨师都只注重专业,直接穿了食堂的白大褂子和小白帽就来了,污渍都隐约可见,他们仍然保留着近现代中餐厨师的特色,说话向部队的炊事员靠拢,描述菜品的时候木讷而机械,在说“盐,少许”时则都带点军旅口令式的威风。这第一批上电视教菜的厨子都没怎么成为偶像,所以现如今很多电视台就都改用了英俊的猛男来教大家玩弄锅碗瓢盆,大概是制作人偶然看了集《大城小厨》,所以就命令完全不会做菜的男主持也要学奥立弗说话:“请记得一定要把酸奶油挤到每块小牛肉上,一定要,否则,没有被挤到的小牛肉们会不高兴的。”但是到了国产猛男的嘴里,就变成了:“好,现在我们来给烙饼刷酱,一定要均匀,要刷到烙饼的每一个角落里,否则,烙饼会很伤心的哟。”最后一个“哟”字一定要撒娇发嗲一下,展现爱下厨的新好男人的温柔一面,但在底下观众看起来,却只是暴露了某一个方面而已,因为只要他们面对镜头,就不动声色地紧绷肌肉,无论是切青椒还是捣茄子,他们都努力让自己的肌肉块在摄像机前最大化,这很明显地表示,其实他们一点不热衷厨艺,他们只是觉得,只要能上镜,即使穿上太太乐鸡精的黄色围裙也不错,因为至少可以露上身啊。

而一个人做菜的节目终归冷清了点,即使友情请些小明星来参与,顺便在鱼下油锅之前给她半分钟时间让她打一下自己的新专辑,或者介绍一下她新拍的担任第二女主角的警匪题材电视连续剧,也无以造成万众瞩目的华丽局面。所以国产厨艺大赛就应运而生。最常见的是两个厨师打擂台的形式,主持人则是考官,用某种食物来做主题,让两人自由发挥。厨师往往被要求带着信物来,或是一个老婆给的玉佩,或是一面名人送的锦旗,甚至于还有带笛子带宝剑来的,做菜前先吹一段小曲,或者是舞一个身段,一并带来的二厨和帮工都在下面喝彩,给对方施以才艺的压力,就不怕赢不过你!而对厨艺大赛编导来说,其实增加这些戏份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至于最大的难题,那还是每次要定夺一个怎样的食物主题。一开始,他们便把那些有点儿身价的食物都用上了,今天的主题是鲍鱼,明天的主题则是燕窝,再后天是鱼翅,大后天则是海参。厨师们也铆足了劲儿,动不动就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道曾经是慈禧太后的最爱的点心。”光是做个扇贝,还要配上蟹黄和鸡汤。但卖得贵的食材很快就用完了,主题慢慢地变成了木瓜、青菜、鸡蛋……这可把厨师们急坏了,这么寒碜可怎么行呢,不华丽不成菜啊。所以,聪明的他们想出了好办法,没有贵的材料,我自己带啊,谁更舍得自己下血本,谁才会成为擂主啊。于是,他们自己带来了雪蛤配木瓜,带来了燕窝做青菜羹,剩下鸡蛋,他们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最后竟然还是带来了鲍鱼,想要做一道鲍鱼鸡蛋汤!等到菜品全部做完,一大帮子餐饮协会的大师级人物就出场了,作为评委,他们对厨师们设计的高贵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品尝和打分,不时提些不温不火的意见,来鞭策那些跟他们一样资深的参赛者。当然,最后自然要决出胜负,胜利的一方最终会穿上一件类似晚明皇帝的金光灿灿的黄袍子坐上擂主宝座,而另一位也不亏,因为终有一道单品会被颁个金牌,带着电视台赏的牌匾,回到老家也够火一阵子的了,那还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厨艺国产大赛

上一篇: 影梅庵之悲
下一篇: 宣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