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剧本,坏剧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 以爱情为主题的《琥珀》借用现代感强的舞台布景,力图讲述现代人的爱情在社会中的存活状况 )
话剧《琥珀》复排后,在7月20~30日重新演出。国家话剧院的党委书记说,这部戏让他最高兴的地方就是赚钱最多,去年的巡演赚了1000多万元,算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
孟京辉一直很自信地反复强调这是一部很好看的戏,《琥珀》里有一种散不去的哀怨自怜,台词很受小资青年欢迎。票房出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明星主演,而且这主演贯穿始终,不像某些话剧,首演时用著名的A角,之后就起用戏好人不红的B角,观众看后会有注水的感觉。
主演刘烨说,《琥珀》比很多烂电影、烂电视剧好多了,这两年刘烨俨然成了新生代男演员的NO.1,他接到烂戏的几率比其他男演员要少得多,或者说本子可能很烂,但阵容绝不是烂的。从《无极》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差不多大导演需要男青年角色时,都会想到他,虽然不是主角,但他的表演总是受批评比较少的那个。
刘烨说他碰到的最好的4个剧本分别是:《紫蝴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琥珀》和他刚在美国拍完的《暗物质》。前3部戏对他的走红都没有太关键的帮助,《紫蝴蝶》批评如潮,100%的本子能拍出来70%的效果就已经是佳作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没有在国内公映,《琥珀》是话剧,即便演上几百场,观看的人也有限。《暗物质》看似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可是题材敏感,铁定不会在内地公映,前途不可知。
很少有演员能拒绝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的机会,何况刘烨在这部华人导演执导的好莱坞影片中演的是男一号,更何况这是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不需要吊钢丝和武术指导。可是因为有章子怡演《艺伎回忆录》的前车之鉴,刘烨非常在乎别人对该片有可能不利于华人的预测。他说自己是“半个愤青”,在美国片场,对于制片人对他呼来喝去,他表现得也足够激烈。提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合作,他也没有显示出“第三世界”该有的受宠若惊,而是说他们表演上没有擦出火花。这部戏是由这位大牌女主演来选择男主角的,她从很多照片中挑中了刘烨,过程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停机、复拍,中间传出台湾演员张震取代刘烨的消息。后来刘烨和张艺谋这边沟通过,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组又赶到了美国补拍。
为什么刘烨会如此敏感呢?《暗物质》是根据1991年中国留学生卢刚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他在依阿华大学读博士期间,由于和导师不睦,在论文答辩、找工作等过程中屡受阻碍,用一把手枪杀死了6个人——他的导师、另外两个关系不和的教授、春风得意的中国同学山林华、女副校长和他自己。这桩事件一度差点改变了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这对“出国潮”时期的留学生会是很大的打击。本来这件事就见仁见智,在卢刚眼里,他的导师是恶魔,被杀的中国同学为了迎合导师,努力做一个美国人所理解的“中国人”,而卢刚要成为的是与美国人享有同等权益的中国人。可是在其他同学眼里,他所杀的都是受人欢迎的好人,他自己倒是孤僻怪诞。
这个事件曾被作家黄蓓佳写成小说《派克式左轮》,现在已经拍了电视剧,本来想找刘烨主演,似乎她们都看准他身上有那种桀骜、阴郁的气质,结果还是阳光型的印小天演了电视剧。
有这样轰动一时的真事作为蓝本,这剧本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导演陈士争本来是湖南的花鼓戏演员,因为导了昆曲《牡丹亭》,在美国反响不小,才有机会执导第一部电影。有人提醒说,想在美国立足的华人不太会顾及中国人的形象,很难说提醒者是善意的,中国人的形象如果被一两部电影毁掉,那未免也太脆弱了。■ 剧本琥珀暗物质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