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秀0

前一阵参加个发布会,安徽卫视的“超级大赢家”宣布改版成选秀节目,是所谓一家子一家子的选秀。当看到赞助方又是蒙牛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因为蒙牛同时赞助着央视另一档一模一样的全家型选秀。加上“超女”和他们投放的其他广告,这得卖多少盒酸酸乳才能挣回来呀?在场的一个经济记者说:“你别替他们担忧,他们一年挣100多亿元,你算算一天得卖多少奶?”

当时有个台领导很高昂地宣布今年是选秀年,没错,以前都是独个儿地上去唱,现在都是俩俩PK,综艺晚会、益智游戏、少儿节目……只要是人能站在舞台上,就能让他们变成选秀。

我不知道这种重复选秀要浪费多少资源,看“超女”就明白了,去年参赛没拿到总冠军的、今年参赛没进入总决赛的,通通又冒了出来,全国奔波,观众看着审美疲劳,家长为她们耗着血汗钱。我采访“加油!好男儿”时,有个评委是上海戏剧学院的系主任,他特别不理解学生为什么参加这种比赛,明明已经一只脚踏入娱乐圈了,为什么要站在圈外,重新跳一次?看看谭维维就明白了,她是那种省内歌手,浮沉了几年就是做不到全国家喻户晓,所以要和业余的小妹妹们争名额。如果这样,所谓的“零门槛”还有意义吗?干脆改名叫“蒙牛酸酸乳全国歌手大奖赛无知识问答湖南分赛区”好了。

参加选秀的人,只要进入分赛区前20名,一定不会再有玩玩的心态,因为她们要签那些从青春期直到更年期的霸王合约,要付出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只有游戏是承受不了这样重荷的。去年李宇春拿成都冠军时,投票的20万,是“玉米”一票票硬拉来的。今年倒好,有个赛区的前三名,全是花钱找短信公司投票。另一个赛区冠军是她家乡企业的代言人,老板命令每个员工必须用自己手机为她投票,一张票补贴1元钱,投不完不许下班。就算金主肯为她们一直砸钱砸到总决赛,以后的路怎么办?能靠钱砸出那英、王菲么?如果有钱就能买通观众,房祖名早就该红得发紫了。

“超女”是有钱女孩的游戏,“加油!好男儿”是穷男孩的阶梯。有个评委就明确表示:好人家的孩子不参加“好男儿”。他指的好人家至少是有门路有钱的中产阶级,这种家庭的男孩子出路多,入这行会有很多途径。如果长得好点,即使毫无才艺如陈冠希,也能一炮走红。因为偶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花痴少女,她们人人有白马王子梦,王子的前提就是出身高贵。她们不喜欢苦哈哈的奋斗男,最好是含着金匙落地,住在大城堡,开着劳斯莱斯,这样镶着金边的男子即便没有穷小子帅,也会更可爱的。

苦孩子只好通过选秀才能有演白马王子的机会,成为“万人迷”。这些选秀已经变成了比惨大会,你的父母离异了,我的妈妈就得捡过煤球;你爸爸瘫痪,我妈妈就要是植物人。眼看着一群成年人在电视上哭哭啼啼,愣是把选秀变成了明星成名前的“艺术人生”。

大多数选手只看到了李宇春、张靓颖的风光,但没有细想过,去年“超女”的前三名至今无人发过专辑,出的一两首口水歌都是蒙事的。如此风光的优胜者都前途未卜,更何况那些影响更小的比赛了。“梦想中国”前年的冠军已经沦落到要到酒吧唱歌,彻底回到原点。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不要以为你是草根中拔出来的冠军,草根们就一定永远爱戴你。观众是如此的喜新厌旧,如此的见异思迁,成名迅速的明星坠落起来也加速,那些成名慢的实力派可能经历过很多不堪往事,但这些东西能提升人的抗压性和适应力,织好人际网络,所以能够红得更长久一些。20年来,中国大陆的一线歌手不超过10个,没有一个是偶像派。这些孩子的前途和选秀节目一样令人堪忧。■ 选秀内地综艺生命之秀承受

下一篇: 酷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