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期间的艺术策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崔峤)

世界杯期间的艺术策划0( 巴西著名女编舞家德波拉·克尔克 )

德国人和足球总是非常特别的爱恋关系,甚至是激情,现在德国队已经无缘最后的胜利,巴西也已经返程,可是巴西著名女编舞家德波拉·克尔克(Deborah Colker)的“足球场现代舞:马拉卡纳”却仍旧在汉堡、科隆、柏林、法兰克福以及其他国际城市巡回上演。来自德国和巴西的现代舞者连同观众一起大搞“花样”,把观众席、整个体育场都变成了巨大的舞台:现场观众甚至可以在足球场的一个角球位置自由地疯狂舞蹈,电子摄像机会自动剪辑下来放在网站上随时供观看和下载,第一秒钟就能做成巨酷的一个原创电子舞蹈贺卡发给全世界的朋友。巴西里约热内卢传奇球场的鼎鼎大名“马拉卡纳”对于足球迷来说肯定熟悉,犯规、倒钩球如何变成了现代舞的筋骨和血肉肯定就比较“搞怪”了。再度被选为世界最著名编舞的美国人威廉·佛西斯(William Forsythe)也于3月份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策划了一场嘻哈风格的街头演出,完全不同于他的古典舞蹈革命者风格;足球和艺术看似遥远的两极,这两个舞蹈却是把它们拉到了一起的成功范例。因此它们也从4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为德国联邦政府国际足联2006年世界杯文艺活动中的48个节目之一。

联邦德国今年57岁,自从东西德统一之后重生,芳龄16岁,以创新、出口、品质、品牌、专利、严谨、高教育水平世界闻名,但是执意建设“创意之国”的政府远远不满足于此:“我们在世界上的形象总体是良好的,但有些国家对德国的认识更多的是一些传统价值观,如勤劳、热爱秩序和遵守纪律。今天许多对德国人很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感受,重新统一和近几年改革以来所发生的变化,还不为外国所了解。其中还包括非常流行的领域:现代艺术和文化包括对生活风格和时尚的国际化要求,德国是一个生活质量极高的国家。世界杯活动希望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现德国人的本质特征:充满创意、创造的热情和富有想象力的思维。”从出售2006年世界杯纪念银币的赢利中斥资3000万欧元,德国政府策划了系列世界杯文化艺术项目:首次由一个世界杯主办国在体育比赛之外规划并出资支持的系列精神文化活动,气魄非凡。从去年开始,世界杯专门的德国足联文化基金会网站就按照时间表开始预热:“足球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和宣传德国的文化多样性是所有艺术文化活动最明确的主导思想。

2003年被委派担任艺术总监兼执事竟不是德国人,而是享誉欧洲的奥地利艺术家安德里·海拉,一个擅长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的理性主义艺术家:“最开始时候对于一切跟体育、尤其是跟足球有关的东西是持怀疑态度。当我比以往更接近足球这一主题时,我发现它是某种特别能激发无数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激情的东西。我可以滔滔不绝讲上几个小时,讲述那些著名的诗人、美术师、制片人、哲学家、音乐人和戏剧泰斗一旦狂热地热爱上足球而发生的那些惊人转变。原本被认为是冷静理性的人会出人意料地变成情感恣肆的狂热者,而温和冷静的世界公民也会在突然之间显露原形,变成攻击性十足的沙文主义者。仅这一点就已经十分有趣了。”他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吸收来自多方的声音,“为世人瞩目的足球盛会辅之以一种情感上的文化享受;使之与最有能力的艺术同盟者同呼吸共命运”,但是也没有忘记同时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这一主题:足球不仅是一个牵动国家和大众的体育盛事,而且也作为大众文化现象,可以在社会、地理和政治等各方面超越界限,施加影响。

不光是每场开球前的“反种族宣言”,这次世界杯的口号也是非常注重国际性:“全世界在朋友家做客。”世界杯的艺术活动范围不仅仅圈定在德国,全世界120个国家也会陆续被席卷到世界杯的“艺术热潮”中来。参加这些世界杯艺术项目实施的总共900多位艺术家和倡议者也都是国际知名的摄影师、作家、导演、演员、编舞、灯光美术师和新锐设计师: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地为世界杯举办电影短片竞赛,邀请全世界的电影工作者提交1分钟作品;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装置、架上艺术家受邀“跨行”为世界杯设计系列海报,最爱的作品仍然还是德国摄影家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前不久负责上海阿玛尼回顾展设计的美国明星导演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也在5月底与柏林国家歌剧院联袂合作了一个音乐剧“足球之歌”;8座比赛城市的“文学之家网络”专为世界杯制定了富有诗意的足球计划,由预赛各国的知名作家和诗人参加;年轻的时装设计师们也将足球搬上T型台,在时尚博览会上打着“带球猫步”的口号,推出题为“新球迷装”、“比赛元素”和“球厅时尚”的专辑;总决赛之前唯一一个没有比赛的周日——7月2日,柏林德国交响乐团更会邀请观众免费观摩露天音乐会;非常浪漫的一面——6月3日至5日,法兰克福天空球场(Sky Arena)的天际线会在日落之后变幻出以足球为主题的巨大的声光雕塑!

还有以各种方式将足球和文化主题联系起来的展览:从2005年10月到2006年1月,柏林著名的大型展览场地马丁—格罗皮乌斯(Martin-Gropius)“圆皮球世界”展览就汇集了来自20个国家74位艺术家的作品。另外一个最知名的项目可能要算“足球地球——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了:一个20米高的足球文化移动展厅特色建筑,以感性而游戏的方式从2003年12月起已经在德国12个主办城市巡回展出。白天,这座介于地球仪和足球的建筑是一个活动的展厅,展示所有与足球主题相关的流行宝典:德国门将奥利弗·卡恩的守门员手套、齐达内签名的足球鞋、1954年世界杯比赛用球。晚上就变成一座演播厅的舞台,由德国和国际足球明星、政治家、作家、音乐家、演员、科学家演绎足球和文化交叉的新视角。

世界杯期间的艺术策划1( 1月23日,在德国汉堡巡演的“足球场现代舞·马拉卡纳” )

德国人热心公益的传统由来已久,世界杯的成功绝对取决于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这次世界杯也同样策划了非常多然而层次分明的社会公益活动:呼吁捐款新设6个遍布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南非、乌克兰和越南的SOS儿童村计划;世界杯有史以来第一个绿色环保计划“Green Goal”——针对体育场馆改造尽可能少地影响环境、入场散场交通统筹方面的高科技改造、体育场地的水电管理等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针对儿童暴力的“一起为儿童,一起为和平”系列活动;甚至幽默的汉堡易北河上举办的船只“足球拉控”比赛也呼吁大众的奉献协作……最神奇的活动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街头世界杯”:7月1日到8日,200个“街头足球艺术家”将组成24个队伍在柏林开始战斗,1/4决赛也许会是阿富汗对土耳其,冠军也很有可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混合队对阵巴西!每场都最少有2000名观众为这些在德国长大的肯尼亚门将、本来就是街头舞者的挪威前锋加油助威,纯粹的胜负远不及“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宽容公平”这样的比赛宗旨。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比赛也不仅仅是比赛,那些坚硬的现实社会里的问题:政治、暴力、毒品、贫穷、疾病可以得到缓慢而短暂的麻醉和对应,还有,更多的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和互动。■

世界杯期间的艺术策划2

世界杯期间的艺术策划3(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为世界杯设计的系列海报之一 ) 策划德国足球世界杯冠军世界杯比赛用球艺术世界杯足球精神足球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