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床:老工业的复兴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沈阳机床:老工业的复兴0

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并且对重大装备制造强化政策支持。振兴装备制造业被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受此影响,股市中的工程机械板块大幅上扬,而作为工程装备的母机,机床行业也将从中获益匪浅——无论挖金子的人是否能发财,卖铁锹的必定稳赚不赔。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潮中,机床行业就是那个卖铁锹的人。目前我国A股市场中从事机床行业的上市公司有4家——G沈机(000410)、G秦发展(000837)、交大科技(600806)和青海华鼎(600243),其中沈阳机床居于龙头地位。

机床是生产机械设备的主要加工工具,被称为工程装备的工作母机。由于我国机床行业较早对外开放,而且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全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连续多年亏损。在过去几年内,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机床行业开始走出低谷,从2000年开始,国内机床业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亏损,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机床业作为国防科技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其战略地位被重新认识。在行业的复苏轨迹中,沈阳机床作为龙头企业,复苏的势头更是远远超出平均水平,2005年,公司实现43.5亿元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91%。

机床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普通机械、汽车和军工行业。普通机械行业虽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但是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时期,机械装备投资不会在短时期内骤然降温,而且,从国务院刚刚出台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大型装备制造集团未来更将得到政策支持,机械行业对机床的需求仍然旺盛;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目前已经超过普通机械行业,虽然我国的汽车整体产能过剩,但是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而我国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还远远不足,而且,在汽车全球化生产体系中,零部件生产正处在向中国转移的过程,对机床的需求还将逐步提高;军工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国家对国防开支的投入,以及一些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从军工板块最近在股市的火热表现,不难看出这一行业的发展空间。

在旺盛的下游需求刺激下,沈阳机床的排产已近饱满,现有生产厂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06年至2007年,沈阳机床将搬迁到数控机床产业园,数控机床产业园是辽宁省面向“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沈阳机床整体搬迁之后,将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扩大产能,规划目标是2008年的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相比去年43.5亿元的收入几近翻番。

在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公司还同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公司目前的产品以传统的普通机床为主,而国际潮流早已经转向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先进实用,取代普通机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数控机床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相应的财税、信贷等政策支持,沈阳机床作为国内数控机床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必将得到一系列政策扶持。而且,数控机床的毛利大大高于普通车床,沈阳机床的年报显示,普通车床的毛利不足8%,而数控机床的毛利高达为29%,数控化比例提高之后,沈阳机床的利润也会随之大增。今年1至3月份,公司的数控机床产量为2775台,和去年的1810台相比增长了53.32%,目前已是国内数控机床的龙头,在国际市场也有了一定市场份额。

沈阳机床的大股东占款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截至去年年底,大股东沈阳机床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6.5亿元。今年2月份,上市公司拟订了三种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是,工商银行曾经在2005年9月将上市公司4.67亿元的借款剥离给长城资产经营公司,沈阳机床集团计划收购该部分债权,用以抵消对上市公司的占款。如果今年9月份该方案没能实施,将会采取另外两种备选方案——大股东以资抵债,或者将对世界银行6.56亿元贷款的债务转移给集团公司。

沈阳机床的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2005年,公司负债总额达4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过高的负债同时还带来了高额的财务费用,2004年和2005年,公司的财务费用高达1亿元左右。负债过高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如果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能够在今年得到顺利解决,反过来会形成公司的利好。■ 复兴投资数控机床沈阳机床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