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龙头的想象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中国石化:龙头的想象0

中国石化(600028)的股价在最近一个月连续下跌20%,远远超出同期大盘的跌幅。中国石化的股价下跌主要是受H股市场的拖累,并非自身业绩下滑所致,在2005年创下了盈利新高之后,中国石化未来几年的业绩依然充满想象。

在国内石油石化市场,如果说2005年的关键词是高油价,2006年的关键词将是关于成品油定价改革的新机制。2005年,受益于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中国石化取得了396亿元的净利润,但同时由于成品油价格没有形成市场化,炼油业务亏损35亿元,如果扣除财政补贴,炼油亏损达到126亿元。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石化在销售板块和炼油板块之间的利润调节,炼油业务的实际亏损可能超过200亿元。2004年,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盈利59亿元。在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的背景下,高油价对于中国石化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中国石化是从事原油开采、炼油、石化的一体化公司,而炼油和石化等下游产业占了相当比重,中国石化开采的原油大部分用于自己公司的下游炼油。2005年,中国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994亿吨,其中20%为中国石化自供,10%从中石油和中海油购买,70%从国外购买。在中石油和中海油充分享受高油价带来的丰厚利润之时,中石化却受炼油业务的极大拖累。

在成品油价格受管制的背景下,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还可以满负荷生产,但一些社会炼厂则纷纷减产停产,或者出口国外,导致全国上下的油荒,于是,改革成品油价格倒挂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006年,国家发改委分别在3月和5月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提价的幅度虽然还不足以让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扭亏,但已经可以大大减少其亏损幅度。两次提价之后,国内成品油平均价格比国际水平仍然低20%左右,还有很大的上调空间。虽然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机制还没有最终出台,但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份对成品油的调价,已经可以大致看出定价机制的雏形——对原油开采征收特别收益金,对弱势群体进行相应补贴,在国际成品油价格基础上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补充完善,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已经为时不远。另外,按照当初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今年年底,成品油批发市场也将向外资放开。在成品油价格告别管制时代之后,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也将告别亏损。

对于中国石化,最具想象力的事件还在于大型油气田的勘探。中国石化在塔河油田南部勘探发现可能存在大型油田,乐观人士预计,该油田规模可能和目前我国的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相当。中国石化目前的剩余原油可采储量为33亿桶,其中69%来自胜利油田,而胜利油田已经是成熟油田,每年新增储量有限。如果专家对塔河油田的估计成真,中国石化的原油可采储量将比目前多出一倍以上,这将给中国石化带来难以预测的财富。当然,这一乐观估计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中国石化正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测试,测试结果比较乐观,但要得到最终结果,大概需要一年以上时间。不过随着测试逐步深入,如果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资本市场通常会提前做出反应。

如果说塔河油田还属想象阶段,中国石化去年勘探发现的普光气田即将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今年4月,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在四川盆地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该气田是中国石化依靠先进的勘探技术发现,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定,普光气田探明储量2510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1883亿立方米。该气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5个20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气田之一,粗略估算,普光气田的储量价值在900亿元以上。中国石化已经编制了一期开发方案,规划到2008年实现商业气量40亿立方米/年以上,2010年实现商业气量80亿立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一条川东北和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线。如果计划能顺利实施,到2008年,中国石化的天然气产量将比目前提高50%以上。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石化近期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股改,由于中国石化为A股市场市值最大公司,而且在美国、我国香港等多地上市,同时还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其中还牵涉到私有化问题,种种因素导致其股改的难度远远超出其他普通公司,股改时间和股改方案也迟迟未定,在A股市场的股改已经过半的时候,中国石化没有时间表的股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中国石化想象能源石化油价龙头原油中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