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牛市的中场,抑或终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一虫)

给你一台时间机器,如何靠它发财?买彩票么?缺少技术含量,估计连机器都会鄙视你。鄙视归鄙视,本人的答案仍然是先中一期500万元,然后去炒金属期货。记住,是金属期货,倘若答案中出现股市、楼市,倒扣10分。30岁以上的朋友可能看过刘青云、周慧敏主演的《大时代》。过去一两年便是属于金属期货的大时代,当得上“波澜壮阔、风云际会”八个字,若不能亲身参与,着实对不起时空旅行的票价。

先来到一年前。当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铜12月合约报价约为3万元/吨。我们用彩票头奖税后的400万元买入该合约,7%保证金(通俗地理解,就是把资金放大14.29倍),合同金额为5700万元。过了一个季度(时间过得太慢,真想坐着机器快进),沪铜涨至3.5万元;又过了一季度,到2005年年底,涨至4万元/吨。年终盘算,我们净赚1900万元。——需要严肃声明的是,这不是网上的YY小说(主要证据是,本文没有美女出现),去年确实有一些人靠炒铜发了大财,今年还有,甚至更多。

3月底、4月初,我们不仅迎来了沙尘暴,还看到沪铜涨至5万元/吨,又净赚了1900万元。这钱来得容易,果然不比中彩票慢,9个月间赚了3800万元。其实好戏还在后头。5月12日,沪铜创下8.3万元/吨的最高纪录。身为“时空旅行者”,我们先知先觉地全部出货,1个月多点的时间内,又进账6200万元,累计赢利总额1亿元。充当了近一年的多头(即,看好铜价的人),此时摇身一变,改成空头(即,看衰铜价的人),卖出一份8万元/吨的沪铜合约,7%保证金(几天之后就被期交所上调到了9%),1亿元本金对应的合同金额为14亿元。到6月15日开盘,我们把这个卖方合约出掉。当时的市价跌回到5.5万元/吨,可净赚4亿多元。一年之间,从400万到4个亿,简直比时间机器更让人不敢相信。

金属期货包括贵金属(金、银)与有色金属(铝、铜、锌、锡等),其中就数铜最有代表性,可谓是“金不换”。一年多来,黄金期货价格的波动没有铜价大,而且内地目前还没有黄金期货交易。但金价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不小,毕竟它也赶上了30年不遇的大行情。5月中旬,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曾到达26年来的最高点,732美元/盎司,较2006年初上涨38%,较2005年初上涨了大约60%,较2001年上涨180%。但是,与铜一样,5月中旬以后,期货金价也一度暴跌。6月13日当天跌幅高达7.3%,一个月的累计跌幅超过20%。6月15日,全球期市、股市似乎消化了美元加息的利空影响,全面反弹,期铜、期金价格都有3%左右的涨幅。

如此暴涨暴跌,最适合于搞期货投机。当然,前提是你能看准方向,正确地预测到未来的价格走势,否则就会输个精光。倘若没有时间机器,方向很难看准,连专家们都会集体犯晕。故,当我拥有了400万元,可不敢全部拿来玩期货,连黄金也不会多买(首饰除外,个中原因众所周知,人们据以认为,未来金价的回调幅度会小于铜价)。眼下多数金属品种的期货价格仍在高位,已经对现货的供给、需求情况做出了过度的反应。支持它们继续走牛的人,主要讲述如下故事:预期未来美元贬值(理由是国际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对冲基金手中资金过剩(联手坐庄,强行推高价格),中、印等新兴市场国家未来进口需求持续增长等等。目前,这几个因素都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而且故事已经被重复多遍,市场有点厌倦了。

若非仰慕方展博(刘青云饰)的风采,我拥有时间机器之后都可以不玩期货,转而寻找更为高尚的赚钱办法,——全球独家出售仅此一份的研究报告,内容只有寥寥几个字,告诉人们:金属牛市目前处于中场休息阶段,下半场的演出即将开始;抑或已经吹响了终场哨声,大家赶紧回家洗洗睡吧。当然,此举颇有难度,各大投资机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不会轻信别人,甚至不相信自己。刚刚还强烈看空的人,可能立马转而强烈看多。有鉴于此,对于本轮金属牛市的未来,无法给出清晰、肯定的判断。面对着这场悬念很大的比赛,当个观众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中场终场金属投资沪铜牛市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