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樱桃小丸子们
作者:陈赛5月20日,中国新漫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拍卖会上,有人花两万多人民币买下了猪乐桃的一幅漫画原稿,这个“天价”让出道不久的她受宠若惊。不只猪乐桃,那天拍卖会大概让很多本土漫画家终身难忘,他们都不过20多岁年纪,却已经为画漫画吃了很多年苦,对自己的漫画能值多少钱一点底气都没有,他们甚至怀疑3000元的底价会不会有人举牌。
这场小规模拍卖会也许并不够资格作为中国本土漫画振兴的证据,但它确实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将一个画漫画的女孩推到大众面前。猪乐桃被买走的漫画原稿是她的新书《玛塔》的封面,深蓝大海,粉红小猪,红衣小女孩,清灵的柠檬茶,宁静的地中海风光……她本人也仿佛从漫画中走出,高而纤瘦,大眼睛,雪肌肤,略带羞涩,气质纯净。有网友看了她的照片,忍不住调侃道,“都长成这样了,还画什么漫画呀”。漂亮的女漫画家的确很容易赢得漫迷们的芳心,因为喜欢漫画的人大多耽于美色,整日将“美型”挂在嘴边。比猪乐桃成名更早的一位女漫画家客心,因为善画美女,就有漫迷千里迢迢赶来鉴定其真身是否够美型。不过,猪乐桃画笔下的人物并不是经典少女漫画中的那种“美型”——一双大眼睛占领半张脸,尖尖下巴能磕出一个洞,而是偏向樱桃小丸子的风格,造型拙稚可爱。“其实,我自己就是樱桃小丸子啦,我家里就有一个高贵的像女王一般的姐姐。”猪乐桃笑着告诉记者。
猪乐桃的师父是号称“中国新漫画第一人”的姚非拉,也不过30出头的年纪,却有惊人的眼光和能量。9年前,他被猪乐桃的纯净气质所吸引,破格收下第一个女弟子,当时猪乐桃的画画水平仅止于“拓过一本《乱马1/2》”。但是,按他说法,猪乐桃天生就应该是画漫画的。史努比之父舒尔兹曾说,漫画是那种要求你“还不错”的行业。你必须具有还不错的才智——如果特别有才,很可能去从事其他行业去了;你得画的还不错——如果画的太好,可能就去做画家了;你还必须有不错的文笔——如果文笔过好,可能就写书去了。猪乐桃就是一个“还不错”的漫画家。她不是冰雪聪明的女孩,不知道东南西北,记不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不会算两位数的四则运算,说完上半句常常忘记下半句要说什么。但她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趣味和细节有着惊人的感受力。她画漫画,最用心的是美食和大自然。《玛塔》的彩绘本里有一格画,细细密密描画了几十种不同花色的蛋塔和巧克力布丁,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她喜欢一切缓慢的东西,比如波桑诺娃(Bosanova),一种融合了南美洲风情的爵士乐,有很轻缓优雅的节奏,魔法般的韵味。她还喜欢看慢吞吞的欧洲电影,喜欢彼得·梅尔笔下普罗旺斯的夕阳与美食,偶尔下厨做个蛋塔或泡芙,一做就是三四个小时。她画画的状态很放松,别人勾线的时候,非得全神贯注才行,但她可以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随便在腿上摊开一张白纸,就开始画勾线。这种缓慢的节奏让她的画里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但又并不拖沓。
其实,她的画工并不精致,叙事也嫌生涩,但她对色彩有天生的敏感,能调出很单纯很温暖的颜色。她漫画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考,也没有高明的文字,只是一些小小的烦恼,小小的愿望,小小的茫然,却画出了人一生中最天真无邪,最纯真年代的回忆和想象。在姚非拉的眼里,这样的漫画就和《樱桃小丸子》一样,应该是适合成年人的,“很多成年人真的忘记自己小时候什么样子了。看猪乐桃的漫画,也许能回忆起来,童年的那种爱幻想,爱冒险的心情,大自然是那么的清澈透明,你和你的小猪亲密无间的关系,很温暖,自然,舒服”。
猪乐桃的纯净、寂地的孤独、阮筠庭的优雅、门小雷的前卫……最近几年,国内原创漫画呈现强烈的“阴盛阳衰”征兆,一批“兰心蕙质”的女漫画家的出现是多年来死水微澜的原创漫画圈最可喜的事。据了解,客心的《风筝传说》、《未成年》,寂地的《我的路》,销量都已经超过了同期大部分在国内出版发行的日本、欧美漫画书,猪乐桃的《玛塔》虽然刚刚推出,但销量预计也在2万册左右,这样乐观的数字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10年来,原创漫画就像一个环境恶劣的子宫,不知多少才华横溢的漫画家胎死腹中,能以“漫画家”为职业,画到今天而不至于饿死的,全国加起来也不过寥寥十几人而已。聂俊是国内最早成名的漫画怪才之一,他10年前开始画漫画的时候,国内连一本可以刊登原创漫画的杂志都没有,他说自己那一代人功利心太重,苦心孤诣要追求大师级的画技,将漫画看成是向世界发泄愤怒的出口,给自己背上许多不必要的包袱。不像现在的漫画家,没那么多的寻愁觅恨和故作深沉,轻了,浅了,回到世俗的人间,反而渐渐勾出漫画的原味。更重要的是,从2002年开始,本土漫画的创作环境因为一些商业机构的介入有了明显的改善,曾经捧红了本杰明、客心等一批本土漫画家的《漫友》杂志这次决定花大气力来包装猪乐桃,他们认定了猪乐桃将是未来的“摇钱树”。
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漫画专柜,猪乐桃的《玛塔》被高高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与它遥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个少女漫画家寂地的《我的路》。这个23岁的成都女孩与猪乐桃风格迥异,她漫画绘本里的主角永远是一个戴着礼帽丢失了眼睛的小人,总在迷惘而固执地寻找什么,透着强烈的孤独感。她喜欢用冷冷的蓝色和紫色,疏离,却自有其温暖的质地。她自小父母离异,两年前母亲又因车祸去世,对她来说,漫画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无论在外面的世界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至少内心还有一个美好完整的世界可以依靠。今年的情人节,她无意中看到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的一句话,“我想表现出来的东西很简单,我的观点就是,热爱一切生物,热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而且我已经把它放进了我的每一本书里”。手冢治虫是她顶礼膜拜的漫画家,那种对生命的浩瀚的爱正是她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在漫画中寻找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画漫画。哪怕有一天画的太累太穷,可能离开一会儿,但一定会尽快回来。我这一辈子永远是赚钱为了画画,而不是画画为了赚钱。”
还有客心,她是目前本土女漫画家中人气最高的一个,号称“少女漫画天后”,同样是题材大多以校园或灵异类为主,画风很日本,但故事却是中国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个80后的女孩说自己喜欢相声、喜欢《我爱我家》,而且一直在尝试将这些中国式的幽默融入她的漫画。她一直希望画一些古代鬼怪狐仙的故事,他们身上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可以挖掘。其实,发轫于90年代中期的本土新漫画原本就是在日本漫画的底子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启蒙大师是手冢治虫、鸟山明、藤子不二雄,安达充……他们关于漫画的技巧大多是通过临摹一本本《乱马》、《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得来的,与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无关,后者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创的漫画样式已经死亡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与传统断裂的新一代漫画的确非常努力地试图淡化日本漫画的底色,而铺陈上中国的色彩。■
中国一线本土女漫画家作品
胡蓉
第一代本土新漫画家的代表人物。由于从小接触中国传统的连环画技法,日本漫画的涌入又使她发现了传统小人书在叙事上的先天不足,因此一直致力于将日本漫画的镜头语言与连环画的技法的结合。1996年9月以一部《倩女幽魂》拿到东亚漫画高峰会“评委会特别奖”,但最近鲜有新作问世。
阮筠庭
1980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出版两部插画绘本《画夜》、《羽绘》,以清丽淡雅的画风著称,淡淡的水彩里有不可挡的明亮青春。她擅长画没有焦点的落寞的眼神,有一下子踩在人心上的力度,把女孩子非常细微的情绪放大数倍放在画里面。
门小雷
1984年生的天才少女,香港新锐漫画家,曾经是少年漫画组合“冬日社”的主力漫画家,有人形容她的画“黑暗中带点阳光,阳光中带点黑暗”,其前卫的画风曾在内地漫画圈引起震动。
游素兰
台湾少女漫画家的代表人物,以细腻清丽的画面、优美婉约的故事情节在日本漫画的大潮中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火王》、《倾国怨伶》、《星座刑事》等作品也曾经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但她的画带有十分浓郁的日本漫画风格,并没有开创出可以作为“台湾漫画”标志的自我风格。 漫画樱桃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