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假者王桂平:带走九条人命的乡村“冒险家”
作者:王恺(文 / 王恺)
( 5月15日在重庆,药监局在一仓库内查获了一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造假药 )
沙荣芳和王桂平
最初的追查对象是中国地矿公司泰兴化工总厂,5月10日晚20点,江苏泰兴药监局收到国家药监总局打来的电话,让他们取一些该厂生产的“丙二醇”样品,看是否合格。当地的女局长何维欢一时间不知就里,“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工厂啊”。工商局已经下班,唯一办法是上网搜寻,最后发现这家工厂在下面的曲霞镇的一个小村里。
众多的媒体已经描述过这个工厂的破败迹象,但当站在厂门口,还是会想不通“中国地矿公司”、“化工总厂”这样的标签是怎样和这个隐藏在乡村衰亡中的小厂挂上钩的——与其说这里是工厂,不如说是个绵延几亩地的作坊——目前也确实只是一个生产染料的作坊,厂的另一半已经承包给了一家服装厂。当天夜间,药监局的人们来到这里,立刻就明白,那些假冒的丙二醇不是这里能生产出来的。蒋鹏说:“工厂就只有几个做活性染料的大缸,连基本的生产机器也没有,我们立刻就开始转向查账。”正是在查账中发现了王桂平是事实上的销售者。
“我们厂是无辜的。”这是65岁的这个乡村小厂厂长沙荣芳在事件发生后最常说的一句话。
当年从乡领导位置上下来的沙荣芳,在当地也算一个传奇人物,他创办了这个有300多工人的工厂,许多村民都曾经在这里上过班,只不过那是20年前的辉煌。最早厂里做的是拆船等不用技术的活,后来转为生产染料。
这家生产染料的工厂引起上海一家地矿部所属企业的注意,在收购过程中,来现场调查的地矿部一位领导决定由地矿部直接收购,这也是这家工厂有个大名头的原因。村民说:“他们都看好了厂子的效益。”收购后,沙荣芳更成为四邻各乡的传奇人物。
好日子没几年,1992年开始,随着染料行业下滑,这个厂开始了自己的衰亡过程,工厂的员工一直在缩减,直到最后,只有沙厂长和于会计两名老员工。
( 泰兴化工总厂仓库 )
王桂平有个亲戚在曲霞镇上,知道沙荣芳的厂做不下去了,就介绍四处寻找机会的王桂平来到这里。当时,王桂平并没有很多销售经验,他只是在自己的村里——河失镇失前村陆续跑过一些化工产品销售而已,而更多的人提起他都还是记得他的裁缝身份。当时王桂平虽然搬家到城里,乡下老屋还在,“他有病,又不能下地出力,结果家里过得不好”。乡间的裁缝是个临时性的工作,主顾家来请就有活干,请到家里,每天20元,他身体确实不好,胃切除导致食管缩小,只能吃流质食品。这样的身体无法在乡间劳作,村民们对这个家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田里干活的妻子和总是生病的丈夫。
王桂平找到沙荣芳显然是有所准备的,虽然一直没做过专职化工销售,但是他准备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一系列药用辅料丙二醇、乙二醇、甘油等物资上,他去沙荣芳那里,第一句话是:“我想承包你的厂,生产一些原料,这些原料卖得比染料好。”
( 泰兴化工总厂生产的活性橙 )
沙荣芳还记得第一次看见王时的印象:“穿得破破烂烂,就是个老农民,在我的厂转了转,说我这设备不行,不能生产二甘醇和丙二醇。于是又说不承包了,改在我们厂当销售员,一边销售我们厂生产的活性染料,一边销售他自己进货的丙二醇等。不拿工资,只是用我们的财务走账。”
此时的沙荣芳对王的打算当然表示欢迎:“多个人帮我们销售没什么不好的。”很快,沙荣芳领教了王桂平的不同。“刚开始一个月,他就把产品倒到福建去了,他一直不肯说自己的路道,后来才知道,他主要靠网上销售。”“我后来看见他弄的网站了,网站上宣传的就是我们化工总厂,年产值多少,品种多少,我就有点紧张,觉得假话要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王桂平告诉沙,肯定要吹吹牛,要不别人才不会注意你呢。光泰兴就有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化工企业,更不用说整个苏北地区,“你不把自己说夸张点,谁会注意你?”
2005年7月,沙荣芳和王桂平终于闹翻,于会计记得,他们吵了一架,沙荣芳说,王来厂里这么久了,一点染料都没卖出去,而王的说法是,染料利润那么低,还不如用化工总厂的名头多卖点别的原料呢。两人吵了半天,最后,王被扫地出门。“但是,沙还是对他有所期待,把转账账号什么的没有完全收回来。”这也成为王日后作案的基础。
( 泰兴化工总厂生产车间 )
一个人的造假生涯
和沙荣芳吵翻后,王桂平常常提到一个“大哥”的故事,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化工销售“大哥”就擅长无中生有。最早时候,把泰兴一些大化工企业的废料拿到外地去卖钱,这些废料对于外地一些企业还有大量剩余价值。结果发了大财。王有一次和这大哥同桌吃饭,回来后兴奋地告诉了妻子罗来娣。
罗来娣还记得王桂平刚开始单干时那几天的神态,“他平时不怎么说话的,那几天话很多,说要把房子安在城里,让孩子读好学校,将来我们就是城里人了”。
“没看见有什么生意上门,总看见他出去跑。”罗来娣的服装厂同事林红英经常来她家玩,有时候就和罗来娣坐在门面房里聊天,虽然有电脑和传真机,但她觉得,这里一点不像在办公司,“还是像家里一样”。因为楼上就是他们一家3口住的地方,罗来娣做好了饭菜,总是拿下来吃的。王桂平有时候吃面,有时候喝粥,不和大家一起吃,那时候,林红英才知道他有胃病,“平时就看他脸色不好,蜡黄蜡黄的,这时候觉得他好可怜。他总是开玩笑,说自己活不长”。
她觉得王桂平实在不像老板,“穿的很破,出去跑的人没有穿那么破的。他又不爱说话,和我们看见的场面上的老板太不一样了”。
“他从来不谈什么生意,最多就是说说家常,说说孩子。”王桂平的另一个朋友说,他是泥瓦工,认识王没多久,本来想和王学着跑销售,但是王桂平没有一点要教他的意思,“最多说,以后做大了再请你来”。
王桂平从来不谈生意,显然有他自己的隐情。蒋鹏说,无法准确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用便宜的二甘醇来代替一些更贵的原料的,只知道王桂平卖假生涯越来越大,“我们检查了他所有的单据,进的货只有16种,但是卖出去的,包括他自己做广告的,有30多种,说明很多是冒充的”。
他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销售路径,在各个网站上大做广告,一个网站上写着他的“江苏美奇精细化工公司下设一个外贸公司,3家分公司,是国外7家产品的总代理机构”。蒋鹏说,“他的产品比起别人便宜一两千元,因为都是工业用原料嘛”。他把买回的工业用原料贴上他自己印刷的标签后,冒充地矿部泰兴化工总厂的产品销售——“大家光看名头,没人知道泰兴化工总厂是个什么样的工厂。”如果有人索取证件,他就把伪造的传过去,“他伪造了至少三种国家颁发的证,产品证书更是不计其数”。
网站上的内容当然也是假的,例如一个网站上,法人名字是用的他姐夫的名字,后面却打了一个括号,注明“女”。“大概那时候就想被发现了怎么逃避。”
因为还觉得利润不够,王桂平开始了新的造假,用低价原料冒充高价原料,特别是表面相似的原料——例如二甘醇和丙二醇。蒋鹏说:“他说不那样就赚不到钱,其实还是做顺了,贪心有了发展的可能。”
按照王自己的交代,在用二甘醇代替丙二醇之前,王桂平做了实验,“他一个初中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实验,就是把二甘醇喝了几口,看看有没有毒而已”。
后来,他又拿出了中国化工大辞典,晚上等老婆孩子睡觉后,躲在楼下做实验。专门买了一台仪器,研究二者的沸点和比重,“觉得差不多,就决定用二甘醇代替了——那样一来,每吨可以赚的差价是八九千元”。
“冒险家”的逃亡与遗书
当地最流行的赌博方法是“扎金花”,一种类似于香港赌博电影中的牌戏,王桂平的一个赌友这样回忆王的赌场表现:“这种牌,只有稳当的人才能赌赢,而王是个很冲动的人,每次打牌,他都不加考虑就要跟,一输就是几千块。他的赌性特别大。”
除了这帮赌友,王桂平交往的人非常有限。林红英经常来王家吃饭,“算下来,他家常来往的人就是我们一家,还有他姐夫一家”。姐夫蒋国华在城里当木工,林的丈夫也是泥瓦工,算起来,王桂平还是这其中的“成功人士”,买了车,虽然是贷款,但是至少,他最有发家的可能,“常常听见他和老婆说,再过一年,我们就买房”。
“他和我也没什么可说的,都是闲话。”蒋国华还记得,除了那个大哥“无中生有”的故事,王桂平还爱讲一个当地化工奇人的故事,此人据说是靠往产品里兑水起家的,发财后,没回家乡,而是把家里的亲戚都带到大城市了。
按照搜查出来的王桂平的账本,两年时间内,他的销售总额已经到了近90万元,所以他的收入并不算低——但这样的收入却没有给他家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一部分被他赌掉了,另一部分被他存起来了”。
前失村的家还是那么破败,嫂子说,“当时离开的时候,说是做两年赚钱了,就把家里翻修成楼房的”。可是这个想法没有实现,在嫂子印象中,这个弟弟很老实,回家过年过节会带一些香烟和酒,“都是自己家里人用的,所以不贵,他说别看自己买了车,可是欠了银行很多钱。我们也都明白他的苦处”。
蒋鹏说:“除了那些假执照、假合格证外,他还伪造了假身份证和驾驶证,而且是很早以前就伪造好的。”他一直就在准备逃亡。以至于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内他就顺利离开了泰兴。“10日播的电视新闻,他当晚就做好逃跑准备了。银行发现了他当晚的取钱记录。”
5月11日,清查化工总厂的药监局管理人员发现了王桂平走账的事实,明白了那些假丙二醇就是他倒买倒卖的,喊沙荣芳打电话给他,问他在哪里?沙打电话问他,说自己状况不好,能不能到他那里帮他跑销售,王桂平说,我在湖北呢,销往东北的货出事了,我早就不做这生意了。于是药监局的人知道王要逃跑了。
喊另外几个熟人打电话给他,他一会儿说自己在无锡,一会儿说在安徽,就是没有准信,只能借助公安系统的侦察方案,最后用定位系统查到了他,他已经开车到了泰州市的高速公路路口,再差一点时间,就能够逃走了。随身带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钱,所有账本,所有伪造证件。“身份证都有几个。”
不知道是因为身体不好,还是准备一去不回,这个一直生活在惶恐中的人还写好了遗书,“我贷款的40万元无法还清了,只能用生命来补偿亲戚们的情谊了”。因为贷款担保人是姐夫蒋国华。■
(部分人物采用化名) 人命造假者冒险家桂平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