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当事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郭娜 刘清龙)
(
陈晓丽 )
陈晓丽带着韩国牌子的彩色隐形眼镜,一边深紫一边浅紫。她瘦瘦小小的,装在棕灰色的囚服里。左边缺了一颗门牙,出事前骑车路过清河一个小学,为了躲放学的人群磕在了井盖上。她一年半没见过在日本的妈妈了,少管所不能收航空信,妈妈每月两封信都是先E-mail给北京的大舅,再打印寄过来,路上要晚10多天。4月20日探视日刚过,舅舅照例来过,还给她的金穗卡里存了300多元。4月16日少年教养所的报告会后,陈晓丽每天都有一个采访。她特别想看《瑞丽》,“想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样的衣服和头型”。这几天,她除了带着大家把阅览室里的几百本图书分成六大类,还在看村上春树的《在新面包店》,喜欢那些人物“不隐瞒,不怕嘲笑”。主管王警官说:“她心情好的时候是乖乖女,但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情绪失控,会哭,老觉得自己特委屈。”她最好的朋友王嘉说:“她挺要强,每周给我们的《启迪报》投一篇稿,还会做沙画、布画、羽毛画。”陈晓丽自己说:“我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当初没劝阻他们。他们挺听我的。”
网吧里的失控青春
陈晓丽在网吧里昼伏夜出的日子开始在初二下学期。每晚19点,她穿着小吊带,趿着凉托,跟弟兄们开着摩托在学院路上找个网吧。他们一般占两个机位,一拨上网,一拨去五道口逛韩国店,一拨去学校门口“找钱”。
陈晓丽家住的展春园离蓝极速网吧不到1公里路,这是学院路八大高校的腹地,从成府路清华排起,语言大学、农大、钢院、矿院、石油、地质、北航,各校分别有自己的附中和附小,到了放学时间,校园门口经常站着三五成群的街头少年,黄头发肥裤子,过筛似地盯着回家的学生。陈晓丽也在其中。他们通常5~6个人一起围住一个不会告状的同学,一个人上去要钱,一晚上凑个四五千元。陈晓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每个附中都有这样的小团伙,陈晓丽在其中混得不错,她在社会上认识人多,在学校里可以呼风唤雨,考试只要一咳嗽,就有人主动扔纸飞机过来。
从地质附小读到地质附中,跟着姥姥长大的陈晓丽原本是班里不出前5名的好学生。5年级姥姥癌症过世后,她搬回家,从爸妈不断的争吵中知道爸爸在吸毒。
( 2002年6月15日,“蓝极速”网吧火灾现场 )
初二下学期,陈晓丽的爸爸吸毒过量进了急救中心,一个知情的女生在背后议论,陈晓丽就找了4个朋友把女孩推倒在地,把玻璃碴子和石子装进她的衣服,让她在地上爬。“这样脸上没伤。”老师要请家长,陈晓丽逃脱了两天,第三天班主任把她拦在门口说:“家长不来不许进教室。”陈晓丽就晃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花100块钱雇了一个阿姨冒充妈妈。“我不想让我妈知道我为什么打架。”但事情终究没瞒过,班主任到底找到了在家做晚饭的陈晓丽她妈。那是妈妈罚她最重的一次,陈晓丽一直跪在地毯上,妈妈哭着说:“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
此后,陈晓丽开始远离校园,一整天地逃课。她说泡网吧的日子黑白颠倒,什么烦事都忘了。她总是先打开OICQ,看看有没有班里同学的留言;人多时候大家一起打CS,她爱当警察,她解释说:“人都有正义感。”晚上她玩《魔力宝贝》,养《哈利·波特》里才能见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龙、狗和蜜蜂;跟老师吵了架就给妖怪起上老师的名字,再把它打败,“特高兴”。半夜里,她去163、263的聊天室,里面还有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讲故事,有爱情、有科幻、有鬼故事。陈晓丽最爱上旅游网站,她看过天葬全过程的图片,西藏的神秘让她着迷。陈晓丽说:“网络是我寻找欣慰的一个地方。最烦看见一家3口其乐融融。”
破碎的家
陈晓丽的爸爸是建筑工程监理,1991年,陈晓丽6岁,古筝考过了一级,爸爸搬了一台苹果电脑回家做奖励。那时家里有皇冠车,虽然父母工作忙,陈晓丽住姥姥家,但每周末一家3口都去游乐园然后吃西餐。
爸爸在陈晓丽心目中“特别伟大”、“什么都会”,她用了“饱读诗书”4个字。爸爸知道陈晓丽喜欢金字塔,买了十几本和埃及有关的书留给她以后旅行时带。相反,妈妈只关心柴米油盐,母女交流不多,妈妈常说:“我也不懂,问你爸去。”陈晓丽甚至至今不确定母亲的职业,只根据书架里看到很多妈妈的“管理类”书推断,妈妈学的是管理。
陈晓丽说爸爸的毒瘾对她打击很大。90年代初他去泰国和越南旅游,导游知道他搞工程、交际广,递上来的烟里掺了海洛因,陈晓丽的爸爸就这样上了不归路,10年里主动去戒毒所十五六次,强制戒毒2次,始终无济于事。这还并非这个家庭灾难的全部。
2001年,陈晓丽的姥爷再婚后的妻子要给自己的儿子买房结婚。老太太放在家里的3万块钱不翼而飞,陈晓丽的爸爸是那天唯一去过的人。事后,理论过程中发生争执,陈晓丽的后姥姥死在家中,“屋里到处是血”,爸爸回来后什么都没说。案发后,陈晓丽的姥爷被警方认定为第一嫌疑人,在看守所拘了24小时后,说出了女婿被怀疑偷钱的纠葛。警方于是带走了陈晓丽的爸爸。
2001年底,一审判决死刑后,妈妈不让陈晓丽去见最后一面。理由是:“未满18岁不能探视。”陈晓丽认为妈妈太自私了,“她有心脏病,自己不能去,还不让我去”。她不相信妈妈是为了保护她。母女二人从这时起决裂,陈晓丽开始不再和妈妈同住姥爷家,她觉得那里是凶宅,自己搬回了展春园的家。
“弟弟”和玩伴
“蓝极速”网吧纵火的男孩只是陈晓丽一大票混在一起的朋友中的两个。当时宋春14岁,留着莫西干头,张帆13岁,1.78米,一头黄板寸,后脑勺剃出自己的开头字母“Z”。
宋春家也住在展春园,与陈晓丽家前后只隔一幢楼。两个人成朋友是因为一场没打起来的架。陈晓丽知道宋春是空院附中的,总在自己学校门口劫钱,就找了几个朋友打算教训他。没想到宋春对自己很客气,不但买东西还请吃饭,还帮他们结了网吧的账。
和陈晓丽一样,宋春的父亲也沾上了海洛因。父母在宋春生下来不久离婚,他十几年没见过生母。2002年初,宋春父亲因复吸被判劳教一年半。宋春再没上过学。他离家出走,和张帆住在一起。
同样有着不幸的家庭经历,张帆幼年时父母离异,父亲曾因故意伤人被判入狱,他被判给了母亲。但张帆像陈晓丽一样自己住,3个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在一起还觉得同病相怜。
陈晓丽这时有一个和表哥一起开摩托车行的男朋友,比她大一岁,会给她买Nokia8855。那时候四环刚修好还没通车,他带上陈晓丽偷偷开上去,飙到220。他疯迷摩托,陈晓丽和车同时摔了先问车。两个人初二刚开始好时从早黏到晚,那时候他们爱去香山的金山陵园看夜景,四周一片宁静,天上有星星,公路像龙似的。陈晓丽说那是习惯成自然的爱,因为对她好就爱了。男朋友也不喜欢她跟宋春和张帆在一起,因为怕她变心。可是男朋友白天要在车行赚钱,“没时间管我”。
“蓝极速”事件的起因是6月14日前的一次劫钱。宋春和张帆在蓝极速看中了一个石油大学附中的男孩,出了名的有钱。两个人把男孩叫到楼下只从兜里翻出100块。陈晓丽说:“我同案特聪明,看他老夹着书包。”3个人抢书包过程中扭打起来,男孩鼻子流血,身上也留下了鞋印。情况被“蓝极速”的服务员看到,6月14日,二人进蓝极速时被拒,理由是“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两个恼羞成怒的孩子在陈晓丽家商量要出这口气。陈晓丽记不清是谁看见了桌上的Zippo油。其中一个说:“这东西从飞机上掉下来都不会灭。”“可你肯定舍不得借给我们去烧网吧。那我们就自己买汽油去。”陈晓丽开摩托知道加油站一般不零卖,就说:“那你们要编个好理由。”陈晓丽不觉得他们是当真的,只知道大家是朋友,要讲义气,互相帮助。
2002年6月15日晚19点,3个人照常从陈晓丽家出门去网吧。两个男孩顺手拎走了桌上还没喝完的大瓶雪碧,就是这一瓶汽油点燃了“蓝极速”。半个多月前,5月23日,陈晓丽收到了法院的“死刑执行通知书”,上面用铅字通知,父亲走了,请家人去领骨灰。陈晓丽说,自己用了一天时间思考,要不要告诉母亲?她原想母亲不让她见父亲最后一面,她也不让母亲去。后来还是听了男朋友劝,“因为自己未成年,很多手续办不了”。5月27日,母女俩约好在八宝山见面,陈晓丽和男朋友买了19朵百合花,因为父亲生日是1月9日。这是案发前母女俩最后一次见面。再见时是8月16日,陈晓丽一审开庭。■
(本文中未成年人的名字均为化名) 当事人纵火案蓝极速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