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爸爸硬爸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布丁)
英国《经济学家》发明了个新词,叫“软父权主义”,他们说,那些自由主义者梦想的国度不存在,你抽烟,国家要管你,你肥胖,国家要管你,你酗酒,国家也要管你。这其实就和一个家庭似的,你只要不那么健康,家长就要过问。我们从小就知道,祖国是妈妈,你要是又抽烟又喝酒又肥胖,那你妈妈肯定要劝你两句,并且想办法让你过上健康的生活。我不仅理解什么叫“软父权主义”,我还理解什么叫“硬父权主义”,那就是家里有个强硬的爸爸,什么出格的事儿都不让你干,他是什么思想就灌输给你什么思想,什么叫荣什么叫耻,也得由他说了算。我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个老混蛋,搞的就是“硬父权主义”。他儿子要是出了问题,总得回来向他道歉才算完。
现在,一个浪荡在外面的游子总算回来了,他向全国球迷道歉,大家就都像当了爸爸一样高兴,但也有不甘心的人,想让爸爸再打儿子两顿。而享有父亲般权威的体育官员们也连忙声明,一码归一码,王治郅的情况与田亮、彭帅不一样。那两位想重回国家队,还要反省自己的错误。
田亮的错误我其实替他反省过好多次,他是国家培养的不假,但他长得那么漂亮,才可能有广告拍,才有进入娱乐圈的想法,难道他那张脸也是体育总局的资产。不过,这也说不准。有个外国坏记者,叫布鲁克·拉尔默(Brook Larmer),写了本书叫《运作姚明》(Operation Yao Ming),他居然在书里说,姚明的父母都曾是篮球明星,进入体育系统纯属被迫,违背了本人的意愿;他们被哄骗结婚,以期制造一个“遗传学的奇迹”。要照这么说,怪不得姚明要给上海交那么多钱,原来他就是被当成奇迹造就的。不过,外国记者都坏,他们或许根本就是造谣,有报纸介绍这是本“什么都谈”的作品,比如与政府对着干的个人自由急剧膨胀。也就是说家里有些孩子不那么听话。
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两句俗话,第一句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第二句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前不久,我们那位女子国际象棋高手要去和她的卡塔尔丈夫团聚,浙江体育局一位领导很有慈父风范地说,我们要考虑诸宸的实际困难,这也是体现“执政以人为本”的思路。其实有好多人才跑到外面不回来,也没造成这么大的动静。但运动员不一样,他们担负着为咱祖国父母争面子的任务呢。最好的运动员是邓亚萍那样的,为咱们拿了那么多的金牌,然后再到法国生个儿子,在那里给儿子摆个满月酒。一般来说,爷爷就管不着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