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事催人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九先生)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半年不见,竟然苍老许多,一问之下,原来是为房事所扰。一年以前,他看中一套每平方米7000多元的房子,觉得太贵没敢买,想再等等看,结果后来再去问,楼盘已经售罄,新开盘的二期卖到了每平方米1万元。现在,他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买?太贵了,不买?万一涨到两万元呢。
这感觉真像买股票,上涨了不敢追,踏空了又后悔。应该把楼市的价格变化画成股市里的K线图,配合成交量,然后用诸如波浪理论之类的技术手段来分析走势,既然是投资或者投机,应该有点专业精神。
这位苍老的朋友在一家外企上班,工资待遇都还不错,每天西装革履人模狗样地穿行在熙攘的北京城。但是每次经过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想到一栋栋即将爬出来的高楼,就备感前途灰暗,觉得自己脱下西装,其实和工地上的民工无异。如果这种时候,刚好在电线杆上看到高薪急聘男女公关的广告,冲动就油然而生,恨不能马上找间健身房去做做应聘准备。可惜他已经被房子折磨得足够苍老,只能悻悻作罢。
还好我在北京的房价勃起之前弄了一套,避免了被开发商们强奸,虽然只是三环边上的某乡某村,总算不至于沦落到卖身买房,这几年看到小区周围的万元楼盘一栋栋冒出来,慢慢繁荣了我居住的乡村,感激之余还是忍不住惊出一身冷汗。眼见他起高楼,就会想起现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如果房地产崩盘,哪些人会去跳楼?开发商会不会跳?银行家会不会跳?炒房的人会不会跳?反正轮不到我。
几年前在厦门念书的时候,学校边上有好多临海小楼,大概每平方米3000多元吧,据说当时曾有某歌星卖身买房,被某富豪公子包养于此,很是人杰地灵,只可惜那时太穷,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房子也买不起,做不成某歌星的邻居。后来含恨到了北京,规划了自己的宏伟人生,在北京这个不宜居住的城市忍受20年,然后去厦门买栋无敌海景楼养老,每天泡一泡功夫茶,顺便上网看看北京的房价到了500还是300元,每天又有多少人跳了楼,然后画出一张K线图,研究一下最适合跳楼的价位,能在晚年从事这样一项研究工作,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可惜现在厦门的房价已经翻番了,以此计算,还得在北京多呆上10年才能实现人生的宏伟目标,不知不觉中,大家都被房事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