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塔那摩之路》,Fuckumentary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崔峤)

​《关塔那摩之路》,Fuckumentary0( 电影《关塔那摩之路》剧照 )

<p "="">英国导演Michael Winterbottom的新作《关塔那摩之路》,在柏林电影节上首映时,媒体和观众好评如潮,几乎没有任何负面评论,这在苛刻的欧洲简直是稀奇,评论最为赞叹的一点是它完全跨越了“类型片”的各种定义,和李安完全有一拼:“类型片的区分对于《关塔那摩之路》这样的电影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一部可以做成纪录片的故事片经常被讽刺为Mockumentary,但是这部电影的伟大几乎可以被叫做Fuckumentary!任何奖项都配得上这部电影,它跨越了所谓类型片的任何束缚。”2003年他的金熊奖作品《尘世间》也曾采用过半纪实半虚构的形式拍摄一个阿富汗小难民偷渡来到欧洲的故事,被盛赞为“英国天才”的45岁导演之后拍过几部非常试验性的作品,其中竟有不打折扣接近A片的新型摇滚电影《九歌》。这一次的作品更加强大有力,太多人认为没有拿到金熊奖就是因为2003年Winterbottom刚拿过金熊的缘故。

《关塔那摩之路》被称为“最政治性的柏林电影节上最政治的政治电影”,但导演特意强调:“我们不想拍摄一个政治性的电影,它并不讨论政治,也不想攻击任何人,只是简单地复述了他们的故事。”“剧情”简言之就是,一个悬疑的探险故事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前往地狱的噩梦。影片的真实题材曾经震惊欧洲,2001年9月,几个20岁左右的英国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成婚。在卡拉奇的清真寺里阿訇号召人们要帮助在战争威胁中的阿富汗人民,四个“狭隘幼稚”的青年人觉得:“车票便宜,去趟阿富汗可以探险,也可以帮帮忙”,历经艰辛到达坎大哈时候正好是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恐怖主义战争”的第一夜,四个人从死伤遍地的战场逃生到喀布尔,全部患痢疾重病甚至生命危险,终于能够返回巴基斯坦的路上却误打误撞在战区里越陷越深。几个星期的美军关押之后,作为“肯定认识本·拉登”的恐怖分子重要嫌疑犯被运到古巴附近的关塔那摩战犯监狱,经过了各国秘密警察和军队的反复审讯和两年非法关押虐待之后才被送回英国。

导演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而且可以成立的切入点与角度来拍:“他们的叙述”,对这三位穆斯林青年的纪录片访谈片断是影片的主线,然后按时间顺序把所有发生的事情一一陈列,没有渲染,没有分析,中间还穿插了众多的英国电视台新闻片断、爆满监狱的档案资料等等,导演带领观众在纪实和虚构中来回穿梭,太多太多的细节因为真实而丰富。

某种程度上,这故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类型:普通人突然被扔到一个不普通的环境,他们诉说自己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政治主张和观点要表达,他们也不想掺和到政治里。三个青年经过这两年的恐怖遭遇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转变,方向却完全不同:之前觉得生活很无聊的青年现在反倒相信生活中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曾经很乐观的那人现在却完全悲观厌世,另一个非常“英国化”的孩子现在对伊斯兰信仰异常虔诚,满脸络腮胡。他们回到英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正式通过法律起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115页的起诉书里详细记录他们受到的种种虐行和非人道体罚:被步枪击打、经常被暴打得受伤惊吓、手铐脚镣地露天睡觉、长时间保持非常痛苦的体态姿势、经常被迫裸体折磨搜查、不许祷告、严禁互相说话、用各种极端手段诱供。国际红十字的代表也支持他们的控诉:“如果控诉属实,这等同于战争罪犯。”

电影在柏林公映的第三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召开发布会敦促关塔那摩监狱的人道问题。也许是巧合,也许和这部电影在柏林的声势有关。从来都是被大多数娱乐的“电影”,什么时候能真正有力量推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呢?尤其是肮脏的角落?电影对于政治、对于这个越来越强权决定一切的国际社会来说到底有多少用呢?记者的提问都如同影片一样尖锐。■

​《关塔那摩之路》,Fuckumentary2

上一篇: ​津津有味
下一篇: 看上去美不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