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三差五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石头)
图◎谢峰
张良闲游来到桥上,遇见个老头再三调戏。张良本着好男不跟老头斗的精神,三次纳履。老头感动了,说:“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到“五日平明”,张良就去了,一连去了三次,老头终于送给他一本武功秘笈,从此张良就飞黄腾达,刘邦就一统天下了。
幸亏老头碰见的是张良,要换了是我,中国历史就得重写。“后五日平明”,到底几天叫“后五日”?每五天,每隔五天,五天后,五天之内,今天之后的五天……每次听见这种话,我都听见自己脑子里劈里啪啦,崩溃无数脑细胞。
从礼拜一到礼拜七,明明是七天,可是7-1=6,它怎么多出一天?或曰你算得不对,就不能这么减。谁说的,某甲在礼拜一讲:三天后见面。从礼拜一到礼拜二,一天;礼拜三,两天;礼拜四,三天。可见“三天后”是礼拜四。4-1=3,一点都不差。貌似礼拜一到礼拜四就是三天,可是礼拜一到礼拜七它就是七天,这还有王法吗……
人家写合同的人不这么说话,人家说“合同生效起30个日历日内……”日历日!多高级,眼前马上出现一个精致的小日历,一天一天地数,清清楚楚的。问题是一个月好数,要是日子多了呢?
从今天起距离高考还有215天。高三时,天天看着这个板书忧心忡忡,不为别的,我就纳闷它到底怎么算出来这么准的,一旦到了高考那天没归零怎么办?等啊等,结果到高考前三天,老师宣布剩下几天放假,结局没人看到。总之是件极端高深的事情。就比如说上面讲的“高考前三天”,到底是说7月5日?4日?还是7月3日?从不同的角度都能解释得通,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后来我把这些苦恼讲给一个有学问的人听,人家听了以后说:所以我劝了你很多次,做人一定要学物数,不然就是不学无术。只要你学习了初等代数和平面几何,就会发现,1号是一个点,2号也是一个点,1号和2号之间是一段线。作为单向不可循环的时间轴,在n个点之间,它必然只有n-1个线段。你刚才算日子的时候,忽而算点,忽而算线,忽而连点带线一起算,它能不乱吗?
我觉得多一半的脑汁都绞糊涂了。沉思了一会儿不耻下问:那,就没有什么办法让点和线一样多?
有学问的人说:除非是圆,因为在圆上,每个点都既是开始,又是结束。
我的神啊,让我从此过上圆滚滚滴溜溜的日子吧。■ 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