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晓鹏,“黑马王子”的完美跳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程义峰 刘玲)
比赛结束当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办了一个小型庆功会。团部官员栾东告诉记者,本来代表团从国内带去一些茅台和金六福,一直怕没有机会喝完,“但韩晓鹏夺冠后,大家总算可以痛饮一次了,一共喝了5瓶茅台”。当时被称为“雪上刘翔”的韩晓鹏并未出席,他正忙着应付众媒体的轮番轰炸。当记者称赞他已成为很多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时,自称没有女朋友、皮肤黝黑的韩晓鹏调皮地纠正:“我不是白马王子,是黑马王子。”
高学东介绍说,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历史上,从没有一位预赛第一的选手夺得过金牌,“最后一跳白俄罗斯选手达申斯基跳的是4.425难度的bdFFF,这个动作小韩也能跳,原来也安排要跳这个动作,但预赛中发现跳这个动作的选手得分都不高”。管理中心的几位官员与外教达斯汀商量后决定,将动作改为难度4.175的bLdFF,改动的基础是,在平常训练中韩晓鹏的落地正常率达到80%,关键时刻还是要求稳。事实证明,这是韩晓鹏得以夺冠的重要原因之一。
夺冠的第二个原因,教练辛迪在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雪上项目,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都灵的目标并不高,特别是几个男子比赛项目,几乎都以进决赛为目标,队员们的心态普遍平和。“像韩晓鹏的这个项目,我们赛前制订的目标是争取打入前6名,有可能的话就冲一下奖牌,至于金牌,我之前想都没有想过。”高学东回忆,他在赛前曾告诫韩晓鹏:“你在预赛中第一,那只是个假冠军,不要栽在这个虚假的荣誉上了。”晓鹏笑嘻嘻地回答:“放心,能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决赛,已经创造了历史,我不会有任何思想包袱。”
中国代表团团部官员以及教练组评价韩晓鹏,都用“聪明”二字概括,并将这种素质总结为韩夺冠的最重要原因。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说:“他平常训练的时候就特别动脑筋,很注意保护自己,他是同一批队员里受伤最少的,这让他能够保持训练质量。”聪明的另一个表现是,“他几乎是天生的竞赛型选手,好几次比赛前夜,我在他脸上都看不到丝毫紧张,总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夺冠前,中国女队遭遇惨败,韩晓鹏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后,主动向教练组建议更换动作,因为“第二跳是关键,一定要保证成功率”。而赛后韩晓鹏也向记者承认,“说不想拿金牌,那是假的,特别是女队失利后,心里特别想把这块金牌争回来”。
最后一跳后的韩晓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曾非常紧张。韩向记者介绍说:“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潮澎湃,因为我知道自己跳得非常好,但后面还有一个来自白俄罗斯的达申斯基没有跳,他是最有希望夺取冠军的选手,也是我几年来最大的对手。”韩随后看到的达申斯基,“起跳有力,空中翻腾动作令人目眩,但我看到他落地时屁股接触到了雪面,我知道冠军是我的了。”
来自加拿大的外籍教练达斯汀说,虽然韩晓鹏此前在世界杯比赛中从未有过夺冠经历,其世界杯排名也仅仅列在第7位。“但从韩的个人成绩来看,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势头,特别是他在冬奥会前曾赢得过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捷克站的亚军。而且韩是个很有天赋的选手,训练和比赛都很专心,是我执教过的最好的选手之一。他拿到这枚金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任洪国认为,韩晓鹏在此前一系列比赛中所展现的稳重和自信,已有冠军之相。
高学东承认“土洋结合”的教练班子是制胜的又一个因素。“洋教练的到来,为项目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国本土教练有很高的水平,也很出色,但中国的滑雪运动需要国际化。外籍教练达斯汀来自加拿大,该国是自由式滑雪开展最早的国家,达斯汀把这项运动的最新理念带入中国,运动员在对项目的认识和心态上都有很大变化。”任洪国说,这位30多岁的外籍教练到中国执教一年半,和队员之间的沟通非常愉快,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很快,“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引进外籍教练的力度”。■
“黑马王子”成长史
22岁的韩晓鹏夺冠后,沈阳体育学院副院长马义同样泪眼汪汪,他欣慰地对记者说:“沈阳体院为这个成绩奋斗了17年。”马义印象中的韩晓鹏,“外向、聪明、快人快语,素质全面,特别是力量和爆发力很足,我早预感他会有所作为。”而该院体校校长徐威认为,韩晓鹏知道该怎么练,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常他训练非常刻苦。
徐威提到,国外的滑雪场产业很发达,一般可控温在0摄氏度左右,而我国的类似运动场属干冷型,一般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队员们训练的时间不长,连袖口都被冻硬,摔了多少次,流了多少血和汗,“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作为一名重点培养的、非常执著和倔强的运动员,韩晓鹏的苦更不为外人所知。另外,高学东说,目前国内体育界“重冰轻雪”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这直接导致投入与关注度不足。沈阳体院曾想建一个夏季训练台,但苦于没有资金,最后靠东拼西凑和教师捐款,项目才得以开工。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夏季训练设施,韩晓鹏等人一练就是7年。
徐威介绍说,韩晓鹏出生于江苏沛县,他从6岁起就被父亲送到队里开始练习技巧。根据韩晓鹏的说法,“我父亲希望我能增强体质,多吃两碗饭。可惜我练技巧属于最差的那种,不过那时我的身体素质已经非常出众了”。1995年,为了充实空中技巧,沈阳体育学院教授戈炳珠到江苏挑选运动员。当时自由式滑雪大部分选手都是从技巧队里挑选的,而南方人的身体条件非常适合练技巧,因此当戈炳珠见到韩晓鹏的时候当即决定录取。
“我父亲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我自己也想去,所以就来到了沈阳。”韩晓鹏表示。练自由式滑雪要练游泳、轮滑和滑雪,当时韩只有12岁,连游泳都还没学会,更别说滑雪了。
“当我和父亲第一次看到跳台的时候,我父亲有点担心地对我说,不行就回家算了。不过我说,不管怎么样,来了就要试一试。”这一试就试出了成果。韩晓鹏凭借出众的身体素质,很快就找到了空中技巧的窍门。他的成绩提高得非常快,在1998年全国冠军赛得到了第一枚金牌。从2000年开始,韩晓鹏开始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
在2001年12月盐湖城冬奥会前夕,韩晓鹏遭受了运动生涯中最重的一次受伤。当时他在二龙山雪场训练中不慎摔倒,结果右膝十字韧带断裂,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韩晓鹏说,那是他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当时甚至想过从此不干了。
冬奥会已经迫在眉睫,韩晓鹏不得不带伤站到了冬奥会的跳台上。他说:“当时我特别紧张,吓得腿都软了,但同时也觉得幸运,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啊。”带伤上场的韩晓鹏最后只得到了第24名,但这仍然给了他巨大的鼓励,他说,“带伤还能跳成这样,当时我就想到下届冬奥会有戏,争取拿个奖牌啥的”。
到目前为止,韩晓鹏参加过5站世界杯,拿过3次银牌和2次铜牌,他说:“我从来没有拿过金牌,没想到第一块国际比赛金牌就来自奥运会,还真没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