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春晚节目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姜昆、石富宽等八个人的群口相声终于从春晚节目单里拿下了,正住院的姜昆还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一下八个腕都失魂落魄。梁左说过,参加春晚的大腕们难啊!难就难在他们明明不想扬名立“腕”,不过求一个不“伤腕”,却要忍受这等煎熬。

从三个月前就开始不踏实,每个星期都要去节目组报到,早早毙掉吧,面子上过不去;拖到最后一刻再毙吧,之前的功夫全耽误了,还错过了各地方台的走穴邀请,荷包里大失血;有幸撑到最后一刻呢,不能回家过团圆年,节目不好还得忍受全国各地雪片般的来信批评。按说赵本山是唯一不愁的,因为他没悬念。即使他自己想歇一年,晚会导演不答应,中央领导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可是联排前央视的记者采访他,他还是一脸哭相,面色青不青、红不红的。

春晚导演更可怜,歌舞类不敢上李宇春,语言类全是“保腕”的老油条,他们的宗旨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就比如群口相声这个节目,自打《五官争功》后,就形成了惯例。歌曲可以大联唱,语言类一次只能上两三个,好不容易发明了音乐短剧这个可以塞进很多人的项目,偏偏我们的演员不习惯真唱,难以适应现场直播的要求。群口相声就不然,既可以解决二线演员的再就业,中间又得有一两个一线大腕领衔,皆大欢喜。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忍着一堆人的喧腾,不是《狗年谈狗》,就是《群丑拜年》,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反正是一腔废话。

那天我看到央视的“新视听”搞了一个“戏说红楼梦”,蔡明饰林黛玉,潘长江演贾宝玉。这是一个多好的春晚方案啊!首先,《红楼梦》角色众多,面子、条子都要考虑的演员无论再多也放得下,就算放不下男演员,把《水浒》搅一块儿也足够了,而且语言、歌舞全能烩进去。演员节目单可以如下:林黛玉还可以是蔡明,贾宝玉换成范伟,宋丹丹饰薛宝钗,赵本山演贾母,可以发挥他反串老太太的专长。由于观众意见大,久未出镜的赵忠祥、倪萍已经构成了距离,也形成了美,他俩分饰贾政、王夫人。我们的二线笑星,也不用缩在一人一句话的节目里,从贾赦到贾芸,总有各年龄段的男性角色适合他们。薛蟠可以由潘长江来演,他从气质到身材,都比较符合。郭达由于熟悉农村老大爷的扮相,焦大一角非他莫属。

贾府群艳呢?由于春晚笑星大多年龄大、资格老,扮清纯有点力不从心,可以从影视圈和音乐圈选择,四小花旦悉数上场。赵薇是元春,徐静蕾是迎春,章子怡适合探春,周迅个子最小,演惜春。蒋勤勤有小寡妇气质,可以演李纨。多年以前,刘晓庆就诠释过凤姐这个角色,虽然不甚成功,她现在的年纪倒是最适宜邢夫人,但因为她从人生阅历到思想境界都非常符合凤姐从富贵到落魄的情绪,还可以破格使用她。傻大姐这样的特型演员,非韩红莫属。

至于节目,开场曲是大合唱《同一首歌》,第一个节目是赵本山分饰两角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相信同时反串两个老太太对他根本是小菜一碟。他旗下的二人转和本山艺术学校的演员可以扮演家丁、丫环什么的,起码混个脸熟。光逛公园太枯燥了,贾母先让京剧名角耿其昌、童祥苓唱《甘洒热血写春秋》,刘姥姥乡下人,听不懂呀!没关系,还有辽足俱乐部的球员表演的蹴鞠。傻大姐的《青藏高原》、元春的《一直下雨的星期天》、探春的英文歌曲《月光爱人》、贾宝玉和贾母合演的小品《卖汗巾》、凤姐的《悔恨的泪》、焦大的魔术表演《塞马粪》……最后全体演职员合唱《难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