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铁链锁住的女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乌鲁木齐 陈湘涛
在我们小区的一间出租屋里,有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被家人用铁链锁在家中,每天都能看到她无助地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前几天,小区的居民集体商议后选择报警,在警察的干预下把小女孩解救了下来。不料,过了几天,小女孩竟然离家出走了。原来小女孩经常逃课,还两次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达半个多月,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找到。夫妇俩要早出晚归打工挣钱,没有精力照看孩子,万般无奈才把她用脚镣锁起来。现在迫于邻居们的压力,将孩子的脚镣打开,本打算过几天再送到学校,谁知一个不注意又让她跑了。当初报警的那些人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感觉像是做错了事。
一位在中学教书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中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他班里就曾有两个学生因为和父母发生争吵结伴离家出走,在外面混了一星期,花光了从家里偷走的800多元钱后,自己回了家。家长和老师处理起来都感到非常棘手,按情理应该惩罚,可是又投鼠忌器,怕话说重了孩子再一次跑掉。于是,家长像是慰劳立功人员一样,好吃好喝地招待;老师也不敢严厉处罚学生的旷课行为,只得先让孩子进班(如果再从学校跑掉可担待不起)。这样一来,就变成孩子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拿住了家长和老师,这又走向了与上面那个女孩的父母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朋友说,这种有过离家出走经历的孩子特别难转化,有的竟养成了习惯,打也无效,劝也无效,最终只能放任自流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是一个不服从管教的问题少年,闹得天上地下鸡犬不宁。如来也像女孩的父母那样把犯错误的悟空压在五行山中,关了整整500年。都说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可是这种手段无法达到使悟空思想转化的目的。后来如来又派去了唐三藏,创办了行走学校,继续做悟空等人的转化工作,终于使悟空、八戒和沙僧这三个后进生改掉了过去的一些坏毛病,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因此,《西游记》可以解读为成功教育的一种典范,正是因为有打有拉,有惩罚有教育,才可能收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孙悟空有幸遇上了唐三藏,可是谁来帮助被铁链锁住的孩子?父母由于个人素质等原因,没有正确的教育手段,再加上需要做工赚钱,只能依靠铁链饮鸩止渴;警官的确可以制止女孩父亲的不当行为,可是不能胜任对女孩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老师面对众多的孩子,又有教学成绩上的压力,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女孩这一个体身上,通常只会“抓大放小,拔尖子割尾巴”。等待这个女孩的恐怕只有与父亲恶性循环式的博弈:犯错,惩罚;再犯错,再惩罚……
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帮教未成年人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我们也应该有一些这样的社会工作者,去帮助类似被铁链锁住的女孩这样的未成年人,指导他们的父母如何正确管教,这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留守女孩教育锁住铁链社会万象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