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德雷珍珠

作者:李晶晶

​考德雷珍珠0

“……珍珠的出现是意外,能够找到它是运气,就好比上帝或天神们送你的小礼物,或许两者皆是。”——著名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在他脍炙人口的著作《珍珠》中就有这一段,形容大蚌被打开的一瞬间——“那巨型的珍珠,如月亮般完美。它捕捉了光线,将它提炼成银色炽烈的光彩。”珍珠的美跨越时代,即使是现代的作家也从这大自然瑰宝的身上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珍珠跟一般的宝石不一样,它在被开采的时候已经有了固定的体貌,无需切割打磨来带出它的光泽。大自然那不可言喻的力量使得每一颗珍珠都变得独一无二,它们身上会有其生长的状态和环境所烙下的印记。这是因为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它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在某些牡蛎类生物的体内成长,由一层又一层的珍珠母所组成。牡蛎的种类、水的温度、流速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珍珠的颜色、形状、光泽,以至大小。海水珍珠之所以比淡水珍珠要珍贵得多,除了因为海水的生长环境比淡水域来得严峻以外,每一只海水牡蛎能生产的珍珠亦只限于一到三颗,远远比淡水珍珠牡蛎低,极为稀有,确实是万中无一。

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7日举行之“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秋季拍卖中,将呈献考德雷珍珠项链(The Cowdray Pearls),这是迄今存世最珍稀不凡的天然灰珍珠项链之一,曾属英国著名鉴藏家考德雷子爵夫人(Viscountess Cowdray,Lady Pearson,1860~1932)旧藏。此项链由卡地亚以42颗珍罕不凡的天然灰色海水珍珠串成,其光泽、形状、大小皆相配得宜,配搭一对由伦敦卡地亚镶嵌的天然灰珍珠耳环。

考德雷子爵夫人安妮·卡斯是惠特曼·培生的夫人,约翰·卡斯的女儿。约翰·卡斯是一位著名的商人及慈善家,去世后,用他的遗产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该基金会的附属学校,后来被并入今天的伦敦城市大学。安妮·卡斯的丈夫惠特曼·培生是培生集团的第三代继承人,他还是一位民主党的政治家。培生集团现在是英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旗下现有著名的《金融时报》、《经济学人》、企鹅出版社、朗文出版社等。惠特曼·培生继承了家族的出版产业,并在墨西哥开发石油。他是英国切尔彻斯特地区第一位民主党议员,并在“一战”时期领导了HM线状无烟火药及坦克组装厂。惠特曼·培生在1917年1月被授予考德雷子爵的爵位。

考德雷珍珠项链本来由42颗灰珍珠组成,最大的一枚直径有12.90毫米,色彩分布极为巧妙,为灰色至棕色,光晕主要是玫瑰色、紫色和绿色,色彩深浅不同。考德雷珍珠也被称为“东方之珠”。1937年之后,此项链被改穿成38颗珍珠的项链,被拆下来的其中两颗珍珠经卡地亚镶嵌成配对的耳环,由考德雷家族保留。这两颗珍珠及另外两颗源自另一件古董珠宝的天然珍珠最近再一次与项链被组合起来,编列成即将拍卖的这条珍珠项链,回归原本42颗珍珠的数目。这组灰珍珠无论在大小、品质、颜色及光泽各方面皆属顶级,成就了极具历史性的精湛珍珠设计。

​考德雷珍珠1

考德雷珍珠项链的彩色物质由瑞士宝石学院利用反射光谱和显微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分析显示,这条项链完美融合了黑蝶珍珠和彩虹唇珍珠贝两种不同的珍珠,虽然当初的设计师可能对此并不知情,然而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两个贝壳种类的选择,决定了考德雷珍珠项链卓越的品质和稀有性。考德雷珍珠项链1937年首次现身于伦敦苏富比,当时拍卖图录的介绍指出:“世上恐怕没有比这一组更出色的珍珠。”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珠宝部亚洲区主席郭进耀表示:“天然灰色海水珍珠于拍场甚为罕见,而此项链以42颗顶级灰珍珠串成,更是贵族旧藏,绝对是同类项链中之典范。此次现身拍卖,将为世界各地珍珠及珠宝鉴藏家带来购藏珍宝的良机。”

​考德雷珍珠2伊丽莎白·泰勒的“Le Pérégrina”珍珠项链由卡地亚设计师设计

天然灰珍珠极为稀有,其神秘迷人的独特美态成为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无数传说神话的灵感源泉。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它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在某些牡蛎类生物的体内成长,由一层又一层的珍珠母日积月累而成。养殖珍珠现今大行其道,但需要天时地利各种特定条件才能形成的天然珍珠却比其珍贵罕有得多。色泽方面,米白色在珍珠当中最为常见,其他如灰色等则更为罕有,色调亦有更多变化。要搜集如考德雷珍珠项链中的42颗相配的极品灰珍珠,可说是难若登天。国际宝石鉴定权威瑞士SSEF指出:“考德雷珍珠色泽介乎灰到棕色,表面呈现迷人的粉红、紫色及绿色幻彩珠光,除了表现出天然的美态,稀珍无比,亦拥有不凡的出处及历史,这也是它珍贵无比的原因。”

珍珠的颜色由牡蛎等软体动物体内所含有的带颜色的成分所决定。这些有机颜料吸收白光(例如日光)光谱的一部分,在观察者的眼睛里产生色感的实际上是残余的反射光。珍珠通常反射出奶油色到黄色、橙色到棕色,灰色到黑色等,其颜色与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动物也有关系。除此之外,许多特殊的珍珠可以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色彩,比如这条著名的考德雷“东方之珠”。白光在珍珠质上会衍射出彩虹一般的光晕,极大地提升了珍珠之美。珍珠质层越薄越多,光泽就越漂亮。珍珠的虹色是由不同珍珠质层对入射光不断的折射所形成的。由于珍珠的球形形状,我们可以观察到球面上无数个点的反光和折射,常会形成截然相反的色调,如绿色和玫瑰色,或紫色和黄色。如果珍珠本身的颜色是深色的,如黑珍珠,那么其表面复杂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则会分外明显,考德雷珍珠项链表面上可以观察到非常丰富多彩的色泽。

​考德雷珍珠3

天然珍珠是无数传说神话的灵感源泉。希腊诗人荷马所著的《伊利亚特》、印度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都以不同的方法表达对珍珠美态的向往与歌颂。其中《罗摩衍那》便对各个原素献给罗摩神的祭品有这样的描述:“火献上了流星,地献上了红宝,而海则献上了珍珠,让神可以挂在他的心上边。”另有印度古文形容珍珠为“月亮的宝石”,将其比喻为最女性化、最神秘的一个天体。

古往今来,珍珠和皇室贵族可谓脱不了关系,在他们的传家之宝中实在不难发现天然珍珠的踪影。要是走访英国伦敦的国家美术馆,或者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以至巴黎的罗浮宫,我们都能看见,墙上所挂的大型肖像画中,几千几百年来的皇室贵族身上戴着的都是气派十足的珍珠首饰珠宝,倍显雍容华贵。

​考德雷珍珠4考德雷珍珠项链和耳环

当中包括深谙穿衣之道的莫娜·冯·俾斯麦伯爵夫人(Countess Mona Bismarck),以及在27岁就已经掌管美国一家最大食品王国的马荷丽·梅莉薇德·波斯特(Marjorie Merriweather Post),后者所拥有的一条卡地亚珍珠项链曾于2013至2014年在法国巴黎的“卡地亚:明星和历史”回顾展览中展出。此外,如果要数此等有分量的藏家当然少不了芭芭拉·赫顿,她在自己婚礼上所佩戴的一条珍珠项链便曾经是法国玛丽皇后的珍贵藏品。

好莱坞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跟她的“Le Pérégrina”珍珠,还有意大利名演员珍娜·露露布莉姬妲(Gina Lollobrigida)的那对珍珠耳坠,又或者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常戴着的一对珍珠耳环,全都是珍珠配红颜的绝佳例子。这情况在亚洲也不例外。在众多皇室藏品中,印度巴洛达(Baroda)大君及其夫人所拥有的“巴洛达珍珠”便属佼佼者,而天然珍珠一向都是印度皇室珠宝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德雷珍珠5法国约瑟芬皇后的珍珠项链

世界上最有名的一条单行天然珍珠莫过于温莎公爵夫人的珍珠项链,其后曾经由时装界巨人卡尔文·克雷恩的第二任妻子嘉莉·克雷恩所拥有。这串珍珠项链原为玛丽皇后赠予她儿子爱德华八世,亦即温莎公爵的礼物,于1987年日内瓦苏富比的“温莎公爵夫人”专场拍卖会中高价拍出,其后纽约苏富比于2007年在“嘉莉及卡尔文·克雷恩珍藏”的拍场中再次呈献此难得一见的珍珠项链。事实上,曾在拍卖场上出现过的天然灰色珍珠可谓少之又少,质量非凡、浑圆光滑又能配成一整条项链的例子更是寥寥无几,足见其稀珍程度。最近期的例子要数2012年纽约苏富比在“查尔斯·赖特文女士私人珍藏”拍卖中的一枚珍珠钻石别针,以190万美元高价创下单颗天然灰珍珠世界拍卖纪录。上面镶了一颗几近完美的大型灰色珍珠,直径逾20毫米,举世无双,绝对是天然海水灰色珍珠中不可多得的最佳典范。而此次拍卖的考德雷珍珠项链称得上是迄今存世最重要的天然灰色珍珠项链之一。 珍珠首饰考德雷珠宝奢侈品珍珠项链卡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