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动荡

作者:谢九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8月17日至22日),全球主要股指无一例外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一周下跌12%至3500点,基本上回到救市最低点,道琼斯指数一周下跌近6%,回到年初的水平,香港恒生指数一周下跌近7%,创下4年来的新低,其他欧洲、日本等主要股指跌幅也多在6%左右。在今年大多数时候,全球主要股市基本上还是涨跌互现,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股市相对坚挺,但是近期突然出现集体大跌,悲观情绪开始向全球蔓延。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可谓各有难念的经。

A股市场再度大跌并不让人意外。6月份股灾爆发之后,依靠行政力量强力救市才勉强止跌,从7月9日至今,A股市场从低点连续两轮反弹,但是反弹的力度越来越弱,显示出市场信心越来越不足,第一轮反弹至4100点开始回落,第二轮仅仅反弹还不到4000点就再度暴跌,一周大跌近12%,如果说一开始的反弹是因为市场对于救市还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随着救市高潮已过,投资者更多开始担心救市后遗症。

随着前期证金公司大量买入的股票开始浮出水面,“证金概念股”开始成为新的炒作对象,政府原本苦心经营的救市,在市场炒作下几乎成为一场闹剧,而证金公司选择的救市对象,在市场看来也难以理解,除了传统的大蓝筹之外,一些毫无业绩支撑的股票也被证金公司大量买入。比如梅雁吉祥这家公司,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均为亏损,在股灾爆发后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梅雁吉祥的高管象征性地增持了300股,市值不足1000元,被股民戏称为高管拿出买菜钱增持自家股票。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意外得到了证金公司的青睐,在本轮救市中证金公司大举买入,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在证金公司救市效应的刺激下,梅雁吉祥成为近期的“妖股”,一个半月之内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从最低2.99元上涨至10.84元,最大涨幅262%。除了梅雁吉祥之外,很多被证金公司买入的股票都纷纷发布公告,证金概念成为最大的炒作题材,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之下,救市已经完全变了味道。闹剧归闹剧,市场的力量终究无法被忽视,在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等大背景之下,A股市场还是会踏上去杠杆、去泡沫之路。

美国股市原本是最近几年全球最坚挺的市场,道琼斯指数在2009年金融危机创下6469点的低点之后就开始一路上行,今年5月份更是创下18351点的历史新高,但是近期也开始掉头往下,一周之内大跌近6%,上一次道指一周达到6%左右的跌幅还要追溯到2011年,尤其是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上周跌破关键支撑点位,更被很多技术派人士视为美国股市开始步入熊市。

8月1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7月底的议息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越是接近9月份的加息时间窗口,美联储的官员们对于加息的分歧就越大。美联储官员担忧在全球经济风险上升可能会拖累美国经济的背景下,过早启动加息会缺乏工具来应对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风险,而美国中期的通胀水平可能不会很快重返2%的预期目标。美联储在加息态度上的模糊不决放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成为美国股市近期下跌的导火索。而来自中国的消息又加重了美国股市的进一步下跌,人民币意外贬值直接冲击了美国股市,投资者担心人民币贬值会拖累美国复苏步伐,同时,人民币贬值之后,美国国内来自中国的商品价格下降,美国的通胀水平也就更难满足2%的加息条件,美联储加息的不确定性也会上升,按照美国有关专业机构的测算,人民币贬值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加息的概率从50%下降至30%。8月21日,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仅为47.1,创下6年半的新低,大大低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指标的恶化,使得美国主要股指在周五(8月21日)大跌,尤其是标普500指数跌破200日均线的关键支撑,触发了很多基于计算机程序管理的自动卖盘,更加剧了当日的跌幅,8月21日,美国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过3%,创下4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美国股市突然也加入全球股市的跳水行列,其实也并不意外。首先是美国股市从2009年至今,经历了长达5年的慢牛行情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也属正常;其次是因为美联储是否在9月份加息的不确定性上升,对于美国股市而言,表面上看,加息意味着利空,但是由于市场对于加息已有了高度预期,加息的利空已经被基本消化,美联储态度的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才是市场最大的利空。人民币的贬值和中国经济指标的恶化,并非此次美国股市下跌的核心因素。

在A股和美股下跌的带动下,香港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创下4年来的新低。最近几年的港股走势相当低迷,除了今年3、4月份在港股通的带动下有过一轮短暂行情,过去几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从估值水平来看,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已经不足10倍,比MSCI全球指数低40%以上,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之一,港股的市盈率在发达经济体中处于垫底位置。

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现在香港股市的地位十分尴尬,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股和A股的眼色,美股和A股下跌时,港股基本上会跟随下跌,但是美股和A股上涨时,港股却不一定会跟随上涨。这就使得近几年港股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涨幅,在近期一轮下跌之后,恒生指数快速回落到4年前的水平。

如果仅从估值水平来看,现在的港股无疑处于极低水平,和A股相比,A+H股之间的折价率始终居高不下,即使在A股大跌之后,同股同权的H股依然比A股便宜不少,和发达国家相比,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也大大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从恒生指数历史市盈率来看,目前恒指的市盈率仅略高于1998和2009年,后两次分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非常时期。随着沪港通已经开通,以及将来深港通开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注意到香港的估值洼地,如果A股市场难以重新回归牛市,或许会有更多的资金转投香港市场。现在A股市场的成交量和港股相比已经不在一个层级上,如果A股市场的天量资金转战港股,估值洼地的港股或许会迎来历史性机遇。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雪崩,股市的下跌也开始从新兴市场传导至发达经济体,投资者开始纷纷抛弃风险资产,转而投向固定收益类避险资产,美国国债再度受到投资者追捧,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两个月来的新低。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黄金价格开始绝地反弹,8月份以来黄金价格已经从低点反弹了8%左右,而与此相比,原油价格还在继续大幅下挫,石油和黄金这一对大宗商品的难兄难弟,现在似乎开始分道扬镳。

过去几年,全球股市的上涨主要依靠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而非实体经济复苏所致,很多国家的股市已经累积了较大的泡沫,随着全球货币超级宽松的日子渐近尾声,加之过去几年的超级明星新兴经济体的风光不再,拖累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越来越大,全球风险资产的泡沫还将继续破灭,尤其是一些新兴经济体,还将经历漫长的去泡沫之路。 全球股市动荡经济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