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王者而立,成年之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勒布朗:王者而立,成年之孤06月16日,在NBA总决赛第6场比赛中,金州勇士队(蓝衣)以105比97胜克利夫兰骑士队(白衣)获得冠军。图为赛场上投篮的勒布朗·詹姆斯

文 / 苏群

一个真实的勒布朗·詹姆斯,在2015年NBA总决赛得到完整的呈现。如果看完总决赛,你依然无法找到解读他的最好方法,不妨做如下尝试:你把篮球场换成这个世界,把“詹姆斯”替换成“美国”,你就会恍然大悟——勒布朗是现在篮球场上最厉害的那个人,就像美国之于全世界;勒布朗不甘心成为任何人的附庸,只想做一个领导者,就像美国一直在做的那样;勒布朗也会失败,而且胜败参半,就像美国在全世界一样。

从乔丹到詹姆斯,好比美国从过去到现在,从神坛到凡间,无论是球星还是国家,最强大的领导者一度被神化,现在也被人间烟火包裹。

勒布朗也会失败

勒布朗的2015年,其实就是一个30岁成熟男人的人生分界线。男人未到而立,为所欲为,三十而立,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其说选择更从容,不如说有些做得了,有些他已经知道做不了。勒布朗就这样一脚踩在界线的这边,另一脚在那边。

在他年满30岁之前的5个半月,勒布朗做出了另一个重大决定,回到克利夫兰,30岁生日后的6个半月,他带领骑士队的残兵以2∶4输给年少气盛的金州勇士队。上一次由加州球队夺冠是2009年,湖人打败了魔术,科比打败了霍华德,科比夺冠以后不到半个月,库里才获挑选进入NBA。

勒布朗:王者而立,成年之孤12012年10月30日,迈阿密热火队的“三巨头”勒布朗·詹姆斯(右)、克里斯·波什(中)和德怀恩·韦德在2011~2012赛季NBA总冠军戒指的颁发仪式上

也就是说,勇士队的头号球星库里只有6年职业球龄,而这已经是詹姆斯连续第五次打进总决赛。一个30岁经验丰富的熟男,输给一个长着娃娃脸的青春派,不符合过去20多年的规律:自从乔丹完成第一个“三连冠”后,每一届总决赛不是成熟男人间的决斗,就是熟男教训青春派,这样的规律持续了21年。

所以,尽管骑士是残阵,而对手是所有16支季后赛队伍中唯一没有受伤病袭扰的球队,但詹姆斯依然会不甘心。如果你有幸在现场,看一看詹姆斯在第六场结束后怎样和记者见面的,就能对一个熟男面临失败的心境感同身受:

他戴着棕色的礼帽,头略略下垂,这样,现场布局并不太好的灯光打下来,帽檐刚好让他的眼神躲在阴影里。通常,詹姆斯的眼神是摄影师最喜欢表现的焦点,在漆黑的面庞之上,他的眼白常常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智慧、坚毅、冷峻、自信,像黑暗尽头那点光亮。而这一次,詹姆斯特地把眼神藏在阴影里,让那点光亮若有若无。他的音调明显下降了几级,语调低沉——“不管在迈阿密输球,在克利夫兰输球,还是在火星上输球,输球总是让人失望的。我宁愿没有打进季后赛,也不愿意输总决赛,因为离冠军已经如此之近。”

因为这只是我亲临的第四次总决赛,勒布朗的状态与我印象中的顶级巨星反差鲜明,因为我只记得1996、1997年的乔丹和2009年的科比,勒布朗让我感受到成功的成年男人的另一面,无助、无奈、心力交瘁。

勒布朗也会失败,尽管有各种原因。他的队伍曾被誉为另一组“三巨头”,但因为组建仓促,中途遇到大交易,整个常规赛就在同磨合作斗争,到了季后赛,每一轮就有一个“巨头”受伤掉队,先是勒福肩膀被拉坏,后是欧文膝盖两度受伤,他们伤情之严重,最后都做了手术。勒布朗身边剩下的人,唯“乌合之众”可以形容,但他还是把这队“无良杂军”带进了总决赛,甚至前三场2∶1领先。

勒布朗说:“We ran out of talent.”用中文的成语,就是江郎才尽。不喜欢他的球迷喜欢用“抱大腿”来形容他离开克利夫兰和回到克利夫兰,殊不知勒布朗才是世界上最粗的那条大腿。这是他在6次总决赛中的第四次失利,只有第一次和这一次能让他感觉输得像“孤家寡人”,而第一次输给马刺时,他才22岁。

勒布朗还是最厉害

30岁的勒布朗不能像22岁时那样,输了总决赛心服口服,也不能像26岁时那样,输给绿军后负气一走了之。一个成年男人,最重要的是担当,不管身边发生了什么。这是勒布朗和过去最大的不同,他不能抱怨,不能责怪,不能找借口。

事实上他已经把自己该做的做到最好,甚至第六场决战来临之前,ESPN花了很大的精力,企图造势让他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输了总决赛却得到MVP的球星。

平均每场比赛,勒布朗要出场45.7分钟,这个数字超过了他参加过的每一次总决赛。常规的3项技术统计,他每场贡献35.8分,13.3个篮板,助攻8.8次,如果他的队友在接了传球以后,能把三分球命中率稍稍提高几个百分点,或许他会打出平均“三双”的超级数据。

30岁的勒布朗不应该场场打40分钟以上,更不应该每场出手30次以上,要知道他在6场比赛里面,2场打出“三双”,另4场眼看就要“三双”,3场球得了40分——在篮球比赛中,这些数字是相互排斥的,就像磁铁的同极,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总决赛开始前一天晚上,我和新浪直播组的同事们在奥克兰一家餐馆吃夜宵,开朗的值夜大叔得知我们是来转播总决赛,就爽朗地说:“哦,我知道,最好的球队对上最好的球星。”智慧在民间,大叔一句话就概括了总决赛的全部。

最好的勒布朗没有失去自信,不是对胜利的自信,而是自我认同的自信。第一场他得了44分,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问一个问题,其中有一句“这场球他们让你得了40多分……”勒布朗正色说:“他们‘让’我得40分?你认为是他们闪开了让我去得的40分?”第三场球,勒布朗又得了40分,这次他“主动”说:“他们又‘让’我得了40分……”

已经在NBA打了12年球,勒布朗懂得如何小心翼翼地与媒体相处,仔细而周全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以免被抓住把柄。但有意无意间,尤其在输了球以后,他的内心仍然会爆发强大的反作用力,就像那个“让我得40分?”的诘问。第五场“天王山之战”输了以后,他用长篇大论谈骑士的不足,夸勇士打得如何好,语调因为输球沮丧而有些平缓低沉,但其中突然冒出一句“我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仿佛于无声处听惊雷,把在场的记者都给震到了,大部分人立刻低头掏手机,争取第一时间在Twitter上发出詹姆斯说的这句话。

他有资格这样为自己下定论,没有人敢质疑。但也让我想起1994年中国男篮在首体打败4名NBA球星组成的“Nike Hoop Hero”之后,当时还是“菜鸟”的莫宁抓过话筒大喊:“美国篮球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勒布朗在他最成熟的30岁,理应得到最好的协助,但是命运像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从克利夫兰到克利夫兰画了一个大圈,从孤家寡人到三巨头再到孤家寡人,12年的职业轨迹浓缩在短短两个月的季后赛和总决赛,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个人能承受这样的轮回感。

赛后,他都会让助手推来一个垃圾筒大小的塑料桶,装满水和冰块,他只穿紧身短裤,一只脚跨进去,另一只脚再跨进去,然后憋住气,把大半个身子浸到冰水里,火热的身体和冰凉的水,把勒布朗刺激得大喝一声:“啊哈!”这可不是陈光标的假冰水,而他要在里面浸泡20分钟。他已经30岁了,要保持最好的自己,需要承受多少常人受不了的痛苦呢?

勒布朗必须是领导者

到现在为止,勒布朗离开迈阿密回到克利夫兰,原因仍然是个谜。尽管有他团队的官方解释——“回家”,可我始终认为,只有一个原因会迫使他走回头路,那就是在迈阿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勒布朗是个天生的领袖,因为从中学开始,每个人都告诉他,他会是未来NBA最好的球员。在16岁时,ESPN就为他做了专访,一脸稚气的勒布朗带着憧憬的眼神说:“我要进NBA,我要做最好的球员。”如今勒布朗具备的超群技能中的大部分,在那时候就已经非常成熟,进了NBA只是局部的修整和提高。他过早成熟,一览众山小,非其马首是瞻不能也。

但没有一支球队会甘心让一个球星控制,比如预算投入、进谁走谁、教练是谁、打法是什么,哪怕你是勒布朗或科比。“这是一个球员(控制)的联盟”,这样的说法只针对教练危机而言,总体来说,这是个资本的联盟。勒布朗一直致力于球员当家做主,劳资纠纷时他是事实上的“工会主席”,然而一旦涉及自己的命运,连热火都不会满足他。勒布朗感受到了这个星球上大部分优秀打工者的经历:当老板招才纳贤时,一定极尽需要地满足,当你成为他的员工时,才知道谁说了算。当初他去迈阿密,大堆行李没地方搁,一个电话过去,帕特·莱利就替他找好了住处,让勒布朗感动不已,可是四年以后才知道,这算得了什么呢?我一直有预感,如果勒布朗退休以后还对NBA有兴趣,他一定会选择一支球队当老板。

唯有克利夫兰,这个被他所谓“伤害”过的地方,能在职业生涯最后几年真正让他当家做主,家乡亲人就是不一样。整个常规赛,来自以色列的主教练布拉特就像一个玩偶,到季后赛,对公牛那场绝杀的比赛,勒布朗直接否掉布拉特在录像暂停时布置的战术,让他的玩偶身份大白于天下。的确,骑士先定了特朗·卢为主教练,为了让勒布朗“回家”,临时改了布拉特,希望用他的所谓“普林斯顿”背景和欧冠教头的身份,吸引勒布朗。其实这12年中,勒布朗从来不做主让谁当教练,可能在他看来,谁当都一样。

在骑士队,布拉特只是勒布朗的“助理教练”,这一点到总决赛再度被证明。有一场比赛暂停,布拉特先在白板上画好了战术,勒布朗说“不行,不能这样”,布拉特连讨论一下都没有,拿过擦子擦掉,再画一个。这番情形,被一个电台记者看到,他当时就在骑士队的队席后面。

勇士的教练科尔虽是第一年执教,但却是鬼才,1∶2以后他撤下大中锋,以原先只在最后5分钟使用的超小阵容为第四场首发,大胜骑士21分。第五场“天王山之战”,布拉特开场没多久便换了小阵容,勒布朗被推到他最不喜欢的4号位,下半场布拉特甚至做主没有让大中锋莫兹戈夫首发,直接以“一大四小”应对小阵容,仍然输了13分。赛后勒布朗没有任何圆场,就说“我们没有必要换首发”,这等于公开打脸。果然,第六场莫兹戈夫仍然首发,由第五场的9分钟恢复到33分钟,但颓势已现,外线三分球前22个只进了2个,冠军归了勇士。

勒布朗对身边的队友倒是给尽面子,因为正是这批“无良杂军”、扔哪儿都不招人待见的角色球员,紧紧跟随他一路打到总决赛。在热火队,虽然他不能当家做主,但他有韦德这样的兄弟,而在这支骑士队,他除了这些人,没有谁还能依靠。所以,只要有可能,他出席发布会都会带上小兄弟汤普森,并公开力挺骑士签高薪将其留下——勒布朗炒掉了经纪人,自己组建经纪团队,玩命的汤普森正是旗下一员。他高调赞扬每场比赛最突出的功臣,当J.R.史密斯每个主场前踩着蓝色“风火轮”(朋友做的一款电动平衡车,为其打广告)驾临,勒布朗也从不教他要低调、专心比赛。

他打了12年,已经懂得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说起来得有艺术,这是成年人的苦恼。欧文左膝一直带伤,他的团队主张休战,勒布朗只能拐弯抹角地说:“有时候,球员必须带着点伤痛打球。”这时候他的立场与布拉特、总经理格里芬一致。但首战加时,欧文左膝的膝盖骨骨裂,勒布朗失去了最后一位全明星帮手,欧文的父亲急得冲格里芬大吼。此时勒布朗应该明白,身边的人回到了2007年,而自己在2015年。

勒布朗的衣柜,在更衣室最里面的角落里,平常记者采访时间你不会见到他。第六战结束后,勒布朗坐在衣柜前,一言不发,脸上满是汗珠和疲惫,太多的摄像机远远地围着他,门外的走道里隐隐传来不断的欢呼声。这样的场景,像极了2001年感恩节那天晚上,第二次复出的乔丹输给步行者以后——一个疲倦的王者,倚坐在孤零零的龙椅上出神,让人百味杂陈。 NBAnba勇士勒布朗篮球克利夫兰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