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训练,网络社交

作者:吴丽玮/

沉默训练,网络社交0斌卡的专栏“硬派健身”在知乎网迅速蹿红,分享过很多自己总结的健身“硬货”

沉默认真的健身房

在健身房里穿对衣服,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斌卡是从去年初开始在知乎网上爆红的健身专栏写手,分享过很多自己总结的健身“硬货”,偶尔也会调侃一下健身房的好玩事儿。“穿大背心儿大裤衩的肯定是从大院里出来的大哥,来好好练器械的;穿一身全新的装备,眼镜、手套、腰带、气垫鞋齐全的中年男子,一般只喜欢在跑步机上快走,而且要打很长时间电话;只穿运动文胸的女孩往往不是专门来器械区训练的,练器械时皮肤接触后面的真皮很难受;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某些激凸男,只穿紧身的运动裤,里面不穿内裤,紧绷着下体让别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人几乎不练器械,而是在垫上疯狂练核心力量。”

这只是他有点顽皮的“毒舌”,严肃一点地观察,他更能从不同装备中看出训练者的专业性。“一个男孩戴手套推杠铃,说明他训练的重量不会太大,因为戴手套推100公斤以上会特别疼,但他如果戴了辅助用的握力带,那是很专业的装备。相反一个女孩如果戴着手套来,那说明她练得比较久,是准备来练阻力器械的。”

专业性的结果,使健身服的功能性已经超过美观程度成为第一要素。潮流健身服饰的设计师健一和他的合伙人都是健身爱好者,因为既嫌弃著名运动品牌的健身服素而且低调,又鄙夷各种所谓潮牌服饰不够阳光大气,于是决定推出专门针对健身者的潮流服装品牌。虽然衣服上涂鸦出的各种膨胀感图案格外吸引眼球,但健一的设计初衷首先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训练要求,其次才是潮,“比如今天我是有氧训练,就可以穿一件简单的紧身上衣。如果我练的是上肢力量,那一定不能穿带袖子的衣服,一点点阻力都会给训练带来不良后果。如果专门去练腿的力量,我建议穿一件大的帽衫,完全遮住身材那种,这样你对着镜子练习的时候不会被上半身转移掉任何的注意力”。

沉默训练,网络社交1在健身房当教练的几年中,周洲和很多会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成为他办私教工作室的客户基础

健一住在北京世贸天阶附近的酒店式公寓里。设计衣服是他刚刚涉足的领域,他的主业是漫画师和文身师,时间自由灵活,住在这里就是因为国贸附近集中了多家高档的健身房,他几乎拥有所有的会员卡,每天换着地方进行训练。我采访他的当天上午,来北京宣传新片的好莱坞演员道恩·强森到加州健身世贸天阶店训练,他离得近,很快就跑过去围观。加州健身是北京最有名气的健身中心之一,以店面规模和完善设备著称,但健一却越来越不爱去,“人太杂太吵”,他最近常去一家地下一层的健身中心,“人很少,练得很爽”。

认真的健身者会非常精细地为自己安排每天的训练流程,对于他们来说,热闹和同伴都是给健身房减分的因素。健一天天都要健身,即使是去外地出差,也要先找健身房训练完才出去办事。

2008年,重达260斤的张昊开始减肥,用5个月时间减掉了80多斤,之后一直坚持健身,后于2014年,签约成为美国一家知名运动营养补剂的中国区形象代言人,这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尚属首例。目前,张昊已经拿到了美国专业的运动认证,投身到健身行业

国贸商圈分布着北京最密集的健身场所,最初是因为这里外企集中,他们的文化认为,健身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外企职员最喜欢去健身房,这样才能生长出一个被社交圈认可的健美身体。大约从10年前开始,北京的健身氛围日益浓厚,大量连锁的健身房不断地冒了出来,顶峰时,北京全城就有5000家之多。最大多数的健身房以价格低廉的年卡吸引会员,健身房因此成为一种新的交际场所,专职股民、演艺圈的小明星和经纪人最容易在这里相互结识,一起投资股票,或是被推荐上一部电视剧。但现在认真训练的人越来越多了,健身房这个封闭的交际场日渐式微,一个曾在健身房得到两部电视剧机会的年轻艺人告诉我,甚至连被认为最容易上钩的健身房“约炮”也不大奏效了。“一个专业的健身者会长时间泡在健身房里,很多人都认识他,一旦他和一个女孩搭讪,就会传出很多风言风语,况且健身房那么小,约完之后再见面不是很尴尬吗?”

教练与学员的亲疏:从健身房到工作室

沉默训练,网络社交3减肥励志红人周薇将网络视为获得存在感的来源

周洲在北京左家庄开了一间私教工作室,学员基本上都是他在综合健身房里当教练时积累下来的。北京体育大学毕业之后,周洲分配到老山自行车馆负责体能训练工作,2004年他不甘平淡,辞了职,去了当时丰台的一家北京最大的健身俱乐部当教练。那时北京的健身房才刚刚红火起来,在那8000平方米的场地内训练的大多都是国企老总、银行高管和国家部委的退休老干部,以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居多。包括他在内,健身房当时有40个私人教练,经理给他们平均分配近两万个会员,靠他们游说对方买私教课,一节课100元,全都归私教自己所有。

“那时健身房是严令禁止私教和学员在私下联系的,当时我们要住在公司的宿舍里,管得非常严,如果晚上不在宿舍就会被怀疑是不是私下和会员见面去了。曾经有个教练和学员谈了恋爱,俱乐部知道后马上就把他开除了。”周洲告诉我,因为当时教练拿到手的课时费非常高,所以俱乐部要求教练与会员之间保持距离,当时带团体操课的老师是按照上课人数来赚钱的,一节课至少可以赚800元,他在那一两年收入也很好,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元,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赚6万元。

很快,北京的健身市场发展起来,俱乐部之间低价竞争,俱乐部也开始了对健身教练的盘剥。私教的课时费变成了五五分成,又变成教练只拿四成、三成,而到现在,300块钱的私教费用,教练可能只拿到三四十元而已。随之而来,健身房也增加了教练的营销任务,有些俱乐部规定,每月只有为俱乐部带来8万元的私教课时费,他本月才能按照完成的约2万元的实际课时费用赚取提成。这大大带动了教练与学员之间关系的改善,周洲开始约学员出去玩,并介绍自己所带的若干学员相互认识,也鼓励他们带着各自的朋友一起出来聚会,为自己拓展客户群。“在健身房里,每个教练都竭力维护自己手中的会员,这些会员相互认识后就会形成一个小圈子,如果是很牛的教练的学员,他们在健身房里也会是强势的群体,更加活跃和放松。”周洲说。

当教练转变为销售人员之后,挑选私教的审美取向也随即发生了变化。周洲在大学时是健美爱好者,虽放弃多年,但现在仍能看出肌肉比例比较夸张的宽阔身形。他之所以放弃健美,是因为这个项目冷门,想拿好成绩又必须吃很多损害身体的药物,很多和他想法一样的人后来都转去做健身教练,他们成为健身房里最早一批私教的来源。周洲说,但健美运动员的身材和大众审美并不契合,尤其是女会员,会觉得有点害怕,所以健身房在选择私教时,越发倾向“体育模特”的方向,即那些身材比例很好,模样也不差的运动男孩。

时尚杂志《男士健康》每年举办的COOLGUY比赛在健身圈里很有影响力。该杂志每年在全国的报名者中挑选出一名冠军男士和女明星一起为杂志拍摄封面,因为对身形有很高的要求,参与这个比赛的选手大多都是健身行业中人,这个比赛的评选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健身行业的审美取向。向云龙是2011年COOLGUY冠军,当时他还是江苏一所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大三”学生。他告诉我,那时他刚练健身不久,和其他选手相比,身材并不壮硕,所以一直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在参加比赛。“从我那一届开始,比赛改变了规则,不再以块头作为主要标准,而是要看谁最能表现出一种阳光的生活态度,登在杂志封面看起来像明星一样。”那届比赛增加了很多在镜头前表现的环节,初赛时让选手站在一块纸板前凹造型拍照,决赛集训时还要训练镜头感、拍摄大片等等,这些都是向云龙所擅长的,最后他成为冠军,尽管他的身材看上去并没有其他选手那么好。这些“美男子”教练进入了健身房,无疑最吸引女性学员。

私教和学员的亲密关系逐渐衍生出超越健身房的相互依赖感。Alan曾经在综合健身房工作过两年,他记得所有女学员的生理期,到时候都会发短信嘱咐她们多喝热水,平时还要经常翻通讯录和朋友圈,保证对学员每周一次的问候。有时还要耍一些小手段,比如,如果学员没有规律地来上课,他会说另外约时间很难,让学员觉得他的课非常多、很抢手。Alan人缘好,而且教课认真,他的学员对他十分信赖,常常把他当成倾诉的对象,甚至还有人非要跟他结拜兄弟。2014年,他在会员的支持下决定出来单干,在朝阳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周洲也不愿忍受健身房的剥削和容易走向扭曲的健身房关系,几年的健身房工作让他和很多会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因为瘦身成功,特意穿着几十年前结婚时的红西服来邀请他出去吃饭。会员的信任坚定了他出来单干的想法,“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身体有要求的人更多了,私教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大。我在健身房时,还是MSN的时代,有些女学员到生理期了,或者想丰胸,不好意思当面开口,就在MSN上留言。现在哪还用这么腼腆,大家都把追求健康和美当成一种最光明正大的需求。”

社交网络:健身红人的崛起

健身是一个容错率非常高的行业,一个教练说得不对,不见得能从效果上直接体现出来,这个行业的专业水准相当的参差不齐。社交网络对差的教练首先造成冲击,也反映了健身人群数量增大后对健身质量的需求。

斌卡从初中开始进健身房训练,大学毕业之后,他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健身也只是爱好,只是比别人思考得多些。“我发现很多私教的说法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又觉得在健身网站上沙里淘金也比较难,就直接找国外的优秀论文看,把最先进的理论作为自己的训练资料。”2014年过完春节,他在知乎网上发了第一篇帖子,只是针对过节长肉写的一些不系统的健身感受,居然很受欢迎。很快他就有了第二篇、第三篇。“从来不说‘七天就能瘦’这类很多人最爱听的话,都是从理论上分析的健身干货。”没想到他写的专栏“硬派健身”在知乎网上很快就红了起来,现在是知乎网关注度最高的栏目。

考虑到知乎网的用户偏向使用电脑,他又针对手机用户在微信上开了同名的公众账号,现在也积累了几十万的“粉丝”量。斌卡觉得自己在做一件行业洗牌的事。“我的用户里‘北上广深’的数量超过2/3,尤其在这些大城市,健身者的受教育水平已经远超健身教练,他们不满足于健身教练不太专业的解释,更愿意跟着我的教程自我指导,进行训练。”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同样给教练们带来了新的机会。白太郎是北京亮马桥一家高档酒店健身房的主管,他总要解释自己用的不是假名字,后来就索性自称为郎叔。他在新浪微博上有12万“粉丝”,在健身教练里算是人气很高的了。郎叔告诉我,他的“粉丝”数一开始也积累得很慢,直到有一次他发了条关于“一字马”的长微博,被新浪推荐到了微博首页,结果两天内增加了1万多“粉丝”。“微博上不乏讲健身知识的,但有些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我想让别人注意到我就得反其道而行之。”他除了介绍一些深入浅出的健身知识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几乎天天在微博里发搞笑或自嘲的段子。“有时没发,就会有‘粉丝’留言说,他天天都要刷屏看我的段子,已经成了习惯。”郎叔还成功地抱得美人归,娶了自己的学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墨西哥姑娘。“郎婶”空闲时也做健身教练,这给郎叔增加了不少人气。郎叔一个月有3万~5万元的收入,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网络联系的私教课。“任何一个健身房再大,也是一个鸟笼子,撑死了也不过是在1000个会员里面找人上课。但网络是无限大的,我现在每天都要收到数量多得看不过来的求教私信,甚至有美国人来北京玩,专门要找我上一节私教课。通过网络招徕学生已经是我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了。”

除了现实的利益需求,社交网站更是给健身者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周薇是个天津姑娘,齐耳短发挑染成蓝色,五官俏丽,身材匀称。4年前,她还是一个极其自卑的140多斤胖妞。毕业两年,但几乎没找过正儿八经的工作,她的父母曾帮她争取了好几次进事业单位的机会,但她都拒绝了,“就是自卑,觉得自己不好看,不愿意见人”。

在练健身以前,周薇极其平凡。“大学过得浑浑噩噩,学习不好,勉强毕业,脾气也不好,只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班里组织活动也不爱去,宁愿窝在宿舍里看电视剧。”她是易胖体质,但又爱美,有几次曾经下定决心减肥,坚持20天只喝水,什么都不吃,一下瘦了十几斤。这能让她漂亮一阵儿,但饿得太狠,很快就又疯狂地吃回了体重。

2011年,几乎一事无成,整日吊儿郎当的她决心去健身房试一试,突然发现动感单车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项目,“既不枯燥,也不难,关键是减肥很见效”。有一次她图好玩,就把自己减肥的阶段性成果和以前胖的时候的照片一起发在了人人网上,结果被推上了一个热门照片榜,被很多人注意到,“就下楼剪个头发的工夫,一看好友请求就已经是‘99+’”。她成了人人网的减肥励志明星,健身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每天都要发几张新照片吧,但单车的动作就那么几个,所以我花了好多钱买了各种健身的衣服,每天换着穿”。

她再想起自己刚来健身房时的样子,觉得十分可笑。“大夏天穿了件冬天的厚帽衫,下面配一条豹纹的肥睡裤,怕别人注意我,还要戴上大口罩,再把帽子压到最低,觉得热也要安慰自己是捂汗减肥。”她的父母也看出了她的变化,“觉得我有朝气了,而且整个人稳下来了,以前只想出去玩。所以他们也觉得不工作就不工作吧,在健身房训练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也不错”。

后来周薇从人人网转战到了微博,置顶了一条她用几年时间从小胖子变成美少女的图文并茂的内容。彻底成为一个减肥励志红人后,她觉得身上的责任感也重了起来。“以前我说话很任性,还有点小骄傲,别人说我练得不科学,我也不理,有人向我请教减肥方法,我就按照自己的体会教人,也不管对方这么练会不会受伤。后来觉得不能这么做,既然这么多人喜欢你,你说话就得负责任,慢慢的人就谨慎多了,而且脾气也慢慢好起来了。可能就是网络给我带来的存在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现在性格随和多了。”

周薇特别珍惜微博给她的人生带来的财富。“微博让我有了成就感,我真怕别人会忘了我。”除了经常发自己的美照和训练小视频,她还会经常跟网友分享一些她的健身体会,有时训练完感觉非常累,但还要熬夜把心得写完发出去才睡觉。“有时健身太苦,我也会厌倦,但想到还有那么多‘粉丝’在,就有动力再坚持下去。”

几年的训练已经让她有了做教练的资质。到底是做网络红人,在微博上营销赚钱,还是在健身房里踏踏实实当个教练,她最终选择了后者。“首先是因为我懒,经营自己的微博要花很多心思。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把微博当成健身的日记最适合我,很单纯,避免一切可能有商业嫌疑的广告和推广,就让微博干干净净,毕竟它让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张星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健身周洲沉默训练网络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