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捐赠助教的尴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河北任县 刘二奎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就从县教育局拉回来几箱光盘。据称这些光盘是某社会团体捐赠的,已连续捐赠两年了,根据学校上报的七、八、九年级学生人数,每人一张。可等光盘卸完之后,学校的负责人却十分犯愁,望着墙角的几箱磁带,再看看这些光盘,究竟发还是不发呢?
原来,那些磁带是前两年发的,在学生的学习中几乎用不上。因为,学校给英语教师配有录音机和领读、朗读磁带,教学中、课堂上需要时,教师自会播放,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就播放有关的音频文件。其他时间,例如晨读、自习时,教师也会安排课代表播放有关的音频和录音。再者,录音机、放音盒等在学生中早已销声匿迹,现在学生随身携带的都是手机或MP3、MP4之类的,这些磁带对学生来说几乎无用武之地。另外,将这些磁带发下去还会出现一些“后患”:个别学生直接把磁带扔进垃圾桶里,更有调皮的学生将磁带内的塑料薄带抽出来玩,挂在树上、花上……这些现象如果捐赠者知道了,恐怕也会有些寒心。
从去年起,发下来的东西由磁带改为光盘了,但这依然在学校派不上用场,一方面全县中小学校的每个班都配备了班班通,学校为英语教师都备齐了音频文件,偶尔用一下录音机,学校为老师配有磁带;二来学生在学校里不能使用电脑,就算到了家里有了电脑,可现在更新的主机上就没有光驱,所以说,光盘还是用不上。因此,光盘发下去,也是被丢弃或拿来玩耍,这不能不说是捐赠的尴尬。
捐赠者资助教育的爱心可敬,但时过境迁,磁带、光盘正悄悄退出历史舞台。因此,衷心希望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在奉献爱心的时候,多从实际出发,这样爱心才会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助教爱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