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退休更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北京  晨风

某日乘出租车,一位面色沧桑的老司机沉稳地驱车向前。稍许,他长叹一口气说:“我做梦都想早点儿退休,太累,可惜还有快10年工夫呢!”他告诉我,他今年50多岁了,想干完这个合同期,就不干了。公司这个年龄段的司机,多数都早不干了。司机太辛苦,过50岁各种病都找上身。有的开着车就犯心脏病了,有的出车途中人就突然不行了。我问师傅:“不干了,生活怎么办?社保怎么交?”

他说,找个不太累的活儿,或当协管或看大门或看自行车棚,赚些生活费,自己交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限的60岁,就能真正休息了。紧接着,他又不安地说:“要是赶上延迟退休,就得多受几年苦!”师傅的话,让我有点儿心酸。延迟退休,对他来说自然不是个好消息。由于长时间驾驶的劳动模式,加上背负沉重的“份子”钱,开出租车成为城市最辛苦的行业之一,是心血管、颈椎病等职业病的高发群体。对很多司机来说,60岁退休都难坚持,何谈延迟呢?一把岁数还开出租,对司机不安全,对乘客也不安全。

年轻时曾在生产线上当过工人。流水线的工人如机械手,每天搬动几百下沉重的工件,腰酸背疼。几十年同体位的单调劳动,对精神也是摧残。那时女工50岁退休,可很多女工在40多岁就干不动了,纷纷托关系调离生产线,去打印室、库房等等。如果啥路子都没有,年龄大了就得非常小心。体能下降了,一点儿分神,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可能被飞旋的机头卷住,或被尖锐的铁屑割伤。早年一个酷暑加班时,我的腿就曾差点被铁屑割断了筋。在底盘、冲压、组装等高强度劳动的车间,工人往往过了35岁,体力就不济了。从前,冲压车间40岁以上的工人中,手指头全的都少。高强度、危险的劳动,让工人到65岁才退休,既违背生理规律,也违背劳动伦理。

我想,虽然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可不同行业退休年龄一刀切,是否有失公平?最赞成延迟退休的,多是高层公务员及国企高层。对他们来说,在位与不在位,有时待遇有天壤之别,权力最诱人。最不愿延迟退休的,多是一线劳动者。我觉得,比较公平的,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劳动特点,实行更有弹性的退休制度。对需要重体力的劳动者来说,没有必要延迟退休年龄。有些体力劳动者50多岁体能就不行了,让他们延迟退休,就会出现被迫下岗后无业可就,还得自己多缴十几年社保金,甚至陷入贫困的状况。而对不少脑力劳动者来说,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却更有利于发挥能力。需要经验、学识积累的行业,比如教授、医生、科学家,高工、高管等,60岁可能还是黄金年华,退休年限完全可以延迟到65岁。更灵活的退休制度,才更合乎社会实际。 生活差异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