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千年古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杭州富阳 陆勇强

一棵树能活到1000年,那真的是了不起的。在孙权故里杭州富阳,有一棵香樟树,已经1210岁了。树龄是由中国亚热带森林研究所的专家测定的,有极高的准确性。在我们这个区域里,它是最长寿的树了。古树的资料是从林业网上看到的,所在地只有一个村名。本以为在农村找到一棵树,应该非常容易,长了1000多年的树,肯定华阴如盖,遮天蔽日,远远一看,便能看到,但事实并非如此。

驱车到了古树所在的村,才发现这是一个大村,下面还有许多自然村。七八年前,我所在的县域把612个行政村合并为200多个村,延用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村名被弃用,现在官方提供地理数据时,往往采用“大村”,有的大村辖了十多个自然村,分布范围几十平方公里的都有。这就给外人造成一种地名迷局,要在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寻找一棵树,那就难了。果然,到了那个大行政村后,村里人给了我无数种答案,这里有古树,那里也有古树;有的说东面有古树,有的说西面有古树。我和司机照着村民提供的指引,开着车在狭小的村道中穿行,折腾半天也没有找到那棵千年古树。

后来碰上一位村民,他指指一大片被平整出来的土地,说那边曾经有一棵古树,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前几年被邻村的一个人盗伐了,后来那人判了刑。我想村民讲的那棵古树,肯定就是活了1210年的古香樟了。失望地准备回城。开了很长一段路,有些不甘心,看路边有位老人正在歇脚,停下车来打听。一问,他说是有这棵树,这里人叫它“香樟娘娘”。我把自己寻树的经历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你到农村来,应该报小村名,如果报大村名,这农村又不像城市,房屋都是散落的,也没有按规律排列的门牌号码,很难找。

到农村里去找人、办事,这是一个困惑我已久的问题。随着大行政村的撤并,许多极有地理辨识度的小村名消失了,本地人可能不会产生地理迷失感,如果是外地人,那就迷茫了。看得了山,望得了水,记得住乡愁,老祖宗留下的村名,本来就是一种乡愁。多年以后,在年轻一代的心中,许多具有历史底蕴的小村名将不复存在,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折中的办法,能保留住那些小村名?特别是在官方的资料中,能不能在大地名当道之下辅以小地名来标明地理位置? 千年读者古树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