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塔尼亚胡宣布提前举行大选
作者:邹珊( 12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参加解散议会的最终投票
)
去年3月刚刚组建的第19届以色列议会解散了,这是该国66年历史上最“短命”的一届政府。近日,总理内塔尼亚胡以“有失忠诚”为由,开除了财政部长拉皮德和司法部长立夫尼。而内阁则因失去了这二人所领导的“未来党”和“前进党”,无法继续撑起议会的多数席位。12月8日,政府正式宣告解散,并将于明年3月提前举行大选。
任期还剩3年就匆匆解散,超过55%的以民众通过民调表示,这也太操之过急。但内塔尼亚胡却认为,面对政坛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个几近“瘫痪”的政府——此决定并不突兀。这也并非借口。去年1月,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政党“利库德集团”与极右翼党派“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组成竞选联盟,并在选举中脱颖而出。但由于所获议席未达到单独组阁的要求,不得不与“未来党”等中左翼党派结盟。但因意识形态冲突,合作之路充满坎坷。“本届内阁的人际关系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内塔尼亚胡其实很厌恶这种组合。另外,因拉皮德等反对,这是以色列政府首次没有纳入极端正统犹太教派政党。而内氏向来乐意与极端正统党派合作。”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利特瓦克(Meir Litvak)告诉本刊。
“政府维系至今,中伤事件时有发生,立法程序频频受阻,年度预算得不到批准。”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教授伊沙(Yael Yishai)也告诉本刊。就在遭解雇的几小时前,拉皮德还在忙着通过电视演讲攻击总理:只关心自己的政治生涯,不顾国家前途;不愿降低生活成本,只想着增加税收养活在军队服役、对GDP毫无贡献的极端正统派犹太政党。“另外,内塔尼亚胡在近两个月中使美以关系降至冰点,这也是拉皮德的攻击点。”利特瓦克说。
而近期的立法之争则彻底“撕裂”了二人的关系。11月底,内塔尼亚胡促使内阁批准了“犹太国法案”——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并将阿拉伯语从官方语言降为“特殊语言”。拉皮德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将削弱以色列的民主国家特征、损害占总人口20%的阿拉伯裔公民的权利。
利特瓦克告诉本刊,内塔尼亚胡之所以“急转向右”,比如坚持在约旦河西岸增建定居点等,是因为极右翼政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的支持率已逐渐赶超了“利库德集团”,他希望通过这些做法争得民意支持。而在以色列民众因近期多遭恐怖袭击而集体“右转”的现状下,这也使其成为下届大选的热门人选。评论界普遍认为,内塔尼亚胡本人对此十分清楚,也正因拥有这样的自信,他才敢于通过提前大选达成“扫清障碍”、解决政府“瘫痪”现状的心愿。“虽然民意调查专家已意识到,政坛里出现了‘后浪推前浪’的趋势,但由于联盟政府的组建过程总是非常紧,中左翼党派在短期内集合力量的可能性并不是很高。”伊沙说。
但拉皮德等人的攻击也并非空穴来风。以色列《国土报》两周前公布的民调显示,因国内经济不振、巴以冲突加剧等原因,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已从8月底加沙战争结束时的42%下降至35%。虽然仍高于其他领导人,但他在观察家眼中已非胜利者,而是唯一玩家。“内塔尼亚胡具有相对优势,但也并非坚不可摧。无论是来自国内、地区内还是国际社会的挑战,提前大选都无法解决。”利特瓦克说。倘若内塔尼亚胡再次胜选,执政之路能否如愿平坦,还是个问号。 宣布内塔尼亚胡大选举行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