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81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817)0融资融券余额接近万亿元,证监会专项检查杠杆资金。但这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其实,目前融资融券余额市值比为2.5%,跟国际水平3%还有差距。五大入市资金中券商融资盘占比较小,为18%,低于国际20%~25%的水平。证券公司净资产为8000亿元,当前加杠杆的业务仅有股权质押融资3000亿元,两融1万亿元,传统自营5000亿元,券商有效杠杆2.5倍,还是很低的水平,离合理的5~6倍的杠杆还很远。另外,各家券商两融保证金比例在50%~80%不等,不存在超高杠杆。

消费·理财(817)112月10日,人民币逆转跌势收高。在10月触及6.11高位后,短短几周内人民币大跌900点,接近6.21的水平也是5个月新低。与此同时,央行却将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6.12水平,为9个月最强定盘价。外汇投机者直接“对抗”中国央行的情况为3年来首次。11月出口仅增长4.9%,央行势必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和降准措施与美元加息预期的反差,营造了人民币贬值的环境,使投机大军欲罢不能。央行的举动意味着中国目前并不想给市场汇率单边运行的预期,也不想加入到货币贬值的大军之中。

消费·理财(817)212月5日,今年以来一直稳坐于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冠军宝座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下跌了3%,当日,工银瑞信金融地产上涨了1.32%,一举夺了冠军。随后,工银瑞信信息产业也超越了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基三甲位序发生大变。不过,12月9日A股暴跌,特别是金融股拉高后高台跳水,三只基金都未能幸免。如果金融股持续调整,题材股上行,对于这三只投资风格相差有些大的基金而言,冠军归属仍是悬念。而降息以来,很多重仓持有中小盘股的基金都仓皇转仓,使年底排位战扑朔迷离。

消费·理财(817)3楼市没有明显回暖,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却逆势火热。截至11月30日,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高达4692.9亿元,离2013年5245亿元的历史纪录咫尺之遥。12月土地市场继续升温,刷新纪录毫无悬念。上海仅11月,土地成交金额环比增长18倍。11月广州共推出30多宗土地,无论总起拍价还是总宗地面积均创2014年最高纪录。多项政策刺激带来的市场预期逆转,以及一线城市“避风港”作用的凸显,是土地市场回暖的主因。

消费·理财(817)412月8日,中证登公司暂停新增的企业债券回购资格,同时清理风险较大的企业债,AAA级以下的企业债不得新增进入回购抵押库。这是政府为了压抑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借上借”可能产生的连锁风险而采取的行动。AAA评级以下的企业债余额达1.34万亿元,占总体企业债余额60%左右,多达1034只公司债再不能用作抵押借钱。随着监管层对地方性政府债务的集中整治,城投债等平台类债券的政策风险正在逐渐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扩散。 银行投资人民币杠杆两融企业债消费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