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菊明:中国市场一直是空客的战略要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于1985年引进第一架空中客车飞机。1994年,空中客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陈菊明便是第一批加入空客中国的员工之一。近20年来,陈菊明先后任地区销售总监、销售副总裁和商务及对外事务高级副总裁等职,同期空客飞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从1994年的6%上升到今天的50%。“空客在中国的存在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提升上,更体现在空客飞机对于中国民航安全水平的提升上,空客在中国不仅仅销售飞机,我们同中国航空业携手并肩,共同发展。”陈菊明说。
据中国民航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民航共运送旅客3.5397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10.8%,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民航市场。在陈菊明看来,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空客这样的航空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空客作为拥有高品质产品的世界顶级航空制造企业,也为中国民航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截至2014年8月底,共有1054架空中客车飞机在中国运营,占中国现役100座级以上飞机总数的50%。2013年,空客共向中国交付飞机140多架,占全球总交付量的20%以上,也是连续第四年向中国交付超过100架飞机。
“在中国的1000多架飞机中,A320系列飞机占到901架。A320系列以其高可靠性、低运营成本和高舒适性的特点受到中国各类航企和乘客的普遍欢迎,无疑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单通道飞机。”陈菊明说,“另外,A320家族成员A319飞机也凭借出众的高原性能,成为中国民航执飞西藏等高原机场的首选,为高原地区民航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空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5%往返于西藏地区的商业航班都由空客飞机执飞,其中大部分都是空客A319飞机。
谈到空客飞机家族中的另一个头牌——A330系列飞机,陈菊明说,作为一款中远程宽体客机,A330系列飞机特别适合中国市场。“A330-300的初衷就是针对中远程航线设计的,我们在此基础上推出了A330区域型,所以执飞北京-上海航线最适合的机型就是A330区域型飞机。它既可以搭载更多的旅客,降低飞机起降次数,缓解空中交通压力,又可以为航空公司带来极低的运营成本。”
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以其极高的乘坐舒适性为普通人所熟知。陈菊明说,A380飞机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能为中国民航“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添砖加瓦,是中国民航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利器。陈菊明告诉记者,目前阿联酋航空和汉莎航空已经采用A380开通北京航线,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周边国家也已经或计划采用A380飞机来执飞欧美航线,日本天马航空近期就拟使用A380执飞东京至纽约航班,这些无疑都给中国航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带来挑战。“A380执飞航线的客座率明显高于其他机型,有A380飞机的航空公司的客源明显多于没有A380的航空公司,而这正是A380对于航空公司品牌的提升作用。”陈菊明说。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唯一运营A380的南方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使用A380飞机执飞广州-洛杉矶航线,实现了南航A380从国内到国际的转变。陈菊明说:“A380飞机的设计初衷就是在12个小时左右的远程航线运营的,南航A380在国际航线的成功并不令我感到意外。”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拥堵问题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陈菊明说,其实, A380飞机凭借极高的载客能力可以大幅减少飞机起降次数,缓解空中交通拥堵。在典型三级客舱布局下,空客A380飞机可以搭载525名乘客,是普通飞机座位数的两倍还要多。“用小飞机也许一天需要飞4班,但A380两班就够了。”
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合作的典范项目——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目前已取得了可喜成绩。2013年,总装线共完成总装并交付46架A320系列飞机。截至目前,空客天津总装线已总共完成总装近190架飞机。陈菊明说:“我们在中国生产的飞机完全依照欧洲的标准,甚至质量比欧洲的还要好,这是空客和中方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
陈菊明介绍说,近年来,空客与中国的工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且合作总值不断提高。2012年,空客与中国的工业合作总值达到了2.95亿美元。到2015年,空客与中国的工业合作总值将达到每年接近5亿美元的水平。
“展望未来,我们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前景、很大的潜力。在这方面我有一种使命感,要和我的团队不断地推陈出新,为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合作开创新的局面。”陈菊明说,“中国市场是空客的一个战略市场,任命我为总裁带领团队,也是一种本土化战略的倾向,但并不局限于此,因为空客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公司,本土化其实恰恰是空客国际化的一种体现。”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菊明
空客天津总装线 民用航空空客中国军情中国民航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