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的“伊朗难题”
作者:邹珊( 9月2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左)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谈
)
9月24日,为了敦促伊朗参与到反“伊斯兰国”(ISIS)极端分子的国际联盟中,英国首相卡梅伦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谈。这是两国领导人自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来的首次会面。近来,为了尽快遏制ISIS势力蔓延,伊朗作为地区大国成为各方“拉拢”对象。除英国外,美国从不愿邀请伊朗参加‘伊拉克和平与安全问题国际会议’到与伊外长直接会谈,也经历了明显的态度转变。而从严词反对到平静默许,伊朗在“美国空袭叙利亚境内ISIS目标”一事上的立场也有所松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为本刊梳理了事情脉络:“ISIS属逊尼派,从教派上讲,它在叙利亚针对巴沙尔政权,在伊拉克针对什叶派力量,所以,对其实施打击是伊朗所乐见的。其实,伊朗起初就表示过,能够与西方国家一道遏制ISIS的发展。但由于美国目前的战略思路是‘依靠中东地区盟国’,在组建反恐联盟时需要将沙特等与伊朗‘不共戴天’的阿拉伯国家拉入进来,所以就先把伊朗排除在了军事行动之外。这导致了伊朗和巴沙尔政府立刻表示,如果未经允许就进入叙领空打击ISIS,将被视为一种入侵。”
但在美、伊外长的直接会谈举行后,“美国又有了新的说法,即‘伊朗在打击伊斯兰国上具有重要作用’”。王建说:“这里面,美、伊肯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美国同意只攻打叙利亚境内的ISIS和其他极端势力,但不打击巴沙尔政府军(这样做基本等于帮助了巴沙尔政权);二、伊朗跟美国在核问题上也会有交易。我想,11月份的伊朗核协议肯定会出现突破。毕竟,双方从战略上讲都需要打击ISIS,而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后,美国也避免了今后在联合国出现国际法纠纷。”于是,9月23日凌晨,美国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盟友空袭了多处叙境内的ISIS目标,而伊方高级官员称美国事前已通知了自己。那么,伊朗默认的配合,是否意味着中东地区的反ISIS联盟将进入稳固运作?“其实,美国还是没有放开对于地面作战的限制,并且依然在小心避免让外界误会自己在向巴沙尔政权宣战。”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哈桑(Oz Hassan)告诉本刊。而这一点在王建看来,正是日后的合作隐患:“奥巴马依靠地区盟国,但这些盟国其实各有打算。比如,中东地区的另一个大国土耳其到现在也未明确表示要加入联盟,它也有自己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对待巴沙尔政权的态度到现在还不明确。最初,美国积极表示要推翻巴沙尔政权,土耳其随之冲在了最前面,结果奥巴马突然刹车,把土耳其整个晾在了那里。而对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沙特等海湾国家而言,它们的利益和伊朗终究是对立的。最开始,它们对ISIS其实是支持的,但后来眼见其势力迅速壮大,形成了威胁,才转为反对。但它们依然不愿看到,ISIS被美国彻底消灭后,伊朗和巴沙尔政权因此得利。所以,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的结盟能走多远,要看军事行动的发展。”“其实,由美国牵头的反ISIS计划有不少漏洞,奥巴马政府并非对此毫不知情,只是由于受内政等因素限制,目前还拿不出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宏观中东政策。”哈桑说,“总之,目前的反ISIS战略还在缓步发展的阶段,其最终效果尚无定论。” 难题奥巴马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