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是无中生有的自由”

作者:石鸣

“拍戏是无中生有的自由”0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谈创作《黄金时代》的缘起的时候曾经提到,你最初是想做两个人物,一个是丁玲,一个是萧红,这两个人是怎么并列进入你的视野的?

  许鞍华:我跟李樯说是本来想写两个女人的。以前我们看过好多电影,尤其是一个法国电影,我忘了名字,是讲两个法国女孩的遭遇的,一个从乡下来,一个在城市,两个人变成了好朋友,讲她们各自的经历,最后有一个女孩死了,是非常年轻的现代剧。我说我很想拍这样的一个故事。后来不知道怎么讲啊讲啊,就变成写两个女作家。然后我们想来想去,丁玲跟萧红两个是互相认识、同时代而且截然不同的人物。尽管原先的打算是拍女性而非作家,可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于做创作的人很有兴趣,李樯也是,所以后来我们准备做她们俩,可是后来丁玲因为政治原因就没拍,于是拍了萧红。

  三联生活周刊:用电影镜头来表现舞台剧中的“间离”,是一种什么感受?

  许鞍华:其实我们的本意并不舞台。因为作为一个镜头在叙述,实际上是颠覆了电影的时代感的。所以你一直看下去,可能不注意的人就没关系,可是注意的人就会觉得非常恍惚,就是打乱了那个时空。后来我发现,这些人其实不是间离的,你越来越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我们跟这些人的距离其实越来越近,离萧红反而有点远了。

  三联生活周刊:影片的后半段,提前进入了对萧红的死亡叙述,不再按照顺叙的方式组织时空了。

“拍戏是无中生有的自由”1  许鞍华:其实前面也不是按照时间线索在推进,它是在不断闪回,萧红是在上海写东北,在重庆写鲁迅,所以在电影里头本身出现的东西到后来也变成一个回忆了,就是反反复复不停地这样做。一个理由是反复的感觉,另外一个是你把这种时空上的东西不停地合并起来,你的意义跟你看戏是不一样的,你看得其实特别感慨,很不舒服,你会有点像回看一大段历史的感觉。影片中萧红死了以后,镜头才回到呼兰河,故事完了以后,又回到前面了,跟前面的第一段呼应,所以这些都是扣来扣去的,好像很乱,其实它本身是有它的意图,可是又有非常随意的感觉。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有不少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文本压过了镜头语言,开头和结尾的整合感比较强,然而中间主体部分的叙事显得有点零碎散乱,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许鞍华:我是有意这样做的,可是可能不成功。整个影片是按照萧红经历过的地方划分成几个大的段落,哈尔滨、上海、西北、武汉、香港,每一段都有一个稍微不同的叙事方式,彼此分得比较清楚。每一个段落的景都不一样,所以风格上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比如武汉是特别乱的,香港整个是非常紧张的状态,而在上海的时候我们想把文本作为重要的东西,画面反过来比较次要。可能这样子就没有那么好看,或者可能还不够零碎、不够突出,可是如果弄得太突出了,又怕它变得像另外一部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影片中,1932年松花江决堤、哈尔滨全城被淹的那场戏,场面拍得有一种狂欢似的喜剧感,萧红的逃生也并不显得绝望、慌乱,相反,似乎轻松又开心,你在处理这块时是怎么考虑的?

  许鞍华:我看过当时的很多历史照片,这场淹水的戏,其实是根据图片的。那个时候,从照片上看,人人都在打着哈哈,马在那边,或者有些人在那边,就在水里走,谈笑风生的样子,于是我就照着那个感觉拍。我觉得特过瘾,因为你不会想象到一个淹水的状况,按道理应该很悲惨,结果却是这样子的。而萧红的逃生,我们拍的大概是所有这些讲萧红逃出来的过程中最不戏剧化的那个版本,基本没有惊险的情节,可能也就是真的,她根本就是这样逃出来的,这个很难(用镜头)交代,因为其实没事儿,就是她逃出来了。

  三联生活周刊:萧红人生经历中有一些乍一听很狗血的情节,你是否觉得,如何给予这些转折一个合理化的解释是拍这个戏的难点之一?

  许鞍华:我没有觉得这些狗血特别讨厌,我觉得你要狗血也可以的,问题是你选择一个怎么样的方式去呈现。我们选的方式可能是最难的,可是因为没有狗血,每一场戏都没有趣味点,可是如果连起来,希望你就会想到她生活的整体的感觉,有些地方闷就让它闷。

  三联生活周刊:影片中对二萧爱情的展现非常浪漫而美好,同时也并没有放过后来会酿成冲突的暗礁,比如镜头里两个人即使是最热恋的时候,走路也仍旧是一前一后,萧军在前萧红在后,从来没有并排过。能否谈谈你对二萧的爱情的看法?

  许鞍华:她的感情很不幸,可是这种不幸可能不光是萧红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那些爱情都会不同程度地褪色,很多时候是突然没了。开始时美好,中间经过一段时间,因为各自的性格和际遇,最后分手。我的意思是,这几乎是很自然的,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也没有什么不寻常,也不是因为谁特别坏。

  三联生活周刊:你曾说过,《黄金时代》对你而言是一部非常私人的作品,同时有一种评论是,这是一部非常李樯的电影,是否可以认为李樯在这部电影里提供的东西和你认为比较自我的东西达成了一个契合?

  许鞍华:也可以这样说。就是想做一些新的东西,通过结构上的实验,把萧红的一生用一种直观感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不是像逻辑推理那样一一对应的,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那种表达方式,出来的东西也不是按常理你应该感觉到的一个人的生活。除了她的性格分析,她跟人的关系的分析之外,我还开了好多门户,拍出了一些细节,和一些基本的我自己认为最能讲出萧红的,让人家去感受,她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但没有固定结论。这个我也意识到是非常困难的。拍戏是无中生有的,可是出来一个东西是满自由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你就会怎么看这个戏。 文学许鞍华李樯萧红电影剧情片爱情电影美国电影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