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表的魅力
作者:李晶晶英国17世纪末期木钟,高38厘米,制作人Moncreif
英国动偶音乐钟,高52厘米,制作人Stephen和Rimbault
收藏家德里克·罗伯茨
法国玳瑁8铃5簧音乐钟,高50厘米,制作人L.Luppens
德里克·罗伯茨(Derek Roberts)和瓦莱丽·罗伯茨(Valerie Roberts)的家位于伦敦近郊,这是一幢17世纪的建筑,被扩建、修缮得更加适宜居住。足有几个足球场大的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古董喷泉池中,睡莲绽放。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一个超级大花园,只有童话书里才可见到。德里克和瓦莱丽应该常常受到客人赞美,他们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片美景。瓦莱丽告诉我,1968年的时候,他们卖了7只古董钟,然后买下了这幢房子。
英国皇家武装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实行过全民义务兵役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义务兵役法》的法律效力延续到和平时期。1960年该法律被废止,英国皇家武装力量完全通过志愿兵役制进行人员补充。1948年,德里克·罗伯茨18岁,他需要进部队服两年兵役,但他申请到了暂缓服兵役,前提是被牙医学校录取后才可以实施这个申请。德里克顺利通过了牙医学校的考试,完成了4年的学业。1952年11月德里克进入了英国皇家空军。
在空军服役期间,让德里克有时间思考未来,他说:“我对牙医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是我想学得更多,怎样才能做到这件事情呢,我很幸运申请到了皇家医学院奖学金,这是非常非常棒的一个医学院,许多导师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内都是领先的人物,但那时我没有钱去学,只能先去赚一些钱。”德里克离开空军后大概有6~7个月的时间去打工赚钱,以减轻经济压力。但是学校课程非常紧张,一个班的通过率大概只有20%,所以不得不放弃打工而专注于学业。“这是非常具有竞争性的,我非常高兴,年末我通过了考试。”他说。
德里克所学习的牙科专业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能在医院里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德里克进入伦敦大学伊斯曼牙科学院(Eastman Dental),这是欧洲最大的研究生牙科学校,有知名度,是全球领先的牙科学术中心之一。德里克说:“我非常庆幸进了这家研究所,那里有很多漂亮的护士,我在这里认识了我的妻子,她是护士中最漂亮的那一个。”1959年,德里克毕业并留任,其研究方向是帮助牙医分析什么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德里克特别喜欢动手做东西,对机械尤为感兴趣,进而会研究其历史。他说:“钟表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有制作人,一般都有签名,当你看到这个签名的时候,就会想去研究这个制作者和这个钟背后的历史。”60年代初期,德里克开始接触钟表,他告诉我:“我妈妈过去买过两三个钟,就是传统的英国木钟,黑色里面雕花那种,特别好看,我印象深刻。也许这就是我涉足钟表的起因吧。”
英国有个传统,当一个老人家去世后,有三样东西要做遗产公证:第一就是落地钟,第二个是床,第三个就是桌子。这三样在家庭地位中很重要,因为它是唯一可以看到时间的东西。没有时间不能交流,所以家里的钟必须准时。当德里克研究钟表的历史时,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买进钟表收藏,在收藏过程中逐渐发现钟表在英国很有市场。
德里克告诉我,60年代并没有很多人收藏,多数都是买钟回家做装饰用,真正的收藏家很少。像那时一只维修和保养得非常好的祖父钟(Grandfacher Clock,落地钟)只要50英镑,1968到1970年生产的座钟,只要150英镑到200英镑一只,那种小的放在桌子上的台式钟,只要8英镑到10英镑一只。当时德里克向银行贷款3000英镑,加上自己的2000英镑存款,1968年他和瓦莱丽开了一个非常棒的古董钟表店。“那时候贷款的利息非常非常低,但是古董的价值开始激增,就是在那时候,开始了我们的小生意。”德里克说。
据记载,第一台机械钟出现于13世纪末的英国和意大利北部,是根据当时的手稿中有关新式装置制造而成的。然而,这只是从遗留下来的文献记载上得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得益于钟表制造技术的发展,而这一点却常常被人忽视。直到今天有关机械钟的起源还没有确切说法。14世纪大型的公共大钟盛行于欧洲,到了15世纪中期,家用时钟出现,家用钟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能够彰显主人的地位。在17~18世纪时期用于装饰房间,并且在19~20世纪大批量生产。
几个世纪以来,钟表本质上一直是与以时间测量为核心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家和航海学家需要最准确的计时器,而且这种需要在不断地提升。当然,准确度与精密性一直是息息相关的。最精准的摆钟是由托马斯·汤姆皮恩(Thomas Tompion)在1676年为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制造的。它代表了准确度的标准,就好像今天我们把原子时间作为标准一样。
与此同时,16~17世纪的艺术馆里也陈列了精细复杂的钟,这些钟都被懂得科学的有识之士收藏了起来,它们代表了最新最优秀的科学技术及装饰成就。这些钟的精密程度不但令人震惊,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当时只有很富有的人才能拥有一台钟,主要是欧洲的皇室成员和贵族家庭。其实这些人也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受到时间的约束而生活。
“二战”后,最主要的钟表市场是英国和美国,德国和荷兰亦有部分市场。德里克说:“‘二战’时很多美国人在这里,好像等战争结束他们回去了,但他们想起在英国看到的一些东西。留有印象,所以等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又回来买这些东西把它带回去,这是一种回忆。”
60~70年代,专业的钟表收藏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历史感的,在1700年左右的那种早期英国钟或者集中收藏19世纪左右非常著名的钟表制作师的作品;另一类是不太懂钟表,购买华丽的钟表为家里作装饰。德里克偏向于英国制作的钟表,他告诉我,这是因为英国制作的量少且质量很高,这也是它的价格高出法国钟的几倍到几十倍的原因。
德里克让我看客厅里的一台祖父钟,大概在35年前买下的。当时德里克在古董店看到这台钟的时候,上面锈迹斑斑,一些铜丝都掉了。他在看了钟的机械部分后,认定这是一台非常优秀的祖父钟。买回家后,他开始着手修理,发现钟壳是英国木钟之父托马斯·汤姆皮恩制作的,托马斯曾经为皇家制作过钟表。德里克知道白金汉宫有一台一样的,属于女王所有。于是他找到管理女王家居用品的负责人,对方告诉他,那个钟摆放在女王生活的房间,所以要去看几乎不可能。但恰巧这个钟有过维修,有不少图片和详细记录可以提供。于是德里克根据这些资料,花费5年时间把它重新恢复。冬天先在森林选材,夏天砍伐,之后将木材放置三四个月。再锯成板,晾放,每个月翻转一次,让木材自然收缩,这样才能保证使用到钟上不会变形,这道工序省不得也急不得。
早年时德里克和瓦莱丽会买进各种类型的钟,因为价格不同,会让客人选择性更大,这样的话不会被高昂的价格吓走。但时间长了,他们发现一个价值3万英镑的钟和一个价值2000英镑的钟可能买进价差不多,但利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价值3万的钟花费1000英镑修复,维修费只占费用的3%,如果花费同样钱去修复2000英镑的钟,那维修费占到了50%。所以很明显,最后为了利润,德里克和瓦莱丽不再对外出售成本便宜的钟。德里克说:“我们早年时一年可能要卖700台到750台钟,后来我们的销售量逐年下降,但是我们的利润却逐年上升,利润上升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交易数目越来越少,我们自己身上负担的工作量也就越来越少了。”大概在1975年左右,德里克最多一天能卖出13台落地钟,这是美国最富有的时期,他们会来到英国采购各类古董装饰自己的家。英国的古董能让暴富的美国人自我感觉高尚、有品位。
1987年德里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关于钟表的专业书籍《英国骨架钟》,此后的20多年里,他陆续出版了《大陆和美国骨架钟》、《英国落地钟》、《动偶钟》等,成为钟表收藏的必备书。德里克说:“我想说,除却读书去上课,或者是拜访博物馆,另一种比较好的学习古董的方法就是去参加古董商的交流会,尤其是有批评家、评论家参加的那些古董交流会,你可以听到同行对你的评价和指正,这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008年开始,有中国的收藏家进入古董钟的收藏行列。他们会来到我这儿,向我询问有关钟表的事情。”德里克说,“不过他们更喜欢那种与北京故宫收藏的钟表相类似的,或者带有中国元素的。”
(实习记者谢济对本文亦有贡献)德里克·罗伯茨藏品
英国木雕8铃5簧音乐钟
高74厘米,约1895年
这台英国木雕艺术8铃5簧音乐木钟,采用了海浪纹饰,上下呼应,顶部还突出一束高耸的浪花。整体外壳为全木质结构,木雕恰到好处,没有一丝金属,就连散音窗都是木制网装。金黄色铜鎏金雕花钟面,在深色调的木壳中显得格外抢眼,雕刻工艺堪称完美,可以看出,这块板用了非常深的功夫、花了很长的时间制作。
银质数字盘使用阿拉伯数字取代了罗马数字,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到了19世纪末,阿拉伯数字开始出现在时钟上了,这之前,英国钟面上几乎见不到阿拉伯数字。银质阿拉伯数字盘的上部有三个小盘,从左到右分别是:止报盘、快慢调节盘和音乐选择盘。标准的英国8铃1簧机芯,三链塔轮,锚形擒纵机构,无雕花机芯板,以及大而重的摆锤。同样8套铃打一首曲目,4根音簧打一首曲目,一根硕大的音簧正点报时,这就是19世纪末典型的8铃5簧英国机芯。
摩天轮蒸汽机工业模型钟
高45厘米,约1900年
法国古梅特(Guilmets)制作
这台摩天轮蒸汽机工业模型钟,以黄铜和不锈钢制作钟体,配以暗红色大理石底座,呈现出敦实稳重的分量感。顶部的巨大摩天轮,是这个钟的最大看点,因为它运动幅度巨大,占有钟的一半体积。当它转动起来,你可以想象出那壮观的情景。摩天轮转动的同时,前方正中的蒸汽炉压杆也上下运动着,伴随着摩天轮,前方两个金属球也不停地顺时针转动。
所有机械转动部分的动力,来源于一个与时钟无关、并且超大的人工上劲簧片动力轮,连钥匙都比一般的钟大很多,一般上满劲后,可以运动几小时。整体的模型制作如此逼真,锅炉、蒸汽炉、墙壁、气压管道、摩天轮等,这台钟用料十分奢侈,重量达到18公斤。
克普琳玳瑁音乐钟
高47厘米
英国伦敦 威廉姆(William Kipling)制作,约1720年
这款颜色鲜艳、色彩斑斓的英国钟,就是一台红色染色玳瑁贴皮工艺的古董钟。高配置9铃报时机芯,钟面依旧是英国传统的铜鎏金衬底,银圈罗马数字盘,12点上方是1~31的日历盘,这也是早期钟的特点。钟面中间带有弧形的秒摆孔,以及生铁制作的分针和时针,满工机芯后板的手工大花卉的雕刻,美妙至极,雕工老辣,纹路大气。中部偏下位置刻有花体的William Kipling London签名。8日动力的双链塔轮以及古老的冠状擒纵机芯,梨形可调摆锤。9铃高配置,整点是单铃自动报时,左上角是问时拉线,并且是两问功能,即拉线后,8个铃打音乐问刻,第9铃报正点。在18世纪初期能达到9铃配置的音乐问钟是十分罕见的。
铜胎珐琅彩皮套钟
高17厘米,约1890年
这台以粉色珐琅彩为基调的法国皮套钟,是销往中国市场的经典款式。可以隐约看到白珐琅钟面上经销商地址中有Hong Kong和Shang Hai字样,以及中国人所喜爱的中心大秒针。
大三针,指中心大秒针,也是中国人审美的一个癖好,喜欢看不停转动的感觉。历史上国产的广钟和苏钟,都是有中心大秒针的,这似乎成了中国人的习俗,但不是说凡是有大三针的皮套钟,都是销往中国市场的。欧洲市场皮套钟带有大三针的少之又少。可以看到,钟面下方有个1~12的小圆钟面,这是闹时表盘,而设置闹时的钮,在对称的机芯后板上。钟壳顶部前方有个金属小按钮,这是用来问时的,当你按下键钮,钟就可以自动报出时间。
铜胎珐琅三套件四明钟
主钟高45厘米(包括底架) ,约1880年
这套钟的主钟体,是典型的四明钟设计,钟体是由四个铜胎珐琅“帝国廊柱”支撑,四面厚实的水晶玻璃,顶部为法国人在他们的壁炉钟里最常用的奖杯顶,珐琅彩至上而下贯穿整个钟壳。钟面的内圈和外圈皆为珐琅彩,中间为1~12的黑色阿拉伯数字。相对钟的体积,硕大的摆锤同样少不了珐琅彩设计,当摆锤摆动起来,尤其耀眼好看。两边相对应的杯状摆件,如此才能成为三套件时钟。类似这种法国三套件钟,一般都是放置在当时欧洲家庭客厅里的壁炉架上,所以西方人也亲切地称呼它为“壁炉架钟”。
圣母子神秘钟
高58厘米,约1880年
古梅特(Andre Romain Guilmet)早期作品
签名:BREVETC GLT S.G.D.G 机芯号:412
这台钟采用的雕塑题材为西方人尤其喜爱的“圣母子”故事,巧妙运用了“圣母”手拎摇动着的摆锤来嬉戏“圣子”的场景,惟妙惟肖。雕塑部分采用铅锡合金的金属鎏金材质,摆锤的圆头部依然是厚实的水晶玻璃,明晃晃的,更增加了动感。钟壳制作比较讲究,使用淡蓝色花大理石,纹饰自然。左右为兽头提把,这既是提把也是装饰,4只粗壮的兽脚,牢牢地支撑着这重达15公斤的钟。金色钟面和黑色的珐琅数字形成了鲜明对比,配以蓝钢的时针和分针,以及周边花纹封口。
从外观看与一般的法国圆机芯没有不同,不同的是,可以看到一根较粗的金属棒,挡在机芯后板前,金属棒的底部成90度角,弯曲部分的最前方变得很细,直接插入机芯下方的一个机构里。机芯走动时,这个机构会不停左右拨动金属棒的最前端,导致连接钟壳顶部铜盘的金属棒也左右摆动,带动铜盘。雕塑的底部也是圆形,正好放入铜盘的槽里,雕塑也就随着底盘蠕动,这是肉眼很难看得出的。而挂在雕塑女神手上的长摆锤,在雕塑蠕动带来的动力和惯性下,就随之不停地摆动了。 钟表古董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