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菌的另一面
作者:袁越人类看似是细菌的宿主,但人体内生活的细菌总数是人体细胞的10倍以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才是主角。
既然如此,细菌们应该和人体共存亡才对,两者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但在一般人心目中,细菌能让人生病,所以被称为病菌,比如能够导致肺结核的结核杆菌,以及能够导致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等等都是如此。
问题是,这两种细菌为什么要杀死宿主呢?新的研究显示,它们的本意也许并非如此,甚至有可能是人类的大恩人。
故事要从几十万年前说起。那时我们的祖先刚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食物构成也从植物逐渐转向动物。肉类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能提供各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尤其是植物性食物当中很少见的B族维生素,在人类大脑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人类脑容量之所以变得如此巨大,和我们的祖先开始大量吃肉有着直接的关系。
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改以谷物为食,肉类的摄取量大为减少,但是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因此而萎缩,原因就在于有一大批能够分泌B族维生素的细菌进驻到人类的肠道当中,和人类建立了互助互补的共生关系。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人肠道中找到了几乎所有B族维生素的分泌者,独缺B3。这种维生素又名烟酰胺,是神经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缺乏B3的人会得糙皮病,常见于因为贫困而吃不起肉的穷人群体当中。得了糙皮病的人不但皮肤会因为发炎而出现红斑,其神经系统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人会变得越来越笨,学习能力逐渐丧失,直至变成痴呆。
既然维生素B3如此重要,肠道菌群中又找不到能够分泌B3的细菌,人类是如何补充这种维生素的呢?有人灵机一动,想到了结核杆菌,这种寄生于人体呼吸道的细菌能够分泌B3,这一点甚至曾经是医生们用于诊断肺结核的病理指标。
难道说,人类为了得到维生素B3,竟然不惜付出得肺结核的代价?答案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不可思议。
首先,结核杆菌不会让所有携带者都发病。事实上,如今有90%的结核杆菌携带者都没有症状,完全是正常人。其次,只有那些体内缺乏B3的人才容易患肺结核,而这通常意味着吃不起肉的穷人,这就是为什么肺结核常见于那些营养不良的穷人群体当中的原因,富人很少得这个病。第三,人类免疫系统对付结核杆菌的方式也很奇怪,似乎有意不杀死它们,只是控制它们的活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3时,免疫系统就会暂时放松管制,纵容结核杆菌开始繁殖,反之亦然。
幽门螺杆菌的故事也很类似。这种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罪魁祸首,一直被划归到了“病菌”的范畴里。但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细菌能够分泌叶酸,这也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通常存在于蔬菜当中。如果孕妇体内缺乏叶酸,容易生出畸形儿。
有趣的是,上述两种细菌开始在人类群体当中扩散的时间也和它们的功能相对应。结核杆菌出现于7000~1万年前,正是农耕时代的开始。幽门螺杆菌则发生于人类走出非洲进入欧亚大陆的时期,由于北半球寒冷的气候导致蔬菜减少,人类饮食中的叶酸含量不足,幽门螺杆菌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必须指出,上述这两个案例都是早期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叶酸还是B族维生素都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添加剂补充,不需要细菌的帮忙了。 细菌病菌健康养生维生素结核杆菌另一面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