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大选:铁腕强人上台

作者:邹珊

( 6月8日,埃及新任总统塞西在政权交接仪式上检阅仪仗队 )

6月3日,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宣布,前军方领导人塞西以96.91%的得票率战胜左翼政治家萨巴希,赢得总统选举。本次选举的参投选民共2556万名,投票率仅为47.45%。

塞西的胜选虽是众望所归,但投票率却远低于预期值。这说明了什么?“埃及军方近来对异己意见的镇压十分严酷,不仅针对穆兄会,对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有人将低投票率解读为民众对此的控诉。但也有人将这一信号视作民众对塞西维稳政绩的肯定。从行为政治学的观点来看,当人们感到未来充满威胁时,投票率通常较高。但若他们信心十足,就懒得投票了。”美国森林湖学院荣誉中东政治学教授塔哈米(Ghada Talhami)告诉本刊。

的确,面对外界对于选举合法性的质疑,许多埃及民众表示并不在乎。因为在经历了3年的动乱和经济衰退后,他们“只要安全”。他们希望塞西能以其“铁腕统治”结束社会动荡,同时也接受了他的不容异见。

塞西上台之后,他首先需要应对的是社会中不断发酵的愤恨情绪,尤其是决心对新政府合法性予以打击的穆兄会。同时,埃及的经济前景也令人堪忧。塞西面前的民生挑战,如节约用电、燃料补贴改革、增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财政赤字、降低外援依靠等,很多都是去年穆尔西遭罢黜的原因。国家急需经济改革,但最近的改革却并不成功。“近日,通过资本收益税改革来增加国家收入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措施导致股市大跌。”美国马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奈洛尔(Phillip C.Naylor)告诉本刊,“旅游业收入也达不到预期额度,而官方又刚刚宣布将实施新的游客机场建设费政策来增收,这将进一步挫伤游客的积极性。”并且,未来的结构性改革也离不开政治环境的支撑。而塞西曾宣布,埃及的政治前景中将没有穆兄会的位置。这种打压政策早已造成社会分裂,将伊斯兰势力逼到了新政府的对立方。正如穆尔西的反对者在2012至2013年对其持续发难一样,这条裂痕也将使塞西的新政策实施举步维艰。

另外,塞西的“维稳诺言”也并非面面俱到。比如西奈半岛叛乱分子的平复、与利比亚交界地区的非法武器交易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塞西均未说明。“塞西没能使民众明白,埃及对外政策领域的险情,比内政窘境更能拖累民主进程。”塔哈米说。并且,“新政府将是整个国家仅剩的一个尚在运作的机构。这几十年来,由于穆兄会成功吸引了社会贫苦大众,而穆巴拉克则塑造出了‘民族民主党’这样一个压倒政坛群芳的‘霸权党’,埃及其他党派都已被‘掏空’了。2011年的权力更迭向社会活动家、工人联盟、女性群体以及其他人群敞开了政治大门,但并未使他们转型成为政治党派”。而塞西若果真施行“铁腕统治”,继续使用武力和高压手段来加强政治管控,那么一旦失败,社会动荡将进一步加剧;但若奏效,埃及就等于走上了明确的独裁之路,两者皆与“民主过渡”背道而驰。

“现在,塞西与军方虽然看似已控制了埃及,但其政府仍然不堪一击。”奈洛尔说,“不过,由于这3年的动乱已使民众疲惫不堪,一段暂时平静期的到来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是,在电视讲话中,所有塞西避而不谈的问题其实都在民众心里划下了问号。从现在开始,为了内外维稳,埃及的民主过渡将进入缓慢阶段。”塔哈米说。 强人铁腕上台政治大选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