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的安全隐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北京地铁高峰时段的拥挤程度曾在网上和电视报道中被广泛传播,当地铁工作人员每每把最后一位乘客推进车门的画面出现时,让人觉得夸张得甚至有点娱乐化。但是当你真正置身于北京地铁高峰时段的人流中时,那种个体的渺小、无力而被裹挟着随波逐流的感觉让人觉得是那么不安,甚至充满恐惧。

每天我都要在下班高峰时段刚开始时走出2号线东直门站,这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之一,很多人要在这里换乘13号线,去上地、回龙观,还有人换乘机场快轨。所以主体建于80年代的2号线东直门站面对如此大的人流量,总是显得不堪重负。每到周五的高峰时段,地铁的营运人员总是进行单方向的限流,使得人流的总体移动方向在站台上是单向的,以控制地铁站内混乱的情况。每天我走的地铁站东北出口,狭小的空间内承载着进入的人流。进站人携带的物品还要过安检机,出站的人流和进站人流被铁栅栏隔开,通行宽度各3米左右,出站人流在顺向的外侧,顺向靠墙是自动售票机。在铁栅栏和售票机之间的通行宽度大概3米多,可以同时容纳4个不带任何行李的人并排通过。但近几年来,各种摊贩,卖熟玉米、手机贴膜、办理信用卡、卖玩具、卖小商品的各种地摊开始进驻这个空间,将出站通行宽度占去一半。一到上下班高峰出站人流只能在仅可容两人通行宽度的空间里腾挪。我曾连续两年锲而不舍地给北京“市长热线”12345打去电话,反映摊贩违法占用空间,堵塞疏散通道的安全隐患问题。电话打了六七次,几乎每次都有回复,但是反映的问题却越来越让人习惯,城管过来查处,摊贩撒泼耍赖,呼天抢地,甚至以武力威胁,城管执法越来越无奈。渐渐地,摊贩也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理所应当,地铁营运方也听之任之,一切的执法行为已呈无能为力之势。

今年初夏北京天气酷热,人也心浮气躁。赶上各种意外事件层出不穷,我准备再当“好事者”,致电12345,再论此事。致电后,城管执法即刻回复,但也坦陈各种无奈和执法的弱势。我虽能理解,但是这种公共空间的巨大安全隐患天天就这么存在着,公安说不是他们的职责;城管接着,但是执法手段有限而无效;虽在地铁公司的管理区域,但他们置若罔闻好似与他们绝缘。任由这种不安全隐患像一个顽疾永久地存在,难道真等那个“万一”出现才会有解?

(文 / 高晓峰) 隐忧交通安全民生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