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选择叫拥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万达版纳国际度假区内的雨林体育探险公园
)
程伊宁
——投资居住总相宜
修炼
“一辈子这么辛苦为什么呢,其实你需要的也就是一个悠闲的生活嘛。想吃什么吃什么,想散散步就散散步。”今年44岁的加拿大华人程伊宁放弃了加拿大安大略湖边的居住地,把自己今后的生活定格在了西双版纳,做投资出身的她说起这次决策的逻辑,一些近乎奇思妙想的分析,甚至会让人感到几分惊诧。
见到程伊宁时,她刚从版纳的皇冠假日酒店搬到她熟悉的一家私人旅舍,齐耳短发,满脸笑容,充满活力的举动,显得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 茶马古道主题公园
)
程伊宁走过的人生历程简直可以用“飘逸”来形容,既充满了感性的色彩,又暗含着理性的成分。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父母都下放到江西,而那里也成了她的出生地,所以,她一直称自己是地道的江西人。
( 丛林冒险主题公园
)
在江西成长,在江西上完了中学,大学还没有毕业,她便选择了去美国读书。她孤身在海外留学的经历称得上是丰富多彩,她先后在美国洛杉矶、新奥尔良等城市生活过,到加拿大,她住过多伦多,住过温哥华,住过尼亚加拉大瀑布边上的一座小城,在这两个国家她学了会计学、经济学、服装设计和金融四个专业,前两个专业本科毕业后,她的兴趣又转移到了艺术上,于是用两年时间修习了一个服装设计的证书,之后,为了自己“工作需要”又修了一个金融学的本科。
她觉得自己这种近乎流浪般的迁移是“生活所迫”,初到美国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到加拿大生活,相反,那时候她对加拿大还抱着一定的偏见,觉得没有美国就业机会多,没有美国好,但当时美国申请绿卡的条件较为严格,短时间很难办下来,而加拿大恰好有一个技术移民的开放政策,学历专业等等条件累计只需要70分就能行,而且在加拿大拿了公民身份再回美国是不需要任何证件的,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一个跳板,结果当她“迫不得已”到了加拿大之后,她逐渐爱上了那里,于是选择留了下来。之所以会学习了这么多的专业,她解释说:“我那时候已经相对成熟,专业的选择完全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会计学的时候要修经济学,我觉得西方经济学非常有趣,服装设计就是完全的业余爱好,金融学是我做投资的需要。”
( 万达广场效果图
)
程伊宁一直是一名全日制的学生,她的学习经历持续到了38岁,一定意义上来说,程伊宁根本就没有工作过,她认为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进取心,就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将没有工作经历又归咎到了她白羊座的星座上,她说白羊座天生就不喜欢给人打工,总是在寻找自己做老板的状态。“我宁愿自己摆个小摊也不愿意去做律师、医生给人打工,我摆摊至少可以当自己的老板,想收摊就收摊。”
其实,程伊宁也并不是完全没做工作,她只是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年轻的时候”她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投资的研究上,开始了期权、期货交易,她差不多每天都在钻研这些东西,她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职业。“这个资本市场总是摆在那,钱就在那,市场是个零和游戏,只要有人亏就会有人赚,只要我有这个能力,钱总是摆在那。说起来挺好玩的,只要我没钱我就到电脑前坐一会儿,看看有没有机会赚钱,只要有机会我就下个单,钱就来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说这么简单,这中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就像医生你也要学习解剖学明白人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能乱下刀。”
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华尔街也并不都是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大神,一夜倾家荡产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或许是命运的眷顾,或许是由于她本身的不刻意,也或许是她用了异于常人的苦工,总之,程伊宁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不仅“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费用都是自己解决”,而且成功实现了年轻时定下的让自己40岁退休的理想。
选择
有时间的时候,程伊宁会去世界各地转转,但她始终钟情的还是中国。2003年第一次去丽江,她为那里的小桥流水着迷,热闹丰富的酒吧也是她喜欢的,她觉得这是全世界最热闹的酒吧了。她喜欢老城的石板桥,顺着水可以把全城走遍而不会迷路。她每年回国多次,每次在丽江都会住到一个月以上。
那时候,她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人民币会升值,在这种情况下,“要不就在这里买房买资产,要不就把货币换成人民币,收益无非就是这两种”。
她一直动心要购置中国的房产,她也想在丽江投资生活,她看遍了几乎所有的楼盘,因为想着自己要住,所以对她来说,她觉得那些楼盘的质量都比较差,距离加拿大的标准相差太大了。上海的房子,那时候她也尽数看了,东方曼哈顿她甚至都觉得标准不够,最终,她没有选择出手,而是把她将近一半的资产都换成了人民币。从后来的发展演变来看,她的这次投资虽然没有“炒”房丰厚,但毕竟还是享受到了人民币升值的利润。
程伊宁很认可投资天才吉米·罗杰斯(Jimmy Rogers)的说法:“19世纪你聪明的话,你会背上行李去伦敦,20世纪你会打起行李去纽约,21世纪你就该去亚洲。”吉米·罗杰斯选择了新加坡,程伊宁虽然认可新加坡的秩序和干净的环境,但她觉得那里太热,吃的也不适应,而台湾是有台风的。她一直想在中国买一个自己住的地方,“可以每年住上四五个月甚至七八个月的地方”。
对于版纳,她以前只是在加拿大看过一位画家的版纳风情画展,她非常喜欢这位画家的画,对版纳也一直抱着一种特别的感觉,但从来没来过。直到去年3月份她第一次来版纳,但就是这一次,她便决定了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这里。
虽然一次游历就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但程伊宁并不承认“一见钟情”的说法,她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当初说服自己的理由。
“多伦多太冷了,版纳四季如春,空气非常好;版纳处处是美景,处处是自然,包括皇冠假日酒店,你吃饭的时候鸭子就在你边上;版纳这边是傣族,老百姓都信奉小乘佛教,非常淳朴,这和很多地方都不一样,少数民族的风情依然浓郁,这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我比较注重吃,版纳有新鲜的鱼,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特别是这里的野菜,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我以前为什么每年来云南去丽江,也是因为吃的原因,我从小的记忆,家里把吃摆在最重要的地位,‘文革’下放,我们再穷,我们家一顿饭也要吃五菜一汤,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豆腐青菜黄豆也要搭配出来,我在国外也没改变这个习惯,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原材料,我也尽可能地每顿自己做上五菜一汤。”
接下来的理由听起来确实令人惊诧,甚至颇带了点职业投资者的臆想成分。
“以前科学家的预测,地球每110年就会进入一个微冰河时期,气温会变冷,1645到1745年,泰晤士河都结冰了,从2013年开始,气候进入11年的小周期,我住在安大略湖边,住了那么多年,今年第一次结冰,2020年就会非常冷。版纳现在虽然有时候还是有点热,但考虑到现在正在进入微冰河时期,当全球气温变冷,版纳也会变凉一点,那个时候就是正好了。天气变冷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全球粮食也会出现短缺,版纳物产很丰富,另外,版纳靠近缅甸,2015年缅甸大选,昂山素季如果当选,在她以前接受采访时曾表达,她会致力于重视农业,如果她当选,缅甸的农业会更大力发展,而版纳紧邻缅甸也会受益。”
程伊宁说着这种“异想天开”的理由的时候,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但她说,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我找到了让我满意的房子。”
享受生活
程伊宁选择了版纳,她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房子。正如她以前的挑剔一样,她把现有的楼盘都看了,但还不是特别满意,当她看到万达国际度假区项目的时候,首先就被项目的浩大所震动。而她早年间曾经听过王健林在哈佛的演讲,对这家企业的年度报告她都会阅读,在内心当中是有一定的认可度的。
当第一次真实地看到项目的时候,她问了几个问题:你们的傣秀剧院是360度还是180度?万达广场是持有还是卖的?听起来,这两个问题好像有点莫名其妙,特别是第一个问题,但程伊宁说,她很喜欢看秀,喜欢那种壮观的场景,拉斯维加斯的各种秀她都看过。“如果它的舞台是180度的,我可能就不会买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她觉得自持的物业,持有者才会更用心思,也才能保证将来的管理。
当她看到样板间的时候,有过服装设计学习经验、对色彩特别敏感的她对这里色彩搭配很中意,几乎没有再费更多的心思,在投资市场做惯了决断的她直接购买了六套房子:五套住宅,一间商铺。
按照程伊宁的判断,即便中国的房地产到达了拐点,但版纳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是针对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个项目会将版纳由一个小城市变成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假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城市地位的提升也能保证它的物业不会贬值。
“我在想,万达有那么多的酒店,我也可以借光把我的房子租给像我一样的旅游者,过去我去世界各地旅游的时候,经常愿意找这种短租一个月的房子,我觉得版纳将来这样的市场会很好。”随着交房日期的日益临近,程伊宁已经在构想着将来的生活,她准备把加拿大的几处房子卖掉,卖不掉就都租出去,等那位不会讲中文、但也很喜欢版纳的加拿大男友成功卖掉自己的诊所之后,“我们将来就要在版纳定居,每年至少住到10个月以上,剩下两个月就去全世界旅行”。
陈开明
——换一种活法
版纳,让他下决心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遇见陈开明,是在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展示大厅里,业务代表正在陪着他看着整个项目的沙盘。
虽然已经在广东生活了20多个年头,但接近50岁的他东北乡音依旧浓重。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艰苦,上初中的时候,他就会到酱菜部批上一大坛子豆腐乳走街串巷去零售。高中毕业之后,他跟着亲戚进了地质勘探队,每天的工作是背着各种仪器在老林子里穿来钻去,一天的伙食就是早上揣出来的三四个窝头或馒头,搭配一块咸菜,但由于年龄小,那种日子他也并没有觉得艰苦,反倒觉得那时候的生活充满了新奇。可能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他对森林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临时工的日子他大概干了不到两年,之后就进了一家重工企业当学徒工,由于他“还算机灵”,两三年的时间他已经从学徒工干到了工段长,但逐渐地,他对这样的机械工作有了厌倦感,加上厂子的效益也不好,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他毅然辞去了工作,跑到了“当时很热门”的广东。
初到广东,这里的热闹与繁华让他兴奋不已,第一份工作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找了个机械加工厂,但没几个月,环境的新奇感已经压不住工作的乏味,以后的两年,他在广州、深圳、东莞多个地方辗转,工作也换了很多种,真正给他带来好运的是电子产品的销售,那时候广东由于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很多电子产品元器件都是从广东进关,倒腾这种东西成了很时髦也很挣钱的行当。
短短几年时间,陈开明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在佛山开起了自己的工厂,一段时间,工厂也是越开越大,效益也是越来越好,但近些年,他越发感觉到好日子似乎已经过去,2011年春天第一次到版纳,他的目的就是要考察红木市场。“过去,缅甸、老挝这些国家过来的红木主要都是在版纳,版纳有专门的红木一条街,但这里红木的原料多,加工的手艺却远远赶不上广东。”
版纳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虽然壮观,但在版纳热带雨林里穿行还是让他觉得“眼花缭乱”,他原来对森林的自信被彻底动摇了,特别是在望天树景区,从树颠上走过,脚下的热带雨林所带来的诱惑简直让他难以自持。
但最终让他做出选择版纳决定的还是他在版纳的一次偶遇。“那是2012年来版纳,碰到一位老爷子,家在四川昆明交界的地方,前阵子还在昆明做手术,心血管不太好,一到冬天就感觉心有点紧,特别难受,总有要犯病的感觉,到昆明虽然海拔也只有1000多米,但还是感觉头晕,到丽江、大理高原反应就会更加明显,而一到版纳他就感觉特别舒服。500米的海拔、温暖的气候都让他感觉舒服,身体好了,人也就越来越开心。”
陈开明有一个妹妹在丽江开客栈,当他把自己的感觉分享给妹妹的时候,“那两口子老兴奋了”。没多久,他们就拉着陈开明又跑了一趟版纳。
“我们都觉得,将来泛亚铁路一旦开通,版纳就是联系东南亚重要的桥头堡,从这里到万象比到昆明还近,并且到这些国家都会是落地签,来旅游的人那就真是海了去了。”那一次,陈开明就做出了跟妹妹合作开主题客栈的决定。
在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项目中,雨林大宅、整栋公寓、商铺,他们已经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他觉得跟着大企业、大项目相对比较靠谱。“他们楼的外立面非常有地域风格,小区绿化漂亮,一层还有大的私人花园。”
他的工厂已经在转让的谈判中,原来为了生意方便在广州购置的房子他也已经出售,儿子在国外留学,将来怎么打算他也左右不了。这次借着收房的机会,他还在琢磨着是不是再加大一点投资。红木的生意他还在考虑,合作还是代工还没有跟佛山的厂家达成共识。
无论怎样,他觉得自己的心情比以前好了许多:“在前线奋战这么多年,也该到后方修养一下了。”
林云蔚
——爱情在这里生长
林云蔚说自己现在总是这么快乐,她说她对版纳真正是“一见钟情”。
她生长在内陆城市郑州,2004年的时候,父母在海口买了个小房子,当时并不是为了炒房投资,也还没有那个意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她的高考移民。当时他们一家就觉得,海南的风景很美,冬天确实很舒服。
2005年的时候林云蔚就转到三亚上高三,按现在的情况,她们学校应该算是很中心的地带,离三亚湾很近,那时候学校外面就是一片石头滩,歪歪扭扭长着一些椰子树,她曾经跟同学开玩笑说,“感觉学校附近会有恐龙出没”。
当时整个三亚高楼特别少,商场也就是一个超市,大一点的运动品牌都没有,除了旅游旺季,车也特别难打,有时候她们就会坐那种私人“摩的”。“但是我同学都觉得危险,不让我坐,就只选择那种女人开的。”
到了六七月份,“因为海水会反射阳光,早上8点钟的太阳就跟中午12点一样。”她觉得气压让人憋闷得不行,甚至有点透不过气来。
那时候她对三亚的印象虽然说不上多好,但“天然的、淳朴的”三亚还是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内心中。“现在三亚到处是高楼大厦,已经失去了三亚在我心中的感觉。”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现在“物价超高”,“当时椰子2块钱一个,5块钱三个”。
大学毕业后,林云蔚既没有选择三亚、也没有选择郑州,而是来到了上海,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她的男朋友在上海。
2012年,她去东南亚旅游,玩完之后,她就拐到了版纳。鲜花和水果当然是她的钟爱,但真正打动她的,是她偶然看到的一场“丢包”活动,那是傣家儿女竹楼丢包的传情仪式。
丢包,傣语称为“端麻管”,是一种集娱乐与传情于一体的活动。每当傣历新年来临之际,各寨的未婚男女青年纷纷涌向丢包的草坪或者椿树下,分别列阵各站一边,相互对视片刻,女青年便手握花包提绳轻甩几圈,再“嗖”地向男青年甩去。男青年争相抢接,接不住的就要给姑娘送些礼物,接到花包的男青年也会将花包掷向女青年,让姑娘们抢接。清代流官柯树勋写过一首《抛球》诗:“时样衣衫趁体艳,绣球抛物早春天,邻家姊妹齐声贺,恰有多情美少年。”
这种趣味天成的青年男女的游戏让久在写字楼里“每天端着一副假兮兮的面孔”的林云蔚产生了一种“被电到”的感觉,当年,她就带着男朋友一起重游版纳。在偏僻的傣家寨子里,坐在竹楼下织布的大娘,旁边吊床上吹葫芦丝的大伯,那种亲切的生活场景让他们莫名感动,那一刻,他们便下定了到版纳生活的决心。
两人的想法遭到了各自家庭的严厉反对,半年时间,他们一直斟酌着自己的想法,也一直在做着家里人的工作。
“我们现在已经结婚了,这里虽然没有上海繁华,但生活节奏也没有上海那么紧张,每天傍晚吃完饭,我们都会去澜沧江堤上散步。”林云蔚说他们刚在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买了房子,她憧憬着他们小家庭美好的未来。“万达在这里做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项目,幼儿园到高中都会建最好的,而且云南省第一医院也在这里建了分院。他们的商业和主题乐园都是国际先进标准,各种高科技的东西应有尽有,等我们将来有了孩子,在这种国际化的氛围中,他的视野也会更加广阔。”
(文 / 庄山) 选择陈开明拥有万达版纳国际度假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