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跑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跑路。去年夏天,我在河北大厂县的“早安北京”小区首付了个期房,这里离通州潮白河三四公里,若按开发商描绘的线路,明年夏天入住了在北京上班也能来回赶上趟的。从地图上看,这小区虽是河北管,但直线距离比北京房山到天安门还近。不过,开发商许诺的线路迟迟通不了,但这还不能怪开发商,明明很容易通的路,有人故意刁难,我看不惯,一个人就单枪匹马地跑路——跑跑看,能把路早点通了不。

说来有两条路在卡着我们小区。一个是北边与河北三河市燕郊的跨界处有一公里断头路,两边都是宽阔的柏油马路,中间是坑坑洼洼的土石路,车颠得很不好走,每次从燕郊去大厂看房都要绕一个村庄,村里的路也不好走,绕村庄是5公里,而走正规路就迂回到北京通州了,需要20公里。当地人都说,路通了人就都跑到大厂买房了,那三河市燕郊得损失多少钱啊。想想,仅仅是一公里距离,三河燕郊南外环1.2万元,而大厂这边不到9000元,所以,三河市是死活不让通路的。

另一条路是我们小区西边与北京接壤处,说是要建一个厂通桥(河北大厂—北京通州),但这桥就是一直没动静,许多人又说了,大厂县非常乐意搭桥,但北京就是不理睬。后来媒体报道京津冀一体化时证实了这传言,河北诉苦说与北京接壤处有23条断头路,都是北京不让通。如果厂通桥修了,我们以后从小区到北京6号地铁,再到城中心总共也就1小时。

去年12月初,我从北京专程到两条断头路处拍照取证,然后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跨县和跨省的路快快通。我以为党报的舆论压力下,三河市和大厂县的一公里跨界路就先通了。殊不知,文章见报第二天,我跑到现场察看,结果问题更加严重,原本那土石路坑坑洼洼颠簸地勉强走三轮车,可现在燕郊南外环一侧被挖掘机挖了个深沟,你是彻底过不去了。问路人,说是党报报道当天被人挖的。莫非是报复报道?

随后电视报道出来了,我也在一家杂志发文呼吁,希望跨界的路不要跨年。但无奈两断头路到2014年还是断着。春节后,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同时每半月就从北京跑到河北燕郊看路,但都是没任何进展。“两会”上,京津冀一体化成热门话题,我趁热打铁。在北京的一家报纸上连发两文,直斥一公里断头路:三河和大厂跨县的路都不通,河北何谈跨省式发展?随后,人民网又多次报道,我还带记者到这跨界处采访。我以为,这种大背景下三河市没理由不通路了。然而一周后,我跑到三河和大厂的跨界处,断头路更加支离破碎——原来只是土石路北头与燕郊南外环处挖断了,现在一公里土石路每隔一二百米就挖个长沟,并在一旁栽上树苗,而南头与大厂县“孔雀城英国宫”交界处除挖了长沟,还堆了垃圾山,像是两个敌对国家的国界。把一个土石路拦腰斩了七八截。

半年来,我跑这路来回十几趟,搭进去上千元了。多个朋友劝我不要管这事,大厂那边几个小区以后十几万人,又不是你一个人走。我告诉朋友,这路我还得跑下去,因为和我一起买期房的人,他们多数都有车,可以绕一下,而我收入低,除了还贷根本没闲钱买车,明年夏天入住了我是绕不起的。还有,我父母是西北深山里的,从来没来过北京,我希望明年交房了让他俩来北京转转,可又不想让父母看着断头路难过。我只能继续跑路,跑路,直到路通……

北京  李成义 读者来信

上一篇: 拆迁之后
下一篇: 消亡的乡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