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却年轻的英国性
作者:何潇( 这个始创于1856年的博柏利品牌,是许多人眼中的英国时尚符号
)
“从伦敦到上海”的会场选在了黄浦江畔的上海船厂——在过去,人们只能依靠轮船远渡重洋。当人们在庆典当日来到这里时,此处已经经过了英国班底的全新改造,有了博柏利(Burberry)摄政街121号旗舰店的影子,这家旗舰店的前身,是伦敦最早的电影院之一。电影荧幕升起,天鹅绒幕帘分开——“你听见雨声了吗?”英国歌唱家乔治·埃兹拉(George Ezra)开始演唱,穿着博柏利风衣和西装的舞者随之起舞。接下来的是伞——伦敦最具代表性元素——它是故事的引子:一场暴风雨袭来,伞下响起了华尔兹的浪漫旋律。“你不能让雨停下来。”爱德·哈考特(Ed Harcourt)唱道。这首曲子是为此次活动特别创作的歌曲。满场的歌舞升平过后,英国超模卡拉·德莱文涅(Cara Delevingne)手持一把格纹雨伞,从观众的头顶飞过——好像那部经典的英国童话:《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我想做的是,将舞蹈、科技和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庆典,关于英国的一切。关于我们所代表的一切——我们的英伦风范、我们对创意和创新的信念,以及我们的纯正传统。这些主题与这座城市有着共同的联系。上海是一个充满了这种精神和活力的地方,它激励着我们。” 博柏利首席执行官及首席创意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利(Christopher Bailey)说。为了体现“英国性”,整个活动演唱了20首英国歌曲,包括Marina & the Diamonds、Miles Kane和Rhodes。
贝利是近来的新闻人物。5月1日,他正式上任,担任博柏利首席执行官及首席创意总监。这意味着,从此开始,他将同时掌握设计工作室和董事会。在奢侈品主流品牌中,贝利是少见的从设计师被任命为CEO的人。并且,与那些自立门户,创立自己品牌的设计师CEO不同,贝利管理的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旗舰品牌。这场任命在去年下半年便已经宣布,贝利接替的,是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的工作。后者在离开这家古老的奢侈品公司之后,去了IT界最时髦的公司——苹果公司。
时尚的迷人之处在于“讲故事”,这是贝利深谙的时尚之魅。他也明白,自己最应该讲述的故事是什么,那便是“英国”。“贝利所做的每一场时装秀,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将人们带到英国的故事。他是唯一一个会这么做的设计师。”博柏利(Burberry)亚太区首席执行总裁帕斯卡·佩里耶(Pascal Perrier)对本刊说。见过贝利的人,多数会评价他的个性为“谦虚平和”,然而,在很多方面,他又“出人意表”。在2001年,贝利加入博柏利,担任设计师,便说“博柏利是年轻的”;2009年,他开始出任博柏利首席创意总监,这个职务在其上任CEO之后,依然继续保持。
在新CEO走马上任的前一个礼拜,博柏利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中国。这场“从伦敦到上海”的秀,是为了庆祝博柏利上海嘉里中心旗舰店的开幕而做的——这是博柏利在亚洲开设的最大一家旗舰店。这一年也堪称博柏利在上海的转型之年,随着博柏利嘉里中心的开业,博柏利在上海已开设了四家新店。“在过去的三年间,有一个转折点。2010年,我们在中国市场收回了自营。亚太地区对于博柏利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市场增长得非常快。这家旗舰店,反映了我们的世界旗舰店策略。”佩里耶对本刊说。
( 博柏利“从伦敦到
上海”时装秀现场 )
所谓“旗舰店策略”,是指在旗舰城市建立全方位展示品牌产品、传承及理念的精品店。“旗舰店的概念是发出宣言,向消费者解释博柏利的全部故事。”佩里耶说。“旗舰城市”,通常是消费文化发达的国际化都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洛杉矶、新加坡……在中国,便是北京与上海。在西方人眼中,上海——这个在过去被称为“东方巴黎”的城市,正在迎来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一项调查表示,在今年早些时候,上海超过了纽约,成为奢侈品消费的重镇。这里的消费者最近一次奢侈品消费的平均花费是1000美元,而纽约的数据是500美元。在全球“时尚之都”的排名上,上海上升了12位,排名第十。“我们会将我们所有的DNA,通过旗舰店传递给中国顾客。这家旗舰店是为了让博柏利在上海闪亮起来,让来上海的人爱上博柏利。上海有很多游客,在这里开设旗舰店会将信息传递出去。”佩里耶对本刊说。
与普通精品店不同的是,旗舰店担当着“形象宣言”的职能。两者区别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也体现在产品线的完整,及所能给予的购物体验上。“一般精品店没有旗舰店这么大规模。产品会少一些,通常是经典的产品。而在旗舰店,你可以看到全系列:男装、女装、配饰、腕表、美容等等。”比如说,这里拥有全亚洲最为齐全的系列商品,可以看到国内首个店内彩妆专区,以及独立的腕表专区。在室内风格上,这里与伦敦摄政街121号的博柏利全球旗舰店一样,是地道的英国老派作风——连木地板的纹路,都与摄政街的如出一辙。
( 博柏利上海嘉里中心旗舰店 )
“它体现了我们的英伦传承。”佩里耶说,“博柏利是一个古老的年轻公司。说‘老’,因为我们拥有将近160年的历史。这带来了传承,尤其体现在风衣上,这是我们的基础。年轻是因为——你在这里见到的一切。我们使用新技术,将我们与消费者用各种方式联系起来。”佩里耶对本刊说。
实际上,早在2010年,这个英国老牌已成为科技与时尚结合领域的领先者。博柏利获得了当年英国时尚大奖的数码创新奖。在此时,博柏利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令其成为这个方向的典范。比如,利用网络重新讲述其旗舰单品——经典风衣的故事:通过其开设的artofthetrench.com,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达人分享了他们与博柏利风衣的故事。高科技也被他们使用在秀场上。在零售方向,他们推出了“零售剧场”的概念,让走秀与购买结合起来。科技同样被运用到秀场,2010年,博柏利在网络上直播3D时装秀,成为第一个使用3D技术直播走秀的主要时装品牌。2011年,在北京所做的秀上,博柏利则大玩了一把3D全息技术,将真实与幻影融为一体,令观秀者至今津津乐道。
( 博柏利首席执行官及首席创意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利 )
与科技的融合同样体现在了其“旗舰店策略”中——乍看老派的旗舰店,实则是一个经过改装的现代绅士的家。在新开幕的上海嘉里中心旗舰店中,设置了40块数字化屏幕和130台扬声器。步入其间,四处可见流动的电子影像。外墙则使用了动态照明设计,既可以播放预设的视频动画,也可以呼应天气变化与户外景色,随自然光影的变幻随时调节。店内设置了卫星装置,可以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同步直播到全球各个角落。更有趣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使用,当你拿起一件风衣,对准镜子上的感应器,镜子会立刻变成一块数码屏幕,播放相关视频,用影像方式告诉你这件产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植入特定服装和配饰中的数码芯片,可将该商品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顾客。最后,当你结束了挑选,可以用手机结账,而店员手中的iPad,会一对一地记录你的购买喜好。
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表现,也是这个奢侈品老牌令人惊艳的地方。在“上海盛典”开幕前,人们已经在微信上看到了“从伦敦到上海”的预告。这是博柏利与移动通讯平台微信合作打造的同步活动体验,设计精美且现代:通过摇动或触摸,伦敦的经典影像渐渐出现在观看者面前,宛若一部水墨电影。在各种主流社交平台上,博柏利均设立了官方社交账号,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年轻一代。“对我们而言,没有新老市场的区别。中国消费者很年轻——尤其是与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相比,这是最大的区别。”佩里耶对本刊说。
“从伦敦到上海”庆典当夜,外滩上的时髦法餐馆子意外地门庭冷落了许多。“城里所有的时髦人士都赶着去了博柏利。”餐厅老板对我说。《卫报》将博柏利这场盛大的“伦敦梦”与伦敦奥运会的开幕相比:“借着一场有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般戏剧化的盛宴,在上海,克里斯托弗·贝利展示了他对博柏利怀有的雄心。” 博柏利伦敦奢侈品年轻古老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