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东欧会再玩“逐步升级”吗?

作者:宋晓军

美、俄在东欧会再玩“逐步升级”吗?0( 美国B-61型核航空炸弹 )

4月14日,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在一份新闻稿中称,新型机载核弹B-61-12完成了里程碑式的整体风洞试验。由于当天我刚好看到一篇美国核军控专家在“防务在线”网站的一篇“反驳性”文章,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篇文章的题目。

4月14日,“防务在线”网站刊登了美国著名核军控专家科里纳(Tom Collina)反驳空军专家劳瑟(Adam Lowther)的文章。劳瑟文章的大意是,鉴于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行动和对乌克兰及东欧国家的威胁,美国应该加大核武器和反导系统的投入,并以此慑止俄罗斯下一步对东欧北约成员国的“入侵威胁”。而科里纳的“反驳性”文章的观点大意是:美国在核武器上,未来10年平均年开支达到了355亿美元,而且在反导系统建设上也花了近千亿美元,但是并没有能阻止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动手。因此,不要存有加大核武器和反导系统的投入就可以让普京住手的幻想,特别是在美国国防开支下降的情况下,与俄罗斯玩这种“逐步升级”的游戏有可能事倍功半。相反,向欧洲的北约国家和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效果可能更好。

如果进一步分析劳瑟和科里纳各自观点的差别,其背后实际上是美国要不要与俄罗斯在东欧继续玩“逐步升级”游戏的问题。劳瑟的观点,显然是支持将游戏继续玩下去的。事实上,劳瑟观点是源于2002年小布什政府撕毁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决定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随后,无论是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还是改进在欧洲五国部署的核航弹(B-61-12),以及重新设计战略、战术核武器的新型核弹头(IW-1),在俄罗斯眼里,无疑都是对其进行的一种冷战式的“战略追击”。直到2008年美国深陷金融危机、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动手后,奥巴马政府为了与俄罗斯签署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协议”,才答应将原计划部署在波兰的10枚地基拦截导弹换为“标准3BlockⅡA”反导导弹,并答应就欧洲反导合作问题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但克里米亚危机出现后,奥巴马政府随即宣布终止了与俄罗斯在反导合作问题上的谈判。于是才会有劳瑟和科里纳的一来一往的纸上“辩论”。

值得注意的是,4月17日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波兰回答俄罗斯记者有关是否要加快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时说:“我们将调整我们需要调整的。很显然,导弹防御系统是真正的威胁,而不是理论。”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奥巴马上任后调整了在波兰部署的反导导弹的射程(“标准3BlockⅡA”),但俄罗斯则坚持认为,这仍是一种“逐步升级”的游戏。如果美国放弃了与俄罗斯谈判并加快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不仅可能会抵近东欧部署可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而且可能会调整其60架战略轰炸机的巡逻计划,将其可携带总数达676枚战术核弹头指向中东欧的北约国家。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到4月15日《俄罗斯之声》的一篇报道。在这篇报道中,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表示,俄罗斯2013年11月批准的新型战略轰炸概念设计已完成(预计2020年取代目前实战部署的60架老旧轰炸机),这为加强俄、中两国设计师们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巧合的是,一天前中国领导人在视察空军时提出了“空军是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的定位。而从作战平台形成战斗力的周期上看,对于中、俄这种有较大陆地纵深的国家而言,战略轰炸机显然比航母更快。 逐步东欧升级

上一篇: 一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