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0( 《缘分》 1984年 获198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缘分》是一部港产爱情片,不仅剧情极致浪漫,更唱红了张国荣的成名曲《Monica》,28岁的张国荣,19岁的张曼玉,还有21岁的梅艳芳,从此风靡一时。影片主题曲《缘分》则由张国荣与梅艳芳深情演绎,更成为绝响。初出茅庐的梅艳芳或者还藏不住青涩,《缘分》却已带给她第一座金像奖奖杯,显然这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1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2

( 《胭脂扣》 1988年 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奖 《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是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的代表作之一。香港电影黄金的岁月就要到来,鬼怪灵异故事为主题的癫狂闹剧甚是盛行,可唯有《胭脂扣》拍得哀怨缠绵、自然流畅。故事背景是30年代香港的塘西风月区和50年后已经变得十分现代化的城市,借着两段相差半个世纪的爱情互相比较,令人产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慨叹。 梅艳芳饰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与张国荣饰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产生了真爱情,但不为男方家长接受,两人相约吞食鸦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阴魂50年后才发觉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当一个临时演员。在塘西风月的颓废美感里,如花一颦一笑之间,熟稔的媚功,奔放的真情,甚至凛冽的鬼气也还是凄艳动人,此片使梅艳芳收获了金像奖影后殊荣。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3( 《川岛芳子》 1990年 川岛芳子是近代中国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身为没落皇族的女儿,却幼年远赴日本接受间谍训练,乱伦奸情,政治婚姻,乱世真情,不幸的人生跌宕之间,她用美色与才干建立起一时成功,却敌不过历史车轮的碾压。或者再没有任何一位女演员堪比梅艳芳,可以如此令人信服地去重现这个神秘而又备受争议的女人了,梅艳芳的表演神形俱备,恰当地诠释了主角的特殊身份和复杂内心,赢得不少好评。梅艳芳曾说过自己最欣赏的男人有三个,成龙、周润发和刘德华,《川岛芳子》是梅艳芳和刘德华首度合作的影片,两人也因此结下片缘,且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刘德华在梅艳芳病逝时曾说过:“阿梅不曾真的离去,她不过是改变方式,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4

( 《审死官》 1992年 获199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电影《审死官》是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饰演男主角清朝著名状师宋世杰的是喜剧之王周星驰,他既凭借出众才华为民申冤请愿,又在腐败横行世道里,施展着一介小民的世故油滑。在这部新颖别致的“喜剧法庭片”里,扮演状师妻子的梅艳芳,与搞笑之王星爷搭戏,表演却丝毫不显逊色。她不仅对角色的动作、语气、神情拿捏得当,更是神气活现地把这位刁蛮、善良、直爽而武艺超群的女子演出了几分又可爱又霸气的任侠气概,成为第一个没有沦为花瓶形象的“星女郎”。该片在1985~2005年香港电影票房中位列第七。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5( 《东方三侠》 1993年 获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这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都市武侠片,集合了香港最优秀的三位女演员——梅艳芳、张曼玉、杨紫琼同场竞技,而梅艳芳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作为温柔主妇时,她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家碧玉状,身披斗篷变身女飞侠后,又是一副力敌千军的王者之风。 事实上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从《东方三侠》中的女侠客“东东”到《新仙鹤神针》里仙风道骨的“白云飞”,从《英雄本色3》中大情大性的“周英杰”到《赤子威龙》里正义勇敢的女警“方逸华”,梅艳芳展示了属于女性的侠骨和勇敢,塑造了多个坚强干练的形象。导演杜琪峰曾这样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6( 《醉拳2》 1994年 《醉拳2》是成龙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他一方面聪明地运用流畅明快的剧本来使动作戏更具观赏性,另一方面选择了最适合的演员来配戏,令文戏毫无冷场。尤其梅艳芳在片中扮演的小妈,可谓抢尽众人风头,她说话语速很快,表情丰富,诡计多端,让人一看到就想笑,扮有身孕也还是又跳又闹,喜剧效果也如天成一般收放自如,增色不少。《醉拳2》于200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7( 《红番区》 1995年 获199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成龙曾坦言希望自己的电影能不重复出现同一位女明星来配戏,但只有两位是破例,一个是永远可爱柔美的张曼玉,另一位就是永远乐观坚强的梅艳芳。《红番区》的故事背景在美国,但梅艳芳的角色设定显然另有深意——如果说成龙在影片中是理想中的华人过江猛龙,那么阿梅就是最典型的香港现实小女人,她胆小怕事,面对一群无赖的公然抢劫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但乐观坚强,不惧生活的挫折和任何外来的困苦,简直就是香港人的最佳写照。从喜剧角度、老土的造型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再次证明了她驾驭喜剧片的能力随意而超然。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8( 《半生缘》1997年 获1998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为电影总是一件极难的事。梅艳芳饰演顾曼璐,为养家而当上舞女,抛弃了真爱才嫁与阔少,又为她自己不育,打起妹妹曼桢的主意。为了挽留丈夫的欢心,她使曼桢怀了自己丈夫的孩子,逼得妹妹逃脱远走,而她则是直到病危之际,才哀求曼桢回家照顾其亲生儿子。这也许是梅艳芳最令人喜爱不起的角色,但或者同样只有梅艳芳才能把那种阅尽繁华之后的苍凉感把握得如此妥帖。当她指着照片中的世钧对妹妹说“这个,家境似乎要好一些”时,世故精明得不近人情,但却不使人十足地去憎恨,因这本就是张爱玲文字里的神韵。如果说主角曼桢是个很凄凉的人物,那么事实上,姐姐曼璐身上的悲剧意味何尝不是更浓。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9( 《钟无艳》 2001年 获香港《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突出女演员奖。 《钟无艳》是梅艳芳最后一部喜剧。这部电影也是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电影市场萧条过后,港产影坛久违的新春贺岁古装喜剧片。虽然《钟无艳》的故事已经有6次被改编成电影,但杜琪峰的重拍,自然还是会有新意。第一招是起用“全女班”,老中青三代天后级人马分别出演三个各具特点的角色,梅艳芳反串好色皇帝,郑秀文首次演出古装戏并以丑女造型出现,张柏芝则是第一次扮演反面角色。自然,要数梅艳芳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也因为有了活力依旧的梅艳芳,整部影片欢快而喜乐,甚至给人一种香港影坛终由女星传承接位的错觉。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10( 《男人四十》 2002年 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男人四十》是梅艳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戏,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也是她唯一一次扮演母亲,主角很平淡,但她演得内敛传神,呈现了最难以言说的女性中年心境。这部电影也足见她对文艺影片的驾驭功力。 )

梅艳芳经典电影回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