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爆发罕见骚乱

作者:徐菁菁

新加坡爆发罕见骚乱0( 12 月9 日,消防队员在新加坡中心城区清理骚乱中被烧焦的救护车 )

12月8日晚上,一名33岁的印度籍男子在新加坡南亚族群聚居区“小印度”遭一辆私人巴士撞死,引爆了一场400余人参加的骚乱,造成10名警察、4名民防人员及巴士司机和售票员受伤。这是新加坡自1965年正式独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骚乱事件。

“在周日,大概有两万名劳工会乘坐特许巴士前往‘小印度’,还有一些人自行前往。这里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容易因意外事件激化矛盾。”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副教授陈庆文告诉本刊,“现在新加坡大约有30万来自南亚的劳工。必须说明的是,大多数外籍劳工遵纪守法,事实上,外籍劳工的犯罪率比新加坡本地居民更低。”

“新加坡人在社交媒体上也许会指责南亚人不遵守法律,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是南亚劳工有非常真实的对现实不满,这也许才是一种解释。”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尼古拉斯·哈里根刚完成一项针对“小印度”南亚外籍劳工的调查,“外来劳工的月薪收入在1000新加坡元左右,有的甚至低至600新加坡元,许多人还需要支付1万新加坡元的保证金。他们每周约工作70个小时:针对本国居民和外籍劳工的劳动法完全不同。这些劳工住在16人一间的宿舍里,政府不允许他们的家人来新加坡。外来劳工和新加坡官僚机构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保安警员在‘小印度’为扔垃圾和在不合适场所吸烟喝酒而处罚外来劳工,罚金从200新元到500新元不等,几乎是他们月收入的1/2。”

“小印度”南亚劳工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的外来劳动力政策都是开放许可和劳工权利赋予之间的权衡。换而言之,越开放的政策,意味着对外来劳工的权利限制越严格。”《权利的代价:规范国际移民劳力》一书的作者、牛津大学经济学家马丁·鲁斯告诉本刊,“新加坡和海湾国家是‘数量多-权利少’的典型。在新加坡,高技术能力者可获得永久居民资格,并被鼓励成为新加坡公民,相反,低技术的外来劳工无权获得永久居民和公民资格,不得与新加坡公民结婚,女性劳工每6个月都必须接受怀孕检查。这类低技术劳工在外来劳动力中的比例极高,却被人为地排除在新加坡社会之外。‘数量多-权利低’的模式在新加坡和海湾国家都表现出了不可持续性:像‘小印度’所发生的,一场意外就很容易演变成骚乱。”

目前,新加坡约有外籍劳工130万,占总人口的1/5,劳动力人口的1/3。今年初,新加坡政府刚出台了一系列收紧外劳政策。陈文庆说:“政府意识到,国家经济必须从对外来劳动力的强烈依赖中解放出来,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现实是新加坡将持续地需要外来劳动力,只要经济表现良好,外来劳动力就会保持可观的数量。”“政府可能降低外籍劳工的增长速度,但很难减少其在劳动力中所占的份额。”马丁·鲁斯说。有学者估计,2030年之前,新加坡会有超过300万的外籍劳工,占据一半的劳动力市场。

近两年,外籍劳工问题对新加坡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去年,由外籍劳工组成的巴士司机团体举行了大罢工,是新加坡近30年来爆发第一次大罢工。在尼古拉斯·哈里根看来,这种趋势不可避免:“现在新加坡拥有了超过100万的下层阶级,这些外来劳工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抗议和处理他们遭遇的不公正。”

“新加坡政府有两个选择:强迫外来劳工集中居住,或者鼓励他们融入新加坡。”尼古拉斯·哈里根说,“新加坡管理大学主席何权平在谈到迪拜的类似问题时说:‘迪拜的反应是建立了一个警察国家,完全压制外来劳工,让他们居住在一个完全隔离的区域。’目前为止,新加坡的政策至少在短期内倾向于这个方向:在‘小印度’,政府实行周末禁酒,增派警力,鼓励工人远离‘小印度’。但另一种路径也是可能的,政府已经建立问讯委员会调查这起事件,它可能触及一些深层的原因。”“更关键的是,这场骚乱提出了重要的问题,”陈文庆说,“新加坡依靠廉价外来劳动力保持经济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文 / 徐菁菁) 罕见骚乱爆发国际社会新加坡